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情況介紹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9.27億元,同比增長0.36%;實現凈利潤2.86億元,同比增長0.2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億元,同比下降4.54%;毛利率為19.07%,較上年同期增長2.34個百分點;實現毛利13.21億,同比增長14.40%。歸母凈利潤下降主要由于人員增長,加大了對新業務的投入。
從第三季度來看,業績環比增長較好,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有較大改善。從三大業務板塊來看,數字化產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0%,毛利同比提升,行業數字化、數字新基建業務收入基本持平。
公司持續開展數字化產品創新,提升數智應用核心能力,打造智能計算軟硬件產品和數智應用軟件產品,包括面向算力集群智能管理需求,研發算力智能調度系統產品。公司將持續加大投入和發展數字化產品業務,以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公司深入推進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場景落地,在智慧礦山、智慧水利、智能算力等領域積極布局,中標了一些有示范性、代表性的項目。
公司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業務持續增長,前三季度新簽合同約17億元,同比增長近40%。金融等行業信創的持續增長有助于推動公司業務穩定增長。
二、問答環節
Q1:2023年前三季度柏飛電子業務情況以及訂單如何?
A1:柏飛電子前三季度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6%,在軌道交通、高端工業控制等領域業務發展趨勢良好。
Q2:柏飛電子業務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未來地區分布是否會有變化?
A2:華東地區作為電子行業主要總體單位集中地,未來仍將是柏飛電子主要的業務區域,但是隨著業務拓展帶來公司總體收入持續增長,西北、西南、華北、華中地區比重也將逐步提升。
Q3:柏飛電子在行業中的優勢體現在哪里?公司對業績的展望如何?
A3:在行業競爭中,柏飛電子作為國家隊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柏飛電子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技術能力、產品研發和銷售服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具有穩定的客戶基礎。今年行業出現波動對柏飛電子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后續柏飛電子將努力地去推動業務發展。
Q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有所改善,回款情況如何?
A4:2023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顯著改善。根據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回款一般集中在第四季度。
Q5:柏飛電子在半導體、軌道交通、民用航空等領域業務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兩年有什么展望?
A5:柏飛電子為軌道交通龍頭企業提供信號控制產品,為半導體裝備生產商提供國產化計算和控制模塊和系統。同時,柏飛電子積極尋求在民用航空領域的市場合作,目前正與中國商飛開展相關產品的項目接洽。未來,柏飛電子將進一步加強對行業客戶的開拓,在國家戰略背景和相關行業發展的影響下,預期將有比較多的機會。
Q6:公司明年來自于金融、政府、信創等方面的展望如何?
A6:公司行業客戶主要分布在金融、運營商與互聯網、大型企業、政府和公共服務。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政府和公共服務業務增速較快;金融行業收入略有下降,但毛利有所提升;大型企業的收入、毛利均呈現增長;互聯網和運營商業務表現較為平穩。未來,各行業投資節奏會略有差異,金融信創的投入在持續加大,企業受大環境影響相對平穩,水利、交通、醫療等行業受政策支持,在手訂單及未來開拓機會較多,明年預測穩中有升。
Q7: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呈現增長態勢,是受行業調整影響還是因為公司自身數字化產品業務的發展?
A7:公司堅定執行既定的發展戰略,一是打造自有數字化產品,包括柏飛電子在邊和端的智能計算軟硬件產品和數智應用軟件產品,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二是通過打造數字化產品,帶動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發展。近期,公司在智慧礦山領域依托自有的物聯網、數字孿生、數據治理平臺等數字化產品,打造礦山數字化解決方案,成功中標古敘煤田智能化建設項目,該項目主要由兩個系統
組成,礦山綜合管控系統和透明礦山隱蔽致災地質模型分析系統,對古敘煤田現有四對生產礦井進行全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大量類似的相關行業數字化業務機會有助于公司毛利率得到提升。
Q8: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信創訂單及業務情況如何?
A8: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信創業務增速較好,簽約17億左右。公司基于在黨政信創、金融信創的積累提出了“1+3+N”信創解決方案架構。一個全棧信創數字底座,三個關鍵解決方案,支撐N個信創場景,其中三個解決方案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是圍繞信創云構建的咨詢、建設及運營能力;二是信創體系化的安全能力;三是為客戶應用系統平穩遷移提供更好的業務運營解決方案。公司的信創業務架構能夠滿足面向未來的相關行業信創需求。
在金融信創方面,公司打造了上海市金融信創聯合攻關基地,并運營人行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合作實驗室,目前運行狀態良好。在醫療、民航等關鍵行業,公司也成立了聯合信創實驗室,助力相關行業信創業務布局。
Q9:能否介紹下公司和華為、昇騰合作的情況?
A9:公司和華為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主要在金融、智能制造、大企業、數字政府等行業為客戶提供華為在數通、網絡安全、存儲、華為云、數字能源等多個產品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在信創產業也形成了相應的協同態勢。人工智能方面,主要在工業領域開展智能推理模塊產品的研發合作。
Q10:從三季度利潤來看,各子公司拆分情況如何?
A10:前三季度公司主要利潤來源于華訊網絡,柏飛電子利潤主要將體現在第四季度。從去年來看,柏飛電子利潤占比約1/3,華訊網絡利潤占比約2/3,其他幾家子公司占比較小。
Q11:全年展望是否可以圍繞股權激勵這個目標來看?
A11:股權激勵行權的目標是公司經營的重要指引之一,公司會盡力去完成。Q12:數字水利這塊有沒有可以展開介紹比較成功的案例?萬億國債對今年水利建設會不會有比較大的催化?
A12:公司去年深入介入水利行業,主要圍繞一個典型場景-小流域的山洪防御。公司核心產品“四預平臺”,從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個方面,實現在山洪防御過程中,對人對物的防災減災。目前已在云南、四川推廣應用,效果顯著,得到了水利部的認可。該業務的核心能力是算法能力,由公司和水科院聯合研發,通過數字化技術能夠快速模擬出洪水的淹沒范圍,以及需要撤離的路徑,助力山洪防御的效能提升。在萬億國債支持防災減災的背景下,我們希望能夠扎根到水利這個領域里,通過前期積累的能力,包括在數字化領域的算法能力、對數字化應用的能力、對應用平臺集成的能力,在除了山洪防御之外,比如水文、水資源調度等領域能夠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Q13:公司三季度單季度凈利潤下滑,主要是什么原因?四季度目前項目的驗收情況,節奏是什么樣的?
A13:根據公司經營特性,一般第四季度尤其是最后兩個月驗收會達到高峰,收款也有這樣的特性,往往最后一個季度的收入和利潤占全年比例較高。
Q14:除了金融,公司在水利、交通行業業務開展還是不錯的,但目前這兩個行業業務占比不高,拿項目時會存在壓力嗎?
A14:我們比較有信心,前期公司已在多省進行了示范性建設并獲得了良好反饋。雖然目前業務收入規模不大,但是趨勢是向好的,并且收入的質量很高,結合公司在數字化能力和算法能力的投入,相信后續會有很好的、相應的產出。
Q15:公司客戶粘性高嗎?
A15:公司客戶粘性非常高,公司始終圍繞客戶去重點打造自身相應的核心能力,深耕客戶需求,把我們的核心能力在客戶的應用領域上扎根下去,真正的幫客戶創造價值。公司積累了眾多長期合作的中大型客戶,他們對合作伙伴的選擇相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