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前三季度總體情況介紹: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14億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后的歸母凈利潤為625.49萬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環比第二季度增長9.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9億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后的歸母凈利潤為-5497.57萬元;從下游領域看,2023年前三季度汽車電子領域實現營收占比約28%,泛能源占比約61%,消費電子占比約11%,汽車電子相較于上半年占比有進一步提升,這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下半年有所回暖以及公司持續推出汽車應用的新產品。從產品結構看,傳感器產品營收占比約12%,信號鏈產品營收占比約55%,電源管理產品營收占比約32%。
按照產品品類拆分,2023年第三季度,傳感器產品營收占比約15%;信號鏈產品營收占比約51%;電源管理產品營收占比約34%。按照下游領域拆分,2023年第三季度,汽車電子領域營收占比約32%;消費電子領域營收占比約13%;泛能源領域營收占比約56%,其中從泛能源的細分領域來看:工業自動化領域營收占比18%;光伏和儲能領域營收占比約16%;數字電源領域營收占比約10%。
相較于2023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環比已有較為明顯的恢復,汽車電子領域營收環比上升主要是因為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趨勢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對汽車芯片需求拉動,以及公司推出的多款新產品陸續導入頭部客戶;工業自動化領域環比增長主要是傳統工業市場經歷了一年的去庫存調整后,客戶庫存消耗至相對合理水平,部分客戶恢復拉貨所致。
Q:當前下游各應用領域景氣度趨勢如何?
A:公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泛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其中泛能源包括下游領域較多,包括光伏和儲能、工業、數字電源等。
光儲方面,光儲市場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產業對于需求的預期較為樂觀,導致客戶端和渠道產生很高的庫存水位,現在下游客戶仍然處于去庫存狀態。
傳統工業市場去年下半年開始客戶就已經進入去庫存周期,在今年三季度已經看到明顯的企穩和好轉的跡象,庫存水位消耗也到了相對合理水平,公司工業自動化領域營收在第三季度已經有所恢復并且實現了環比增長。
汽車電子方面,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仍在穩步提升,汽車電子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由行業缺芯到不缺芯的過程,產生部分客戶終端庫存和渠道庫存累積,今年二季度公司主要是客戶端和渠道端去庫存,第二季度是階段性去庫存的狀況。汽車電子需求仍在穩健增長,三季度汽車市場已經明顯回暖,從三季度營收看,汽車電子營收環比已有明顯增長。
消費電子方面,經歷長時間市場低迷,今年上半年看到消費電子市場復蘇的跡象,終端客戶庫存水位回到合理水平,消費電子有逐漸的恢復和增長的趨勢。
Q:晶圓/封測等成本端的優化如何對毛利率產生影響和毛利率展望?
A:成本優化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商務談判來降低成本,并取得了一些不錯進展。上游的晶圓廠和封測廠都給予了公司有力的支持,為公司提供了有競爭力的降價幅度。然而,由于客戶端的降價是立即生效的,供應鏈的降價則需要生產周期和庫存周期,所以會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往后看供應鏈成本端的優化將逐步在毛利率上體現出來。
除了供應鏈成本優化之外,公司還通過內部做了非常多的成本優化動作。通過產品設計和制程上的優化,積極改善產品成本的構成,通過設計與工程上的優化,能進一步提升成本競爭力。隨著這些成本優化的舉措逐漸產生效果,整個毛利率的狀況應該會逐步得到更好的穩定或改善。
Q:公司布局功率器件的優勢以及目前功率器件的進展?
A:公司布局功率器件的思路還是圍繞著目標市場和應用,在已有頭部客戶和關鍵應用的基礎上,補全在客戶端的產品布局,目標是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芯片級解決方案。公司的SiC二極管采用MPS結構設計,與傳統的結構相比,具有顯著優勢。公司的SiC二極管具有更低的正向導通電壓,同時在面對瞬態高電流沖擊時,具備更強的抗浪涌能力。這種性能優勢使得公司的SiC二極管在高功率應用中表現出色,為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供了重要保障。除SiC二極管產品外,公司也發布了SiCMOSFET產品,并且將經過全面的車規級驗證,以確保符合汽車級應用的要求。
Q:今年前三季度傳感器保持增長的原因以及后續展望?
A:公司在傳感器領域的產品包括磁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今年以來磁傳感營收增長非常迅速,主要應用于光伏、汽車等市場,帶動了公司整個傳感器板塊營收增長。汽車市場用到的磁傳感器品類較多,如磁電流、磁角度、磁線性、磁開關、輪速等磁類傳感器產品,公司目前已經實現量產的有磁電流、磁角度、磁開關等傳感器產品,輪速傳感器等產品也將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