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肩底形態圖解
頭肩底是K線形態中出現最多的一種底部形態,也是成功率最高的反轉形態之一。歷史上A股多個重要底部都是以頭肩底的形式完成。
特征
(1)在下跌中形成。
(2)由三個波谷形成,左右兩個波谷a和b的低點基本處于水平位置,但中間的波谷c明顯低于左右兩個波谷的低點。
(3)a點第一次反彈至高點b,形成阻力位。到達c處時,成交量處于整個下跌過程中幾乎最小的階段。從c點的再次形成反彈到達b處時受阻,回落到e處,止跌,成交量縮量。
(4)e處反彈,成交量顯著放大,在突破頸線壓力位時,成交量往往比b、d兩處時更大。
(5)在突破壓力線之后,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向上突破有效。
技術圖形:
技術含義:
左肩形成:我們知道一輪行情的大底部的形成通常不會太簡單,頭肩底就是一個復雜底部。在一輪下跌結束之際,會因為市場的超跌形成反彈,我們可以認為的此處反彈是左肩形成過程,而后反彈終究不是底。
頭部形成:反彈結束之后,市場會再次下探,當市場再次創出新低時,由于已經經過了一輪反彈,拋壓已經被市場消化了一部分,所以此時的成交量會進一步萎靡。當市場的主力多頭認可此處底部的價值時,或者政策面、基本面發生改變時,會開始大舉吃籌碼(成交量會有明顯地放大),從而產生一輪的新的反彈,此時頭肩底的頭部形成。
右肩形成:當反彈進行至d處時,由于前一輪的反彈套牢盤的拋壓,市場再次出現回落,頭肩底的右肩形成。然而此處的回落不再有創新低的動能,在套牢盤拋盤殆盡時,多頭主力再次發力,一舉將前期形成的壓力線突破,成交量較b、d兩處更為明顯。
頸線突破:由于此時空方的動能還具有相當的分量,往往會出現習慣性的反撲回抽,如果回抽時的成交量是縮小的,那么可以認為前邊的突破頸線是有效的。相反,如果出現回抽時成交量放大,就應當小心,此時千萬不可輕舉妄動。
實戰經驗表明,頭肩底中K線突破頸線時的那根頸線通常是向下傾斜的。如果出現頸線向上傾斜的情形,說明此時多方的動能已經十分充足,向上突破的愿望很強烈,此時運動下行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在運用頭肩底中K線突破頸線組合形態來指導實戰的時候,穩健的做法是耐心等待市場對突破的確認。如果頭肩底中K線突破頸線之后,銀價站穩在頸線上,從此不再回到頸線之下,那么這樣的突破就是有效的突破。如果突破頸線之后的隨后交易日里,很快又回到了頸線之下,那么說明前邊的突破是無效的突破,此時應當及時止損出局。
實戰技巧:
(1)成交量,左肩時要求量價配合,頭部時由于多空雙方大量換手,成交量也很大,但與左肩相比成交量已呈現頹廢之勢,不能有效地放量或低于左肩的水平,右肩與回抽過程中由于元氣大傷,成交量呈現出持續萎縮的態勢。
(2)底背離,c點若能夠與a點形成背離,那么頭肩底的成功率會更高。
(3)頸線,連結頭部形態中的兩點波谷所構成的水平壓力線為頸線,在頭肩頂中頸線不一定就是水平線,但不管頸線是向上還是向下傾斜,都改變不了自由落體下跌的命運。
(4)突破,頭肩頂向下突破頸線時,與頭肩底不一樣,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即縮量突破也有效。跌破后經常伴有回抽確認,突破一般以超過頸線3%為標準。頭肩頂的突破往往較頭肩底要可靠得多,當然在實戰中只要沒有突破頸線,仍不能斷定將反轉下行,雖這將失去在頭部的最佳出貨機會,但要想賣出天價在實戰中是十分困難的。
實戰案例1:上證1664底,是比較標準的頭肩底,我們觀察可以發現,除了形態上滿足頭肩底要求。在形成頭肩底時,成交量也是明顯的底部特征,隨后突破壓力位,成交量明顯放量,證明突破有效。
實戰案例2:中小板指數2013-2014年,月線頭肩底,隨后迎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實戰案例3:失敗頭肩底,上證指數2012年初,形成頭肩底形態,但最終未形成頭肩底,反而形成雙頂。
實戰建議:
(1)在實戰中,標準的頭肩底是比較難見到的,這是因為價格的走勢在波動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環境因素從而形成了價格走勢的規律。那么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了這些分析技術的含義與形成原理,才能夠在價格變化中變通。
圖片來源:樂咕樂股網(www.www.szqfj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