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3年,安信證券在投行領域是否延續增長勢頭?業務開展情況?目前項目儲備如何?
2023年安信證券投行在債券承銷領域有所增長,股權承銷領域有所下滑。債券承銷方面,受益于安信證券從2020年起大力彌補債券業務短板的舉措、債券團隊的整合以及引進優秀團隊,近幾年債券業務業績持續提升。股權承銷方面,受2023年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影響,為了保障投融資平衡,發行節奏適當放緩,導致安信投行的IPO業務優勢短期承壓較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安信證券投行業務股權主承銷家數12家,排名第15名;股權主承銷金額79.73億,排名第17名;股權主承銷收入5.36億,排名第12名;債券主承銷金額876.97億,排名第24名;債券主承銷收入4.31億,排名第11名。
儲備項目方面,截至2023年11月底,安信證券已過會及在審項目有147個,股權類項目30個(其中創業板IPO 12個,主板IPO 11個、非公開6個、可轉債1個),股權類在審項目行業排名第12;債權類項目117個。
二、隨著IPO和再融資階段性放緩,安信證券投行業務目前受影響情況如何?面對日趨激烈IPO股權承銷市場的競爭環境,安信證券如何來穩固自身行業排名以及發揮優勢特色?
隨著以投融資平衡為重點的資本市場改革方向確立,投行業務的定位有望從以融資為核心向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過渡,下一步主要做法是:
1、利用北交所政策窗口期,重點培育和申報北交所項目,鞏固公安信證券在股權融資方面的市場排名。
2、完善區域布局,在重點區域建立區域團隊,深耕當地市場,并探索與當地分支機構共同深度服務投行客戶的合作模式。
3、重點拓展投行并購融資業務,加強投行內部的資源整合,并依托集團戰略,提高業務撮合能力。
4、整合銷售資源,提高債券銷售的整體實力和效率。深耕重點區域,總結與分支機構協同經驗并進一步推廣。拓展ABS類業務,豐富債券業務結構。
三、大股東國投集團在投行業務資源及協同方面給予哪些支持和賦能?安信證券將怎樣發揮股東資源優勢促進業務發展?
大股東國投集團在投行業務資源及協同方面主要有:1、旗下成員單位和上市企業的資本市場融資合作;2、旗下產業基金與投行的“投資+投行”聯動支持;3、集團協調其他央企和地方政府資源。
產業基金業務是國投集團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安信證券與大股東國投集團基金業務在客戶、資源、渠道、業務鏈等各方面具有天然的互補優勢和共同的價值實現路徑。后續將進一步深化與國投集團的基金業務協同,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安信證券在北交所業務上有何布局和成果?北交所業務的資源稟賦主要來自哪里?如何保持現有競爭優勢?
安信證券作為較早開展新三板、北交所業務的券商,一直高度重視服務與培育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將積極服務和培育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作為投行戰略,截至目前累計推薦新三板掛牌685家,掛牌家數位列行業第二。截至2023年11月末,安信證券累計完成北交所上市企業13家,行業排名第三;持續督導企業198家,行業排名第七。
北交所業務的資源稟賦主要來自于安信證券擁有行業排名前列的分支機構數量以及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業務考核政策。后續安信證券將繼續加大北交所業務投入,提高執業質量,積極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不斷提升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能力,為北交所的市場繁榮、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五、公司業績報告提及安信證券2023年上半年新開中高端客戶0.8萬戶,累計中高端客戶數30.28萬戶,中高端客戶資產10542.54億元,占客戶總資產96.38%。安信證券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挖掘這部分高端客戶的價值潛力,更好推動財富管理轉型?另外,國投資本旗下國投泰康信托也在積極轉型發力財富管理業務,進而更好服務高凈值客戶,是不是安信證券與國投泰康信托在這些方面的業務協同與發展存在更大潛力?
1、關于中高端客戶價值挖掘:
對中高端客戶的潛力挖掘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強化:
(1)進一步樹立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為客戶提供全品類(權益、固收及另類)、全流程(售前、售中與售后并重)的財富管理服務,幫助客戶更好地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不斷提升、優化客戶體驗;
(2)進一步豐富貨架產品多元化,加大固收、固收+產品的供應及引導配置。將結合資管和信托的投資優勢加大中長期、另類投資等不同期限和策略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加大對公募優質固收產品的引入和推廣,以期滿足更廣大客戶的多元化配置需求;
(3)加強買方投顧能力建設及服務體系建設。在優化公募基金投顧(安心投)服務體系的基礎上,推出針對中高端客戶群體的服務,及家族信托、家庭信托服務;
(4)優化員工考核激勵機制。將客戶AUM增長、理財客戶轉化率、理財保有規模增長等作為重點考核指標,引導經營單元和員工長期重視中高端客群的開拓及價值深挖。
2、安信證券與國投泰康信托的合作方面
安信證券自2017年開始代銷國投泰康信托相關產品,積極借助國投泰康信托資源稟賦,用優質信托固收產品來服務和拓展安信證券的中高端客戶,同時國投泰康信托也做大管理規模,實現共贏。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全方位的合作,一是繼續深化代銷金融產品合作,豐富和完善產品類型。二是優勢互補,發揮國投泰康信托在高凈值客戶服務方面的牌照優勢與經驗,推出針對高凈值客戶的家族信托、家庭信托服務。
六、安信證券基金投顧業務開展情況如何?相關團隊建設情況怎么樣?
