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業務介紹及主要經營情況
公司深耕半導體工藝廢氣治理領域多年,目前已布局、形成“工藝廢氣治理系統+工藝廢氣治理設備及關鍵零部件”、“濕電子化學品供應系統+濕電子化學品回收再生系統+電子材料”的多產品矩陣,持續服務于集成電路、半導體顯示、新能源等高科技行業領軍企業,奠定了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工藝廢氣治理領域的領先地位。
公司2017-2022年營業收入CAGR為20.78%,歸母凈利潤CAGR為41.71%。2023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2億元,同比增長11.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34.65萬元,同比下降9.85%。雖然第三季度利潤端增速階段性放緩,但總體來說,前三季度公司持續秉承“行業延伸+產品延伸”的發展戰略,統籌現有業務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戰略業務持續突破,初露頭角。
二、Q&A
1、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單季收入與利潤同比下滑的原因?
公司今年新簽項目在項目質量、客戶實力等方面有明顯提升,相應的單一項目體量更大、標準更高,項目交付周期和節奏受到一定影響,存在部分重大項目在第三季度處于生產、執行階段,結合公司收入確認具體原則(即:(1)系統類及設備類產品:如存在安裝調試義務,公司根據合同約定完成相應工作并取得安裝調試驗收單據后確認收入;如無安裝調試義務,公司在發貨后取得客戶確認的到貨驗收單據或簽收單時確認收入。(2)運營服務:在運營服務已經提供,運營收入和運營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運營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時,確認運營收入的實現),體現出在三季報報表端收入的下滑。
同時公司部分去年遞延項目在生產端原材料的提前備貨,對成本有一定擾動。結合公司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及期間費用情況,對第三季度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2、公司三季報合同負債金額較往期顯著增加的原因?
截至今年三季報時點,公司合同負債同比去年增長1026.76%,主要是因為公司積極加大市場開拓,新簽訂單情況良好,在手訂單飽滿,部分項目的預收款項在合同負債科目進行核算。
3、公司合肥電子專用材料項目何時可以投產?
公司在合肥新站區的“上海盛劍電子專用材料研發制造及相關資源化項目”計劃明年建成投產(以實際為準)。
4、三季報顯示,公司存貨金額較高的原因?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貨金額為7.04億元。其多為在執行項目中已完成生產但尚未移交給客戶的產品和裝備,后續隨著項目完成現場安裝調試和交付,可以實現對應當期項目收入的轉化。
5、結合公司當前應收賬款情況,后續是否有相關融資計劃?
公司客戶主要為大型國企、集成電路公司、半導體顯示公司等,其一般請款流程較長。但這些客戶信用狀況良好,應收賬款質量較好,應收賬款損失風險較低。同時,公司管理層對回款問題一直高度重視,也在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公司將根據業務回款情況、資金使用計劃、資本市場環境等因素合理制定融資方案(以實際為準),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金結構。
(本記錄中如涉及對外部環境判斷、公司發展戰略、未來計劃等描述,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實質承諾,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并且應當理解目標、計劃、預測與承諾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