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公司目前風電場建設、運營、轉讓的情況如何,今年后續轉讓計劃如何?
回復:今年截至9月底,存量風場0.5GW左右,在建風電場1.5-2.0GW左右,今年待建風場預計0.5-1GW左右,公司已出售風場容量為250MW,預計全年銷售0.5-0.6GW左右。
公司對風電場實行滾動開發的計劃,實行“開發一批、轉讓一批、自持一批”的策略,根據需求端情況適時對風場進行轉讓。公司出售風場業務為公司的一項經常性業務,實際是公司銷售風機及承接 EPC 業務的一種實現方式,未來也是公司持續性的主要業務之一,公司將圍繞此業務探索出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未來公司主要定位以能源裝備制造為主,行業風電場運營開發會以國央企為主,公司會根據風資源具體情況適當進行風電場投資開發,協助下游運營企業高效率開發,實現共贏。
問題2、行業及公司大力拓展海外業務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海外建廠的計劃?
回復:2020年國內陸上風電搶裝潮以及2021年國內海上風電搶裝潮,國內廠商主忙于國內市場的交付,加上國內市場價格仍處于高位,風機出海不是一個好的契機。2022年以來,隨著風機大型化、平價化,加上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國內主要廠商紛紛大力布局海外市場。
目前海外市場,公司產品在性價比、交付速度等方面存在較大優勢,也可以通過智能工廠的形式實現本土化生產。雖然進入海外市場需要一定的過程,但是一旦進入客戶的供應商名錄,后續的訂單會比較穩定。
隨著海外客戶的開拓,根據后續項目的具體需要,通過與當地政府、客戶達成一致,公司會考慮在海外投資設廠。
問題3:公司預計陸上風機在中國市場后續價格走勢如何?
回復:目前,陸上風機的招標價除了個別大基地項目、大機型項目外已基本觸底。雖然個別大基地、大型化項目價格會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將逐步縮小,下降空間已不大,同時老機型價格已經成熟穩定。
問題4、如何看待風機半直驅和雙饋路線在行業的發展前景?
回復:目前,公司陸上風機產品主要采用雙饋技術路線,對于海上風電機型在雙饋與半直驅路線均有技術儲備,未來將考慮具體情況進行技術路線選擇。
各種路線各有優勢和特點,進入平價之后主流技術路線是雙饋和半直驅兩種,雙饋目前在15MW以內會有一定的成本競爭力,15-20MW是過渡地帶,雙饋和半直驅各有優勢,20MW以上半直驅更有優勢。相對來說雙饋在行業內技術比較成熟,除了公司外,國內大部分整機廠商陸上都采用雙饋技術路線,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整機廠商采用雙饋技術。
問題5、公司預計今年和明年毛利率水平如何?
回復:2023年隨著風機大型化的發展,加上行業競爭加劇,預計2023年風機毛利率較2022年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024年風機毛利率預計與2023年基本相當,如果各項降本工作順利推進,2024年風機毛利率存在進一步改善的可能性。
問題6、公司的風機產品是否已經拿到國際的認證
回復:您好,公司實行全面質量管理,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質量管理持續提升。2018年6月,三一重能的質量管理體系獲得歐洲“Bureau Veritas Certification”頒發的“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體系標準”認證證書,質量管理水平位居行業前列。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完成 TUV(萊茵)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及安全三體系轉機構認證。
2021年,公司5.0MW陸上風電機組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DNV頒發的認證證書。公司成為國內首個獲得“箱變上置”大兆瓦風電機組國際認證的整機廠家。2023年,全球安全科學專家UL Solutions為公司簽發5MW機組型式認證。為了順利進入海外區域并獲得客戶的認可,公司正在推進一系列產品的相關認證。
問題7、公司目前海上風機市場有什么進展,預計什么時候會有突破,產品的毛利率如何?
回復:公司已組建了海上營銷團隊,目前主要布局長江以北沿海省份,力爭盡快取得訂單突破。目前公司海上產品已正式推出,并開始參與海上項目的投標,海上項目的毛利率預計會高于陸上,未來將通過差異化的戰略取得競爭優勢,將通過自身的成本優勢降低度電成本,為客戶創造價值。
問題8、公司吉林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的具體情況及進展是什么?
回復:近期,公司與松原市長嶺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擬投資建設三一吉林長嶺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預計為 65 億元,最終投資總額以實際投資為準。
一體化項目主要銷售產品為甲醇及附屬產品,另外項目電場部分發電可上網售電。項目建設周期18個月(不含冬歇期),預計明年初開工,2025年底竣工投產。項目建成后,既可以解決綠電消納問題,又可以為企業帶來較好的收益,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問題9、三季度利潤同比去年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回復:公司2023年1-9月份凈利潤為10.31億元左右,較去年基本持平,略降1.21%,其中三季度單季度利潤2.14億元,同比去年三季度下降12.89%。利潤同比下降主要由于今年風機毛利率較去年有所下降,另外去年三季度公司有風場轉讓,今年三季度無風場轉讓,同時加大了海上海外新增市場的研發及營銷投入力度,預計全年仍然保持較好的趨勢。
問題10、公司2023年預計出貨機型MW結構如何,陸上風機大型化的發展趨勢有沒有瓶頸?
回復:2023年的銷售的機型中,平均銷售容量5MW多。在手訂單中,5MW以上機型銷售容量占比近90%,6.XMW及以上機型成為主力機型,今年交付一半以上為6.XMW機型。
目前陸上風機招標機型、交付主要集中在5-7MW機型,8-10MW機型產品整機廠商也陸續推出,在今年北京風能展上,公司推出了全球陸上最大的15MW風電機組。從技術角度看,目前陸上風機功率大型化尚未到瓶頸,未來風機大型化會繼續發展,且海上風機的大型化也會促進陸上風機技術的發展,但陸上風機大型化的進度會受關鍵零部件成熟度影響,另外吊裝、運輸等客觀因素也會影響陸上機組的大型化,后續迭代速度會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