1、安信證券基金投顧業務開展情況
安信證券基金投顧業務于2022年5月9日正式對外展業。展業以來,2023年上半年新增投顧產品簽約人數10.16萬,新增簽約投顧產品訂單15.8萬單,創收7,318.55萬元,同比增長53.92%。2023上半年銷售金融產品規模445億元(不含保證金理財),金融產品保有規模突破700億元,同比提升5.58%。截至6月末,基金投顧業務簽約客戶數6.36萬戶,保有資產11.04億元,上半年新增簽約客戶數3.03萬戶,新增簽約資產規模5.43億元。
基金投顧業務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實踐,安信證券不斷升級業務模式和提升服務質量。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基于理解客戶需求的角度,提供一站式理財解決方案,并且陪伴客戶盡可能達到預期目標。
2、相關團隊建設情況
當前安信證券總部團隊包含了投研、運營、交易、服務、合規風控等崗位,通過高頻次多角度的培訓服務賦能,推出“安心投教”“公募100”“市場溫度計”等服務系列,同時多渠道提升服務觸達,結合企微、公眾號等渠道,建立“1+1+N”的方式,支持一線團隊的服務需求。
當前基金投顧人員3000余人,依托系統化的服務支持和考核管理,以客戶AUM和客戶體驗指標為主要考核目標,整體運作順暢。未來,安信證券通過豐富策略更好的匹配客戶需求,布局拓展合作模式,在服務上逐步深化調整。
七、安信證券機構業務開展情況?資產托管業務方面有何成果?研究所的定位和發展?
2022年,安信證券基于客戶需求及業務邏輯重塑組織架構,成立財富與機構業務委員會,在委員會下設置了三個機構客群引領部門,通過對不同類別機構客戶需求、市場競爭手段、競品或服務的洞察與了解,持續創新業務或服務模式,再進一步復制和推廣到分支機構。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做大做強機構業務,機構業務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1、2023年,安信證券不斷提升私募機構客戶綜合服務能力,完善私募客戶服務體系。總部層面通過“量化科技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打造安信證券私募品牌,同時整合各類資源,協同分支機構撬動并實現私募客戶的多元需求。私募機構業務的拓展取得顯著成效,有效地推動了交易機構化轉型。2023年上半年,新增私募產品賬戶915戶,同比增長41.2%,私募產品日均凈資產1157億元,較去年年末凈增70億元,增幅6.4%;私募產品累計股基交易量11412億,環比增長2.7%。2023年上半年,私募機構客戶交易占比為26.6%,環比增長1.9%。
2、安信證券以金融機構部牽頭,協同研究中心力量,同時以多元業務為抓手,面向公募保險類客群,持續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拓寬收入來源。今年服務收入逆勢增長,2023年上半年,安信證券席位傭金凈收入1.63億元,同比增加20.40%。席位租賃業務實現股票交易3856.45億元,市場份額2.03%。
3、安信證券以綜合金融部牽頭,面向企業客群,整合股東與自身資源,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近兩年已為超200家上市公司的上萬名員工提供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咨詢服務,助力企業激勵的順利實施及高效管理;同時,為超過70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提供了股權管理方案、稅務咨詢、非交易模式等全流程服務。
4、托管業務方面,安信證券2018年取得托管牌照并開始展業,服務客戶已全面覆蓋公募、券商資管、期貨資管、私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托管產品數量超過1300只,規模近500億元,累計服務管理人家數超過1250家,2023年新增備案產品數量在托管券商中排名第12位。
5、研究所的定位和發展:根據戰略規劃,研究中心將努力建設成為一個具有行業較高品牌影響力、具備對內對外較強專業服務能力的中大型券商研究所;對外,深耕市場機構,擴大服務對象廣度深度,積極拓寬收入來源;對內,協同服務集團內資源及需求,發揮對財富管理、投行、投資等業務的全面支持協作。
八、安信證券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方向與未來布局?
1、加強產品投研能力與資產配置能力建設,持續打造投資顧問和財富顧問人才梯隊,實現總分之間有效聯動,為“1+1+N”服務體系發揮最大效應打好基礎;
2、持續推動財富管理業務數字化建設,通過人工智能實現長尾客戶的標準化、統一化服務;
3、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線上線下一體化對客服務輸出體系,豐富財富管理內容輸出;
4、積極培育買方投顧業務,重視機構理財客戶的開發與服務。
九、今年公募基金行業管理規模和行業費率雙降,對國投瑞銀基金有和影響?
截至2023年6月末,國投瑞銀基金共管理96只公募基金,公募資產管理規模2,62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52億元,增幅11%,旗下貨幣基金、偏股基金和債券基金等各類資產規模均實現增長,整體產品結構較為均衡。其中非貨幣基金資產管理規模1,439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63億元,增幅13%;非貨幣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行業排名31/154,較年初進步1名 。今年1-6月,國投瑞銀基金實現合并凈利潤1.78億元,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入實現6.39億元,同比增長30%。
從長期發展方面來看,降費影響倒逼基金管理人進一步夯實自身投研能力,做好投資管理,以有效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在此基礎上,國投瑞銀基金持續優化公司投研體系建設,深化投資體系建設,在投資風格上進一步細化和豐富,建立可持續、多維度的投研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