下降旗形是一種下跌中繼形態。股價經過一段快速下跌后,由于跌幅較大,股價受到多頭反撲。初期的反彈較快,但立馬受到了來自套牢盤和短線拋盤的壓力,再次回落。但由于股價跌幅已較深,股價還未回落到前期低點,即被補倉盤或短線盤回搶,股價再次上揚,超越上次的反彈高點。我們將兩個高點和兩個地點分別用直線連起來,便形成了一個緩慢向上的旗形。下降旗形的形成并未改變下跌趨勢,再短暫反彈后,股價再次跌破由低點連線形成的支撐,確認開始另一段下跌。特征: (1)出現在跌勢中。 (2)反彈高點的連線平行于下跌低點的連線。 (3)股價沖破支撐線后,常常有一個回抽,并受阻于支撐線附近,以確認向下突破有效。 (4)成交量呈不規則狀態。技術圖形:
上升旗形是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幅上漲之后,出現強烈的技術性調整,當股價回落到某個低點時,就立刻反彈。不過這種反彈力度較為輕緩,因此股價還未反彈至上次高點就受到壓力再次回落,并回落至上次反彈起點的下方,形成一浪低于一浪的趨勢。我們將兩個高點和兩個地點分別用直線連起來,便形成了一個緩慢向下的旗形。特征: (1)出現在漲勢中。 (2)上漲高點的連線平行于回落低點的連線,且往下傾斜,看上去就像迎面飄揚的旗子。 (3)股價沖破壓力線后,常常有一個回抽,并在壓力線附近止跌回升,以確認向上突破有效。技術圖形:
圓底(RoundingBottom)也叫圓弧底,K線形態中較為復雜的一種底部形態之一,往往與頭肩底、潛伏底相似,其筑底的時間較長,形狀類似一個碟子,所以稱為碟形(saucers)或碗形(bowls),是一種逆轉形態。圓底形態往往出現在周線級別熊轉牛期間,日線級別并不常見。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下跌后速度越來越慢,成交量逐漸萎縮,后逐漸轉變為上漲,速度越來越快,成交量也呈放大勢態。技術圖形:
上升三角形(Ascending Triangle),是K線形態中常見的上漲中繼形態之一。上升三角形發生在上漲趨勢中,當股價到達某一高點回落后,而后接連挑戰高點回落,形成的一種三角形整理形態。特征 (1)在漲勢中出現。 (2)上漲形成的高點和后期接連挑戰的高點處于同一水平線,每次回落形成的低點不斷抬高。 (3)成交量在回落期間不斷萎縮,突破頸線時成交量再次放大。 (4)在突破壓力線之后,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向上突破有效。技術圖形:
雙底(DoubleBottoms)又稱W底,是K線形態中常見的底部形態之一。當股價兩次到達某個價位時均受到多頭支撐而形成。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由兩個波谷形成,左右兩個波谷a和b的低點基本相同。 (3)第二個波谷形成時,成交量季度萎靡。 (4)向上突破時,成交量明顯放大。 (5)在突破壓力線之后,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向上突破有效。技術圖形:
頭肩底是K線形態中出現最多的一種底部形態,也是成功率最高的反轉形態之一。歷史上A股多個重要底部都是以頭肩底的形式完成。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由三個波谷形成,左右兩個波谷a和b的低點基本處于水平位置,但中間的波谷c明顯低于左右兩個波谷的低點。 (3)a點第一次反彈至高點b,形成阻力位。到達c處時,成交量處于整個下跌過程中幾乎最小的階段。從c點的再次形成反彈到達b處時受阻,回落到e處,止跌,成交量縮量。 (4)e處反彈,成交量顯著放大,在突破頸線壓力位時,成交量往往比b、d兩處時更大。 (5)在突破壓力線之后,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向上突破有效。技術圖形:
潛伏底又稱為線形底(LineBottom),是一種復雜底部形態,股價長期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波動,交易上顯得十分清淡。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長時期地作狹窄的小幅波動,成交量稀疏。 (3)隨后放巨量突破上檔壓力線,大幅上揚。技術圖形:
V形(V形底)是底部形態中出現形式最多的一種底部形態之一,反轉展開時以V形反轉方式連續長陽上攻,形成V形反轉的底部樣式。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下跌速度越來越快,突然峰回路轉,出現快速回升,其形狀像個英文字母V。 (3)上漲過程與下跌過程形成一個V形。是一種變化較快、轉勢力度極強的反轉形態。技術圖形:
底部三角形是一種收斂整理筑底形態,是深滬市場中最常見、最實用的底部形態之一。這種形態在筑底期間,由于股價每次探底后反彈的高點不斷下移,而下探時幾乎在相同的價位上又獲得支撐,所以從形態上類似形成一邊平置在地板上的三角形。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股價在多次探地底時,幾乎在相同的價位上獲得支撐。 (3)但股價每次探底后反彈的高點不斷下移。 (4)此時三角形不斷收斂,成交量逐步萎縮狀態,以至出現極度萎縮。 (5)股價在多次探底后,反彈力度加強,成交量放大,隨后突破了上檔壓力線并立于壓力線上方。 (6)向上突破后,常常會有一次回抽壓力線,回抽期間成交量縮小,隨后再次放大,股價上漲。技術圖形:
向上跳空缺口,是K線形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攻擊形態,一般出現在在上升行情中,多頭強勢,在短暫盤整之后,以跳空高開將股價拉高,并且當日不回補缺口,后期持續看好。特征: (1)出現在漲勢中。 (2)在上升行情中,由于多方力量占了絕對優勢,股價跳空高開,留下了向上無成交的空白區域,并保持到收盤,這就形成了上升時的缺口。 (3)向上跳空缺口有三種,依次為:向上突破缺口、向上持續缺口、向上衰竭缺口。 (4)其中:向上突破缺口、向上持續缺口均為做多量能累積,為買進信號。技術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