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季度業績情況介紹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9.55億元,同比增長39.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01億元,同比增長39.11%。主要系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等營業收入增加。報告期內,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32元,同比增長28.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4.48%。公司第三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收14.79億元,同比增長1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4億元,同比增長4.01%。單季度扣非凈利潤4.62億元,同比上升6.68%;負債率71.71%,投資收益7.09億元。2.線上投資者提問
Q1.融券規則調整對公司的兩融業務影響?兩融費率競爭激烈下,公司如何看待兩融業務的競爭趨勢?
A1.本次融券規則調整對行業兩融業務會有影響。私募客戶保證金比例由50%調整至100%,對沖客戶當前策略受影響,融券授信申請減少。目前公司融券占比較小,對業績影響彈性有限。公司通過引進增量、激活存量的方式擴大市場份額,同時科技賦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差異化競爭能力,不斷優化迭代升級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Q2.當前一二級市場再平衡下,公司如何應對?
A2.公司堅持深耕浙江經濟和浙江人經濟,秉持“浙商發展到哪里,財通就跟進服務到哪里”的經營理念,以打造一流現代投資銀行為使命,發揮“投資+投行+財富”三駕馬車作用,深入推進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一是結合浙江區域經濟特色,聚焦“專精特新”企業,以新三板和北交所業務為重點突破中樞,深度融合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和全生命周期服務試點基地建設,制定《服務企業北交所上市攻堅專項行動方案》,致力于把北交所業務打造為公司投行特色優勢業務。二是積極推動 ABS 及公募REITs業務發展,進一步提升投資銀行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三是引入優秀團隊夯實業務發展所需人才基礎。加強先進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精細化工等新興行業的研究并逐步形成行業優勢。未來,投行以長鏈條專業化服務綁定優質上市公司資源、以優秀風控提升項目質控能力并且率先適應投行業務新定位,進一步構筑自身的競爭壁壘,實現市場份額的提升。
Q3.當前自營業務上權益、固收和衍生的配置及策略?
A3.目前權益的配置保持在較低倉位水平,在控制下行風險的基礎上,當市場出現較為積極的信號時及時進行加倉操作。固定收益業務在保持相對收益穩健的條件下降低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提升資產質量。2023年以來,衍生品業務主要以場外期權類業務為主,收益互換類業務相對占比較低,未來將大力發展收益互換類業務以提高業務整體的平衡性。
Q4.當前公司獲客(新開戶)主要通過什么渠道?公司和互聯網平臺的合作有無深化計劃?
A4.公司自2022年以來,獲客來源由互聯網渠道占主導,截至2023年9月底,互聯網渠道新增客戶占公司新增客戶數的50%以上。目前與螞蟻集團在財富號服務、基金投顧以及金融產品(財通資管和財通基金)上展開。近期與螞蟻重點嘗試渠道平臺的活動場景投放、增值類內容、工具場景的合作。
Q5.公司的投顧業務進展很快,請問弱市環境下基金投顧增長的主要驅動?
A5.公司基金投顧增長驅動主要來源于業務創新和投資業績。2023年以來,投資業績保持天天基金平臺投顧策略第1名(截至10月底),為業務發展提供了信任基礎和發展機遇。基金投顧業務展業以來,制定了買方四大業務發展方向,即面向零售客戶提供標準化策略、面向機構客戶提供定制化策略、面向渠道客戶提供策略代銷服務以及大力發展同業業務為銀行客戶提供“信托+投顧”綜合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并且公司是行業內最早落地家族信托、財富管理服務信托的投顧機構。積極探索銀信證合作模式;渠道業務目前已與天天基金、螞蟻基金、浙商銀行、同花順、盈米基金等合作。
Q6.財通基金今年公募規模逆勢提升,Q3公募達到796億元,請問主要提升原因,渠道及產品結構規劃?和財通資管的未來戰略布局是否會有差異?
A6.2023年度,權益市場整體呈現弱勢,含權類公募產品表現普遍不佳。財通基金配合客戶在本年度低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憑借在短債系列基金和貨幣基金上的優異業績,規模得到了明顯增長。短債類產品,通過在銀行、券商、電商等渠道多管齊下,挖掘增量,規模從年初的114億提升到2023Q3的286億;貨幣基金,通過對負債端的精細化管理,有效保持產品業績,規模從年初的165億提升到2023Q3的240億。未來的戰略布局,一方面,財通基金將順應公募基金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對各類型產品實現均衡和全面的布局,確保在各類型產品供給上無明顯短板。另一方面,突出在定增、量化等方面的投資能力和特色資產的優勢,打造差異化的產品策略,與財通資管形成一定的差異和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