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三角形形態圖解

底部三角形是一種收斂整理筑底形態,是深滬市場中最常見、最實用的底部形態之一。這種形態在筑底期間,由于股價每次探底后反彈的高點不斷下移,而下探時幾乎在相同的價位上又獲得支撐,所以從形態上類似形成一邊平置在地板上的三角形。

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股價在多次探地底時,幾乎在相同的價位上獲得支撐。
(3)但股價每次探底后反彈的高點不斷下移。
(4)此時三角形不斷收斂,成交量逐步萎縮狀態,以至出現極度萎縮。
(5)股價在多次探底后,反彈力度加強,成交量放大,隨后突破了上檔壓力線并立于壓力線上方。
(6)向上突破后,常常會有一次回抽壓力線,回抽期間成交量縮小,隨后再次放大,股價上漲。

技術圖形:

底部三角形

技術含義:

(1)在股價經過大幅下跌之后形成第一次反彈,反彈幅度尚可,但此時底部并未確認。隨后多頭逐步減弱,短線客獲利盤了結,第一次反彈很快結束。

(2)隨后股價再次探底,成交量比第一次探底時減少,這些拋盤不足以令股價跌破上次低點,于是啟動了第二次的反彈。此時的形態非常類似于雙底。

(3)但由于經歷了長期的下跌,短暫的反彈并未獲得場外資金的認同,反彈未能達到第一次反彈的高度就掉頭向下,說明市場多頭仍舊不足,雙底形成失敗。

(4)然而此時市場的價值已經達到一個獲得長期投資者認可的階段,市場雖無力上漲,卻也無法再次跌破前期的低點,說明此時市場到了關鍵時刻。

(5)隨著意識到這一點的人越來越多,成交量呈放大之勢。在市場合力之下,股價一舉突破下降壓力線,底部三角形形態成立,筑底成功。

實戰技巧:

(1)在底部三角形形成的后期,不能再盲目做空,而要密切關注成交量變化,一旦發現成交量放大,股價沖破壓力線時就可以試著做多,如回探頸線再創新高時可加碼買入。

(2)底部三角形是滬深股市中最常見、最實用的底部形態之一。如果它能成功向上突破,上升空間很大,投資者應對它高度重視。

實戰案例1:2014年7月上證指數2000點大底,就是經典的底部三角形,除此之外,周線級別上此處的底部三角形還與2012年12月1949點形成頭肩底的左肩與右肩。

底部三角形

實戰案例2:飛亞達A周線下降三角形

底部三角形周線級別

 

實戰案例3:深圳機場,2015年8月,日線級別小底部三角形。

底部三角形日線

備注:

(1)根據上述案例,我們知道,底部三角形的形成的時間越長,級別越大,對于突破后的行情就越久。

圖片來源:樂咕樂股網(www.www.szqfjm.com)

 

漲(7)
投資有風險,本站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夠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