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三季度情況介紹
(一)主要財務數據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97億元,同比增長26.75%;歸母凈利潤6,240萬元,同比增長70.79%。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公司實現營收1.43億元,同比增長51.55%;歸母凈利潤1,883萬元,同比增長697.29%。
(二)在手訂單情況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手訂單69,347.77萬元,同比下降3.67%。公司不同業務分類具體在手訂單情況如下:
按業務類型劃分,裝備及技術解決方案業務在手訂單38,199.21萬元,污廢水資源化產品生產與銷售業務在手訂單20,904.67萬元,運維技術服務業務在手訂單10,243.89萬元;
按服務行業劃分,To B業務(工業)在手訂單32,493.62萬元,To G業務(市政客戶)在手訂單36,854.15萬元;
按業務領域劃分,污廢水資源化領域在手訂單52,414.32萬元,高品質飲用水領域在手訂單16,933.45萬元。
(三)研發進展情況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完成5項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相關發明專利的申請工作,獲得4項PCT專利的授權;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06項,包括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59項和PCT專利12項,以及軟件著作權9項。
公司多年深耕市政給水深度處理、市政和工業廢水的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領域,核心技術為城市安全供水、市政與工業污廢水再生提供了技術支撐與安全保障,所創造的經濟、社會效益獲得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
報告期內,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了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公司被認定為全國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中國膜工業協會舉辦的2023年度“中國膜行業專利獎”的評選工作中,公司憑借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超濾微絮凝精準加藥控制方法及系統”榮獲金獎,該專利為膜防污染技術以及膜組合工藝技術的重要研發成果。
報告期內,公司主持的“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水處理工程產品化‘新水島’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作為重大高精尖成果產業化項目,獲得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關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導的資金支持;該項目緊跟水務行業技術產品化的發展態勢,通過對“新水島”產品的數字化、智慧化升級加強研發成果的轉化與推廣,對公司的研發布局以及市場拓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此外,公司與同濟大學合作開發的“智能混凝中空纖維納濾/小孔徑超濾膜GTMOST?短流程組合工藝”在中國科學技術部批準出具的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中,被認定為“具有良好的技術與經濟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高品質飲用水領域的技術優勢,推動地表微污染水深度處理領域的產業革新。
二、交流問答環節
1.新水島目前進展如何?
答:公司今年主要是做好市場滲透,鋪設渠道,讓市場理解新水島的創新模式。目前公司新水島主要布局光伏和電子等新興行業,潛在項目將主要圍繞這兩個行業展開。
2.公司單季度利潤展現明顯變化,同比去年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方面,今年隨著客戶產能恢復,處理水量有所提升。同時,金科裝備產品需要定期保養,線上實時監控,未來隨著公司裝備及技術解決方案的落地,收入的增長,公司預計O2O(online to offline)運維服務會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實現核心單元裝備化、模塊化以及工廠制造之后,整體效率提升,實施進度會比以往快,從而使得單季度效益增長。
3.新水島核心材料和零部件是自產還是外采?
答:金科不參與膜元件內材料的生產,儀器儀表等標準化零部件都是外采的。金科環境是核心裝備和硬件提供商,核心材料和核心部件是金科生產的。
4.公司收入結構中有建設、裝備收入和投資項目的運營收入等,公司選擇項目時如何權衡?
答:公司投資項目主要圍繞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打造樣板工程。作為技術型公司,投資不是公司的主要方向。
5.為什么三季度毛利率出現明顯提升?全年毛利情況如何?
答:三季度毛利提升是主要由于托管運營項目收入在工業產能回升的情況下,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公司預計全年毛利水平仍然保持穩定。
6.公司運維收入不斷增加,后續運維項目單體規模是什么?
答:公司未來更多是通過裝備產品銷售所帶動的O2O運維服務。單個新水島項目規模為5,000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