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買入績優股的時機?
從經營業績中尋找投資機會應該是選股的最基本原則,但有人認為,這一在海外股市大行其道的選股準則,在A股中不靈。很多投資者按照這種選股方法,這幾年都吃了大虧,輕者是賺了指數不賺錢,經歷牛市滿倉踏空的窘態,重者被所購股票長期套牢。
那么到底這種觀點對不對?很顯然這一觀點是不正確的,如果從經營業績中尋找投資機會的方法是錯的,那么就等于,上市公司經營得越好越沒有投資價值。那么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筆者是這么認為的,第一,從長遠來看,績優股肯定是有投資價值的,投資者只要在相對低位買入,日后就一定能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但短期就不一定了,因為股票市場并不是只有投資力量在發揮作用,它還存在著投機力量。當投機力量大于投資力量時,一些符合投機要求的股票就會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這時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反而會被人遺忘,冷落在一旁。類似這種情況不但在A股中會出現,即使在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場——美國股市中也會發生這種現象。
第二,市場新陳代謝的速度很快,特別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一些過去的“績優股”也在慢慢被市場擠壓,增長的速度放緩,甚至倒退。另外一些“績優股”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績優股,它們在經營上獲得的優異成績,或是經過包裝實現的,或是通過與大股東關聯交易實現的,再或者是來自于現有資產變現而來帶的短期利潤。坦率地說,這些股票短期的股價上升,并非是市場對其投資價值挖掘而實現的,而是市場炒作其業績突然轉好的一種投機行為。一旦其業績包裝的外衣被市場逐漸剝去,這些股票價格必然會回歸其符合的價值。比如,雷柏科技2016年一季報與2016年中報顯示利潤大增,公告中顯示業績上升的主要原因為樂匯股權轉讓跨期確認的營業外收入及傳統外設業務實現業績的扭虧為盈。在三季報中,公司針對轉讓子公司樂匯天下股權事項對前期已披露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主要將轉讓股權跨期確認所產生約2.22億元營業外收入轉至2015年報表,致使三季報利潤大幅下降。普通投資者僅通過凈利潤數據,很難發現其中的真正的業績變化。
第三,一些業績優異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很不穩定,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很大。當外界環境向好時,其經營業績就處于明顯上升狀態;當外界環境變壞時,其經營業績就處于明顯的下降狀態。
第四,一些績優上市公司經過連年高速發展階段,因此,當其業績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高速成長時,反映到股價上就會出現寬幅震蕩和下跌的現象。
通過上面對績優股的分析,就可以明白為什么一些投資者購買績優股沒有得到預期的投資回報,反而陷入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窘境。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績優股呢?
其一,投資者必須認識到:只要是具有真正投資價值的績優股,其股價下跌進入低位區域徘徊都是暫時的現象,它最終會交給股東一個滿意的答案。因此,投資者對一些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績優股,要采取逢低吸納,分時買入等多元化的投資額策略,長期持有,則必有所回報。
其二,投資者對偽裝的績優股,或經營過于依賴外部環境的績優股應保持高度警惕。持籌者要盡快止損出局;持幣者要冷眼觀望,不要輕易買進。
其三,投資者對一些前期已大幅炒作,而目前經營狀況處于相對穩定階段的績優股,要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平時不碰、不買,觀望為宜,只有當這類個股出現大幅下跌時,才可適時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