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達芬奇是否與公司構成競爭關系?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屬于軟組織手術機器人,公司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屬于硬組織手術機器人,兩者不構成競爭關系。
2、購買技術服務模式和銷售模式有什么區別?
銷售模式分為直銷、經銷。公司產品銷售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經銷模式下,公司將產品銷售給經銷商,由經銷商將產品銷售到醫療機構,公司負責提供產品應用培訓和臨床技術支持。直銷模式下,公司通過臨床交流、學術推廣等活動向醫療機構推介產品,實現骨科手術機器人的銷售。
購買技術服務模式,即公司與醫療機構聯合建設骨科手術機器人微創手術中心的業務模式。公司向醫療機構提供開展骨科機器人手術所需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及相關配套設備并提供技術支持,醫療機構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獲得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服務。醫療機構根據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手術量的情況按期結算,向公司支付技術服務費。這一模式使得公司的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化。
3、骨科手術機器人收費情況?
骨科手術機器人進入醫保的前提是先進入當地省份的收費目錄,能夠收費是納入醫保的前提,經過一定時間的收費后才能夠在醫保進行評審,目前公司骨科手術機器人產品已經進入多個省/市的收費目錄。2021年,“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和“一次性機器人專用器械”納入北京醫保。“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納入甲類醫保,8000元/次的開機費全額報銷,“一次性機器人專用器械”納入乙類醫保,報銷70%。
4、骨科集采后,手術量同比情況?
2023年1月至9月,公司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累計開展的手術量超過16,000例,較上年同期增幅超過70%。
隨著高值耗材集采政策的實施,患者的支付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這使得患者有更多的機會來選擇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
5、直覺外科的腔鏡機器人市占率已經足夠高,按道理后期銷售應該會下降,為什么它的收入仍然保持較高水平?
直覺外科的各項收入都在提升,只是耗材和服務收入提升更快。在發展初期,設備銷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公司需要通過設備銷售來占據市場份額并吸引更多的客戶。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客戶數量的增加,耗材和服務收入逐漸成為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這是因為,隨著手術量的增加,對耗材的需求也在相應增加,同時售后服務也會產生很多收入。
6、在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當中,醫生和患者如何獲益?
(1)骨科手術機器人的使用對醫生的價值
1)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能夠幫助醫生更好的實現臨床治療方法微創化、標準化、智能化
①推進常規手術微創化
例如,針對骨盆骨折修復手術,醫生傳統手術方法為“開放式鋼板內固定手術”。此類傳統術式具有如下特點:前后聯合切口大,術中出血量大,手術時間長,需要裝入多塊接骨板。因此,傳統手術一方面對病人身體損傷大,容易出現并發癥;另一方面由于接骨板、住院費用等各類費用較高,給病人帶來財務壓力。
在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醫生可以采用“通道螺釘內固定術”,精確的完成多根螺釘的置入操作,與“開放式鋼板內固定手術”相比,手術使用螺釘取代接骨板,采用微創模式,切口小;手術時間和出血量大幅減少。由此,患者軟組織損傷小,康復周期縮短,減少了醫療費用支出。
對骨盆及髖臼等部位常規手術難以置釘的患者,以及一些因骨質疏松而不便進行多次進釘嘗試的患者,通過骨科手術機器人協助操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手術效果。
②實現復雜手術標準化
例如,針對股骨頸骨折,一般采用“螺釘內固定術”,但在沒有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情況下,手術效果不理想。手術要求3根螺釘之間相互保持平行,傳統徒手手術十分依賴醫生經驗,并通過術中多次透視,對螺釘置入方向進行校正,手術實施后可能由于螺釘多次校正導致手術效果不佳。
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實施后,空心螺釘的平行度、分散度均可實現模擬圖像的要求。醫生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操作優于徒手操作,大幅提升了手術效果。針對股骨頭發生的其他疾病,比如青春期最常見的髖關節異常(例如股骨頭骨骺滑脫),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退行性關節炎等并發癥。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幫助下,醫生可以在電腦系統一次規劃多枚螺釘路徑,并在機器人的引導下精準鉆入導針,精度達到亞毫米級,不僅手術時間縮短,固定牢靠,而且減少了對病人的二次損傷以及術中輻射,大幅提高了手術效率和質量。
③促進高難度手術智能化
人類是脊椎動物,上脊椎接近大腦,靠近掌控呼吸心跳的生命中樞神經,周圍神經、血管密布。因而上脊椎手術也被稱為“骨科手術皇冠上的明珠”,其對定位精度要求極高。
公司骨科手術機器人可以將醫生的手術規劃轉換為機器人精確定位,降低對醫生經驗的依賴,提高手術精度至亞毫米級,幫助醫生完成高難度手術。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未來各級醫療機構也可以開展類似高難度手術,有助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治療水平。
2)骨科手術機器人能夠幫助醫生解決傳統骨科手術痛點,實現骨科醫生學習曲線短程化
傳統骨科手術醫生的學習曲線長,從獲取醫生資格證書到能夠實施復雜手術,需要多年從業經驗,導致骨科醫生的“黃金執業時間”較短。骨科手術機器人可以將醫生的手術規劃轉換為機器人穩定、精準的定位,降低骨科手術對醫生經驗的依賴。各級醫療機構的骨科醫生經過短期培訓即可學會對骨科手術機器人的使用,提高了普通骨科醫生的手術水平和精準度,大大縮短了醫生學習時間,進而延長了骨科醫生的“黃金執業時間”,有助于推動骨科學科建設。
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降低了醫療風險,也讓基層醫院具備實施高難度手術的能力。未來,借助規劃和操作相分離的“遙規劃”技術,通過遠程協作,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使用有助于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的“看病難、看病貴、救治不及時”的情況,同時助力我國骨科治療水平的整體提升,這對于推動分級診療,有助于實現醫療資源均衡平等。
(2)骨科手術機器人的使用對患者的價值
1)手術效果大幅度提升
例如,今年,濟南市五院骨一科創傷病區收治了一例骨折的高齡患者,患者是103歲的百歲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傷。入院后,醫院馬上進行了多學科聯合會診,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手術,手術主釘切口約3.5cm。老人在傷后48小時內進行了全麻下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機器人輔助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術,手術順利完成。手術后第4天,百歲老人已能再次坐起自行進食。
2)經濟成本減少
雖然骨科手術機器人費用相比傳統手術費用有所增加,但是與傳統手術相比,術后并發癥低、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恢復快,病人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低。從患者負擔的綜合成本比較來看,大多數情況下,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更具有經濟效益。
7、公司手術機器人手術有沒有進到臨床指南?
我國骨科醫學專家應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首創了40余種機器人國際新術式,發布了10余項臨床手術指南。
8、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有什么計劃?
在2022年1月,公司聘任了曾任史賽克中國區總經理的馬敏先生擔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以加強公司在市場品牌方面的管理和建設。馬敏先生在醫療器械行業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目前負責公司的市場推廣、銷售策略、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工作。他的加入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市場品牌方面的能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推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未來公司將會以強化臨床支持服務為抓手,提升醫生在臨床手術中的獲得感,以及患者的獲益,以此帶動手術量的提升,再以手術量的提升帶動商業化前景預期的提升,從而帶動設備銷量的提升。通過設備保有量的提升,進一步促進手術量的提升,從而帶動耗材收入和服務收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