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投資的要點
ST板塊是殼資源的主要所在地,所以ST股往往也是市場莊家、游資、牛散聚集之地。如何把握其中的機會?把握ST股的起爆點,小編整理幾種關于挖掘ST股機會的方法、買賣技巧,供網友參考。
(一)借殼上市:
ST股被借殼上市。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未來三類行業將受益借殼或重組。一是落后產能、過剩產能集聚的傳統周期行業,通過兼并重組可以消除無效產能,如鋼鐵、水泥、有色等;二是代表經濟結構轉型方向的新興戰略產業,通過兼并重組可以實現外延式擴張,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如新能源、傳媒、TMT等;三是以盤活存量資產為目的之一的國企改革所涉及的行業,如石油石化、國防軍工等國資占主導地位的行業。
殼標的公司有哪些特點呢?通過對26起借殼上市的成功案例分析,殼公司大多具備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市值較小,一般在50億元以下,其中10億~20億占比最高。其次,這些殼資源大多是以傳統行業為主,前一年凈資產收益率普遍較低,僅有1家超過了10%,半數以上的殼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了40%。此外,殼公司大多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或者股權高度集中,易于協商轉讓,這也是被選中的重要因素。
由于ST板塊是殼資源的主要所在地,投資者可以從四個角度來挖掘優質殼資源。
首先,在經營指標方面,樣本股近三年營業收入均值為5.28億元,遠低于ST板塊的39.62億元的平均水平,說明依靠本身經營無法根本改善業績的公司更愿意轉讓殼資源。
其次,在債務指標方面,樣本股平均債務規模為7.29億元,遠低于ST板塊49.26億元的平均水平,說明借殼方更偏愛債務規模較輕的殼資源。而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均值分別為61.99%和46.39%,低于ST板塊90.16%和70%的整體水平,說明短期償債壓力較大是這些ST股愿意出讓殼資源的重要原因。
再次,在股本規模方面,樣本股平均股本為2.66億股,平均市值為14.44億元,遠低于ST板塊7.65億股和30.14億元的平均水平,說明借殼方愿意選擇股本規模較小的ST股以避免稀釋股權或支付過多借殼成本。
最后,在地域特征方面,出臺借殼方案的ST股,其借殼方均為處于相同或鄰近省份的公司,說明借殼方更愿意選擇地域鄰近的殼資源,以方便同對方達成交易。
(二)ST股摘帽行情:
*ST股票怎樣才能摘帽:
1、年報必須盈利;
2、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即每股凈資產為正值,每股凈資產必須超過1元;
3、報表明公司主營業務正常運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正值;
4、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沒有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5、大會計差錯和虛假陳述,未在證監會責令整改期限內;
6、件導致公司生產經營受嚴重影響的情況、主要銀行賬號未被凍結、沒有被解散或破產等交易所認定的情形。
滿足摘帽條件的ST股票,在年度報告公布后,經董事會申請和交易所批準,即可“摘帽”。由于審核事項較多且程序復雜,從公布年報(一般也同時申請摘帽)到實施摘帽,時間間隔一般較長且不等,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最快的不到10個交易日,而很慢的則超過了半年,摘帽時間難以準確把握。因此,目前投資者宜采取組合投資的策略,提前布局今年有可能摘帽的ST股票,選擇一些公布年報時間靠前的股票提前介入,守株待兔,等待摘帽后伺機賣出,然后再買入公布年報時間靠前的其他ST股票,滾動炒作。賣出時機可如下掌握:摘帽后,如果股價一直封在漲停板,則不賣出;如果某交易日沒有封漲停板,或封漲停板之后又被打開,則盡快賣出;另外,如果年報公布后發現不符合摘帽條件,或摘帽申請沒有被批準,則也盡快賣出。
(三)大股東背景與重組機會
考察ST股公司有無政府背景,參與重組的公司是否有實力。中國證券市場是有待規范的市場,上市公司是一種稀缺資源,政府干預經濟的能力很強,如果一任政府任期內有幾家上市公司退市了,這可是與政績相關的大事,所以虧損的公司只要不是無可救藥,都要進行重組,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不過各地政府干預的程度會有所不同。比如退市的公司,如PT金田、ST九州,都是民營企業在重組,最后重組是被否。而ST渤化重組成創業環保(600874),ST鋼管重組成寶信軟件(600845),都有地方政府的背景,相對容易取得成功。
ST股的買賣技巧
1、ST股公司所有壞消息都出來后可以考慮買入。比如上市公司出現前所未有的虧損,往往意味著轉機很快會出現。一般來說,ST股重組的新東家入主之前,都會掃干凈房子再請客,將歷史上的陳年老賬來個清算,將各種潛在損失表露出來,讓報表一次虧個夠,如ST白云山1997年每股虧損0.096元,1998年突然變成每股虧損2.17元,合計虧損8億多,創了當時兩市虧損的最高記錄,在公布年報之后很快出現3元多重要低點,隨后的漲幅近4倍;PT農商社1996年至1998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39元、-1.67元、-1.68元8,1999年更達到創記錄的-6.17元,但正是公布這個創記錄的年報之后,很快出現了轉機,股價隨后大漲;ST深華寶1997年虧損0.28元,至1998年每股虧損1.77元,公布年報之后很快出現3.8元的低點,最后升幅超過5倍;ST深安達(現北大高科)1997年每股尚盈利0.187元,1998的年報突然爆出0.94元的虧損,但公布年報后便急跌出一個難得的買點。真是"不虧不漲,小虧小漲,大虧大漲".
2、在股價連續大跌之后投資ST股風險小。比如剛剛公布年報巨虧,公司陷入官司訴訟,銀行賬號被封等。打官司和訴訟,其實很多上市公司都涉及到,并不是特別大的利空,若上市公司特意將這些壞消息反反復復公告時,那就值得注意了,特別是股價因此而大跌,這往往是最后的買入機會,幾乎所有的ST股在拉升前都會大跌一次。壞消息往往帶來好機會。
3、堅持價格便宜買進ST股能有效控制風險。ST股一般10元以下,最好5元左右。因為殼資源存在一定的價格,所以無論基本面多差的公司,股價一旦跌至3-5元左右的區域便很難再下跌,即使上市公司已不值分文,甚至凈資產早已是負值,但僅僅是殼資源也值一定的價格。由于ST本身就不值錢,假如以太高的價格購買,除非上市公司的重組一帆風順才能得到好的回報。
4、何時賣出ST股?至于賣出ST股,一般可以參照以下幾點:上市公司摘星去帽,光榮回歸主辦市場;上市公司改為重組方名字,表明重組成功,即將曲終人散;上市公司配股增發,圈錢開始,如果不是長期看好增發注入的資產盈利能力,投資者可以考慮變現;股價持續大漲,股價已經透支重組注入資產,易出現頂部。出現以上幾種情況,投資者可以考慮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