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公司近期經營狀況如何?
回復:1~9月份,公司所屬鐵運分公司完成鐵路貨運量3837.21萬噸,完成年度預算的77.52%,同比增加64.88萬噸。全資子公司電燃公司配煤業務銷售量1818.56萬噸,完成年度預算的79.1%,同比增加172.55萬噸。全資電廠累計發電量33.73億度,完成年度預算的77.54%;控股電廠累計發電量43.87億度,完成年度預算的77.65%,同比下降1.76億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93.3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81.23%,同比減少19.13億元,下降9%;實現利潤總額6.5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76.8%,同比減少3.58億元,減幅35.4%。同比減盈的主要原因:一是控股子公司淮滬煤電受煤炭量價、上網電量下降影響,同比減盈3.07億元;二是全資子公司電燃公司配煤業務受市場波動影響,同比減盈1.34億元。9月末,公司可用資金余額為26.43億元,實際可動用26.11億元。
問題2: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淮河能源控股集團近年來發展狀況?
回復:近年來,淮河能源控股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一手抓發展壯大,一手抓轉型升級,成為煤炭、煤電、清潔能源、技術研發服務、金融、物流等多產業協調發展的企業集團。同時,深入貫徹落實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產業引領力、科技創新力、安全支撐力等方面深化改革、精準發力,全面提升區域能源保供能力,在加快建設“綠色、清潔、和諧、美麗、安全、高效、智慧、低碳”新時代現代新型能源集團的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尤其在科技創新領域具有較高的行業影響力和硬件優勢,現有3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和2個省部級科研機構。
問題3:淮河能源控股集團作為上市公司間接控股股東,請問如何看待上市公司未來發展?
回復:上市公司具有優質的存量資產,近年來在安全生產、經濟運行、規范運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近期擬注入上市公司的潘集發電公司具有先進的發電機組和技術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上述資產注入完成后上市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能力后勁將顯著增強。
問題4:公司對股票二級市場表現有沒有采取具體措施?
回復:股價走勢受內外部綜合因素影響,從上市公司層面,一是在保證規范運作基礎上,保持安全生產經營穩健,確保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積極加強與投資者溝通和交流,在依法合規基礎上,除依規信息披露外,積極通過業績說明會、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以及上證e互動、電話、郵件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平臺及時回復投資者關心、關注的問題,力求使得投資者能夠真實準確了解公司,增進對公司的價值認同;三是嚴格執行分紅政策,讓投資者共享企業發展成果。2020年6月實施了2019年度利潤分配,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約3.89億元;此外,2021年實施股份回購工作,累計回購8854.510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8%。后期公司還將根據企業發展資金需求狀況,嚴格落實既定的分紅政策。
問題5:公司未來發展規劃有何展望設想?
回復:一是提升現有煤電產業運營質量效益。強化電廠機組運維管控,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大型先進高效環保煤電機組優勢和煤電兜底保供作用,持續提高經營效益。同時積極應對電力市場深層次改革,統籌發電側與售電側經營,構建完善電力營銷管理體系,實現發售電效益最大化;二是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煤電主業。12月22日將召開的股東大會,收購潘集發電公司100%股權事項審議通過后,潘集電廠一期項目將由上市公司運營,一期項目優勢主要在于具有比較優勢、性能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煤窩辦電,煤質穩定且節省運輸服務費;該機組為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機組,且具備30%深調能力。在現貨市場交易機制下及容量電價政策出臺后,具備較強的發效益電能力。潘集發電公司目前還在積極推進智慧電廠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新型智慧電廠”,綜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三維可視化等手段,集DCS、SIS、MIS、在線仿真、智慧管控于一體,最終實現“高效靈活,綠色低碳,少人值守,少人巡檢,本質安全”。另外,潘集電廠二期及后期煤電項目,按照控股股東2016年重組時所作出的公開市場承諾,在具備投產運營條件后也將注入上市公司。目前潘集電廠二期已經開工建設。后續全部完成收購后,將為上市公司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