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論數學結構——斐波那契數列 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公式如下: F(0)= 0 F(1)= 1 F(n)= F(n-1) + F(n-2)(n ≥ 2,n ∈ N*) 遞歸得到的結果為: 1、2、3、5、8、13、21、34、55、89、144、233...波浪的數學關系艾略特在他最后的統一結論中解釋道,各種波浪的前進有著相同的數學基礎,即斐波那契數列主宰著在總體股票指數運動中形成的波浪數。
艾略特波浪序列中的每一浪的個性,都是反映它所包含的群體行為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群體情緒從悲觀到樂觀,再從樂觀到悲觀的前進,在每個時間輪回中往往沿著相似的路徑,這在波浪結構中的相應點產生了相似的環境。理想的艾略特波浪前進浪圖解
艾略特波浪理論核心思想價格波動遵循一定的規律,推動浪通常以五波段形式展開,調整浪則以三波段形式對推動浪進行修正。 價格波動遵循自然波動法則,市場的行進在波浪中展開,各個波浪是有向的運動模式,一個波浪是任何一種自然發生模式。一、艾略特波浪理論三大之鐵律
各段波浪的特性在8浪循環中,每段波浪都有不同的特點,熟知這些特點,對波浪屬性的判斷極有幫助。第1浪:大部分第1浪屬于營造底部形態的一部份,相當于形態分析中頭肩底的底部或雙底的右底,對這種類型的第1浪的調整(第2浪)幅度通常較大,理論上可以回到第1浪的起點。小部份第1浪在大型調整形態之后出現,形態上呈V形反轉,這類第1浪升幅較為可觀。在K線圖上,經常出現帶長下影線的大陽線。從波浪的劃分來說,在5-3-5的調整浪當中,第1浪也可以向下運行,通常第1浪在分時圖上應該顯示明確的5浪形態。
推動浪構成推動浪由五浪構成。第一浪通常只是由一小部分交易者參與的微弱的波動。一旦浪1結束,交易者們將在浪2賣出。浪2的賣出是十分兇惡的,最后浪2在不創新低的情況下,市場開始轉向啟動下一浪波動。浪3波動的初始階段是緩慢的,并且它將到達前一次波動的頂部 (浪1的頂部)。推動浪形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