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商品價格變動對股票市場有重要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商品價格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商品價格出現緩慢上漲,且幅度不是很大,但物價上漲率大于借貸利率的上漲率時,公司庫存商品的價值上升,由于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高于借貸成本的上漲幅度。于是公司利潤上升,股票價格也會因此而上升。2.商品價格上漲幅度過大,股價沒有相應上升,反而會下降。這時因為,物價上漲引起公司生產成本上升,而上升的成本又無法通過商品銷售而完全轉嫁出去,從而使公司的利潤降低,股價也隨之降低。
外匯行情與股票價格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是實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針,股價就會上漲,一旦其貨幣貶值,股價隨之下跌。所以外匯的行情會帶給股市很大影響。在1987年10月全球股價暴跌風潮來臨之前,美國突然公布預算赤字和外貿赤字,并聲稱要繼續調整美元匯率,從而導致了人們普遍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前景產生了恐慌心理。匯同其他原因,導致了這場股價暴跌風潮的形成。在當代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的潮流中,匯率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任何一國的經濟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入,以及世界貿易的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股市受匯率的影響也會越來越顯著。
各行業變動時,往往呈現出明顯的、可測的增長或衰退的格局。這些變動與國民經濟總體的周期變動是有關系的,但關系密切的程度又不一樣。據此,可以將行業分為三類。(1)增長型行業。增長型行業的運動狀態與經濟活動總水平的周期及其振幅無關。這些產業收入增長的速率相對于經濟周期的變動來說,并未出現同步影響,因為它們主要依靠技術的進步、新產品推出及更優質的服務,從而使其經常呈現出增長狀態。在過去的幾十年內,計算機和打印機行業表現了這種狀態。投資者對高增長的行業十分感興趣,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業對周期性波動來說,提供了一種財富"套期保值"的手段。然而,這種行業增長的狀態卻使得投資者難以把握精確的購買時機,因為這些行業的股票價格不會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2)周期型行業。周期型行業的運動狀態直接與經濟周期相關。當經濟處于上升時期,這些行業會緊隨其擴張;當經濟衰退時,這些行業也相應跌落。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當經濟上升時,對這些行業相關產品的購買被延遲到經濟改善之后。例如珠寶行業、耐用品制造業及其他依賴于需求的收入彈性的行業,就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
1.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貨幣政策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與貨幣供給總量與貨幣需求總量的平衡相輔相成。因而宏觀經濟調控之重點必然立足于貨幣供給量。貨幣政策主要針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和控制展開,進而實現諸如穩定貨幣、增加就業、平衡國際收支、發展經濟等宏觀經濟目標。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相反,它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于經濟發展,不利于證券市場的活躍和發展。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人民幣升值更多的是通過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來影響股市,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又是通過進出口這個鏈來傳遞的,進出口依存度越大的企業,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越敏感。具體的影響從不同的板塊來看,如下:1、交通運輸板塊中外債較多的航空股,以人民幣計算的債務減少能提高效益。2、石化行業:中國進口石油在石化產品中占了很大一塊成本。如果人民幣升值,對石化行業總體上是利多影響。現在,中國石化、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每年進口原油數十億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其進口原油成本。
對股票市場及股票價格產生影響的種種因素中最敏銳者莫過于金融因素。在金融因素中,利率水準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又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場的關系,也成為股票投資者據以買進和賣出股票的重要依據。為什么利率的升降與股價的變化呈上述反向運動的關系呢?主要有三個原因:1.利率的上升,不僅會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還會使公司難以獲得必需的資金,這樣,公司就不得不削減生產規模,而生產規模的縮小又勢必會減少公司的未來利潤。因此,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反之,股票價格就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