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一門技術,更是心理較量。“投資者必須掌控自己的沖動,洞察他人的沖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在本書的序言中如是說。
投資思維方式與日常思維方式不同,它要求投資者既活在當下,又活在未來。投資者必須時刻察覺自己內心的細微變化,在這兩種思維方式之間自如地切換;如此,才能將投資者最大的敵人——貪婪和恐懼,化為積極的力量。
本書通俗易讀,通過大量發生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典型實例、生動故事,及有說服力的數據,解釋了許多令人困惑的金融現象,揭示了金融學的一般原理,并提出了許多專業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在實踐中都應該予以認真考慮的建議。
作者運用行為金融學理論,梳理呈現了投資與心理的關系,深入分析了投資者的敵人:不安分的心態、不分散的組合、不淡定的擇時、不明智的選股、不給力的基金、不理性的大腦等等。作者進一步展示,個人投資者常犯的心理錯誤如何在企業高管、機構投資者和政府身上成倍放大,從而造成更慘重的損失。
不懂投資心理學,不知投資者的敵人,投資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