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線上最常見的看漲形態 — 頭肩底
頭肩底
頭肩底是筆者名年來在分時線上遇到的最常見的看漲形態,它一般出現在開盤股價進入穩定期后的時間段,更多表現為股價上漲過程中的中繼調整形式,這與傳統形態理論中的底部反轉定義有所不同,請注意區分!
?以頭肩底形態在上漲過程中的中繼為例,介紹一下頭肩底在分時線上形成的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圖1中,股價在分時線上上漲一波后在A點遇阻小幅回落,在從A到B的過程中成交量一般是逐漸減小的;從B到C的過程中交易量有所增加,但如果超不過到達A點前的單量,則會出現回調。此時人們擔心分時線雙頭出現,賣出單量增加,分時線隨著成交量向下加速,而直接打破B點平行位。回調到D點時有托盤出現,分時線無量上漲到E點再遇阻回落,這次到與B點平行的F點明顯縮量受到支撐。在實戰過程中,此時應引起我們的密切關注了,一旦再次回到前面A、C、E三個高點平行位置,出現放量(最好有一口吃的單子出現),則向上突破幾乎已成必然,在操作中應該第一時間掛單搶進。
?圖2是滬股明星電力(600101)某日盤中的分時走勢,該上升頭肩底形態基本上確定了該股當日能夠收陽。
圖2
?股票處于回調中,分時線上的頭肩底也是出現得最名的形態之一。f解個股回調中該形態的特征,也能買在比較好而且穩妥的價位(如圖3)。
圖3
?在圖3中,分時線在經過一波下跌過程中達到A點時,并不能確定當日該股調整幅度有多深。經反彈到B后再次回落到C,又反彈到D,此時左肩和頭已成雛形。作為逢低吸納的操作,此時應準備進場接單,可以在E點提前埋單,也可以在F點加碼買進。一般來說,在這些點位買進的價位處于當日分時線上較低位置,對于中線操作的意義是盡量避免了當日被套的尷尬。
?圖4是滬股廈工股份(600815)某日盤中低位振蕩時形成的分時形態,依據頭肩底的特征,可在如圖所示的頭與右肩,或者在突破處吸納。
圖4
?關于分時線頭肩底形態規模的測量,讀者可在實際操作中多加觀察,一只股票分時線頭肩底形成向上突破后,基本能達到最低測量高度。但因為目前國內股市處于T+1交易制度中,這測量意義并不是很大。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分時線運行的全日趨勢,因為某一個頭肩底型也只不過是分時線軌跡上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