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副總經理、董秘宋開森簡要介紹公司近期經營情況、主要開展的工作以及市場端的情況。
(二)投資者提問及公司回復情況
問題1:公司土壤三普工作進展如何?
公司回復:2022年以來,國檢集團共有14家實驗室入選國務院土壤三普檢測實驗室,公司積極發揮央企責任擔當,協調優化內外部資源配置,加強技術培訓和業務交流,持續提升技術服務能力。截止目前粗略估計,2023年公司土壤三普業務已實現合同金額約1.5億元,超過年初預計,后續公司仍將重點推進該項工作。
問題2:請問公司的雙碳業務中是否包含碳檢測設備的銷售?
公司回復:公司雙碳業務主要集中在碳核查、咨詢、認證、數據采集等方面的服務,也是國內碳技術服務主流服務內容。目前,出于科研及自身碳排放數據監測等目的,部分企業或研究單位使用碳監測設備。
在檢驗設備銷售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在標準制定和檢測方法方面的研發能力以及所擁有的國家級、行業級檢測中心的技術優勢,憑借對檢驗檢測方法的深入理解,研究開發檢測專用儀器設備,主要集中在水泥檢測及玻璃檢測業務領域,此外還包括智能實驗室的設備研發和應用。
問題3:美諾福公司的生產線改造,其產生利潤的邏輯是什么?
公司回復:在工業數字化、智能化及高端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基于流程工業轉型升級和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上海美諾福為流程工業提供生產質量控制專家系統,通過質量控制水平的穩步提升,以及原料、能源、人力等要素的有效節約,實現為客戶提升效益的目的。上海美諾福對于流程工業實驗室智能化改造業務,既是數字化工廠的分支,又是智能制造的關鍵要素,我們將大力推動鋼鐵、水泥、有色工業智能化發展,也將采取措施加大玻璃纖維等其他流程工業、智慧礦山項目等開拓力度。
問題4:未來公司雙碳業務的發展機會是怎樣的?
公司回復:自2009年開始,國檢集團就開始布局碳領域的相關業務,公司作為碳領域的專業技術核查機構,在低碳發展咨詢審核服務領域為政府、企業客戶持續服務十余年,碳領域擁有國內領先全面資質,可提供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碳達峰碳中和路徑規劃研究、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能力建設、能源審計、節能量審核、能效檢測、能耗核查、清潔生產審核等業務,公司在技術研發、標準的制定和研究、前沿課題的參與、人員儲備、客戶群體等方面具備了豐富的積累和儲備,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良好的市場基礎,成為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專業第三方認證審核機構。公司不斷加大對雙碳業務的資源投入和布局,近三年來公司在碳領域的投入均接近億元,公司承擔的工信部“重點原材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已經啟動驗收,伴隨著雙碳相關工作政策的落地,在當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公司將努力把握機會,力爭雙碳業務取得持續突破。
問題5:公司在實現做優做大做強方面,有哪些舉措,是否會促進利潤上升?
公司回復:近年來,公司采取一系列組織架構改革、管理提升措施,公司預期利潤有一定上升空間,一是推動降本增效,加大“三精管理”力度,提升企業效益效率;二是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升市場份額;三是推動業務轉型升級,提高高附加值業務占比。
問題6:請問公司外延并購的戰略是否有所調整?
公司回復:受近年外部形勢波動較大影響,標的企業的預期和估值與之前發生了較大變化,增加溝通成本和難度,拉長了合作周期,導致并購節奏放緩。公司仍將堅持“跨地域、跨領域”發展,持續優化內部管理和流程,繼續推動外延并購戰略落地。
問題7:公司碳管家業務進展如何?
公司回復:公司針對重點碳排放領域企業的碳管理數字化平臺系統正在推進,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為行業提供碳排放數據采集、管理、核算、分析,為碳排放管理及后續交易提供安全可信的基礎數據,為企業提供相應的咨詢和人員培訓服務。隨著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公司將加大力度拓展生產企業碳數字化服務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