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外銷收入為主,受匯率影響較大,請問公司針對匯率波動的應對措施有哪些?近兩年,公司的匯兌損益情況?
答:一方面,匯率波動較大時,我們會通過跟客戶議價談判等措施來共同應對匯率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另外,公司也會利用購買適當額度的遠期外匯合約等金融衍生工具、選擇有利的市場窗口期安排購付匯、收結匯等措施,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2022年及2023年1-6月,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動影響,公司匯兌收益金額分別為2,838.72萬元和1,675.55萬元。
2、公司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答: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并深耕于戶外和工業照明領域,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與市場開拓,已形成較為領先的核心技術、完善的產品體系,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口碑,綜合競爭優勢明顯。公司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技術研發及產品設計優勢
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開展生產經營,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專利278項,其中境內專利217項,境外專利61項。
在光學設計上,公司持續優化顯色指數、光通量、光分布等光品質,改善LED眩光缺陷,使得出光均勻,技術層面上實現戶外、工業照明等中、大功率產品的高光效、低眩光;在散熱方面,公司研制可伸縮式湍流散熱體,其利用擾動流體的強度來增強對流散熱系數,破壞散熱器表面的流體速度邊界層和溫度邊界層,使散熱效果得到強化。
在智能照明領域,公司積極推進適應植物自控光譜、無線組網實現照明的智能控制電路等新技術的研發,推動產品智能化、物聯化水平提升。公司自研LED燈具標準化接口技術,并取得美國發明專利,可一站式集成雷達微波、紅外、光控、藍牙等智能感應器,以嵌入式軟件作為控制核心,實現無線組網、遠程及自動化控制。
(2)客戶優勢
戶外、工業及特種照明領域產品對穩定性、可靠性要求較高,客戶尤其是國際知名品牌商對供應商的資質要求普遍較高,多采用嚴格的供應商認證制度,一旦生產企業完成認證并進入品牌商的供應商名錄后,品牌商在后續產品的技術改進、更新換代和備件采購等方面對合格供應商存在一定的技術和產品依賴。因此客戶通常會與其建立較為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3)快速響應的定制化能力優勢
公司為戶外、工業照明領域少數具備快速響應、交付能力的企業之一。細分照明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產品迭代更新快速。在產品端,公司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線,適應細分照明市場絕大部分復雜、嚴苛的應用場景,款式規格高度齊全;在設計端,公司針對燈具產品進行二次光學設計,匹配3D仿真結構設計,并針對散熱結構實行熱學仿真,做到完整的可視化設計,設計與實際產品高度匹配,從而保證產品交付進度。
3、未來公司如何通過現有客戶提升銷售收入?
答:未來,針對現有客戶公司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提升銷量。(1)現有產品市場滲透率提升:目前,戶外、工業LED照明產品在全球處于滲透率快速提升狀態,市場需求廣闊,現有國際及北美區域照明品牌銷量逐年增長,公司作為其ODM廠商,與品牌客戶多年深度合作綁定,銷售收入將隨上述客戶的銷售增長同步提升;(2)區域拓展:目前,公司的大客戶主要為北美及全球知名照明企業,其銷售區域遍布全球,公司主要為其提供在北美市場的產品,未來隨著與公司客戶的深入合作,公司也將努力爭取現有客戶其他區域的訂單;(3)品類拓展:隨著海內外LED替換進程的加快,客戶呈現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需求,公司將根據日益多元化的戶外、工業照明需求完善和補充產品線,布局植物照明、體育照明、防爆照明等特種照明領域,為客戶提供引領市場前沿的產品設計和產品方案,不斷推出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從而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并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
4、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情況?
答: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3.41%、32.29%、34.11%和38.29%。
5、公司未來是否考慮進入商業、家居市場?
答:公司目前所處的戶外、工業LED照明賽道是處于快速成長期的賽道,市場空間廣闊,增長潛力大,未來該細分行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未來,公司業務擴大到一定規模之后,會結合市場環境、客戶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
6、公司出口產品采用的貿易方式是?
答:根據合同或訂單中相關權利和義務的約定,公司主要以FOB的貿易方式出口。
7、公司對客戶的賬期是怎么樣的?
答:公司綜合考慮客戶的商業信譽、行業地位、償付能力、客戶未來發展潛力及中信保信用限額審批單的信用期限等因素,針對不同的客戶制定了不同的賬期。2020年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公司與主要客戶的賬期主要集中于30-120天。除極個別優質客戶外,公司與主要客戶建立合作后約定賬期一般不超過90天。
8、公司未來主要通過什么方式開拓歐洲市場?
答:在立足于北美市場的同時,公司也積極開拓歐洲、亞洲等其他區域市場,2018年公司開始實施大客戶戰略,通過與國際或區域知名品牌商深度綁定,借助大客戶品牌效應及銷售網絡將市場區域拓展至歐洲、亞洲等地區,進行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