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當前的現金流情況?
2018-2020年,公司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規模快速提高。在規模趨于穩定之后,2021年公司及時做出戰略性調整,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從數量增長轉變為質量增長,由追求快速提升出欄量轉變為更加關注生豬頭均成本的降低,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2022年公司提出頭均600元的成本挖潛目標;
2、逐步降低公司的資本開支,追求現金流的凈增長,這在近兩年的財務報表也有所體現;
3、公司在提升自身經營水平的同時,積極回報股東,未來也將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對分紅計劃做出調整。
公司當前現金流安全、穩定。在銷售端,今年第三季度的出欄量及價格相比上半年有一定增長,銷售收入逐步提升。1-9月已出欄生豬4,700.9萬頭,預計能夠完成全年出欄目標;在成本端,隨著養豬生產業績的提升和原糧價格的下降,公司今年成本下降明顯,對現金流有一定改善。
二、公司如何看待短期債務上升的情況?
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對公司而言,現金流穩定和資金充裕是最重要的。今年以來,新增短期債務主要來源于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得益于多年來的成本優勢、盈利能力以及信用口碑,多家大型金融機構與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公司提供成本較低的資金,今年新增銀行貸款成本基本在4%以下。公司短期債務的增加,不會影響現金流的安全、穩定,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能夠保證公司穿越周期。
三、公司在輿情方面所做的工作?
國慶節后,網上出現了關于公司共創制和負債等方面輿情。針對共創制,公司積極向市場解釋,召開電話會回應市場誤解,同時聯系證券時報、證券日報等10家媒體對于共創制在一線的落地執行情況進行報道。若后續共創制有新的進展,公司會及時向投資者傳遞。
在輿情方面,公司設立專門的輿情監測團隊,進行7*24小時監測,并對輿情進行分析分類處置。對于捏造事實、主觀臆斷、歪曲解讀等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干擾市場秩序的虛假不實信息,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向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以及相關平臺舉報通道第一時間進行舉報;
2、結合中央網信辦“清朗”系列專項行動,上報自媒體違規賬號200余個;
3、針對網絡自媒體為蹭熱點、博流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抹黑公司的行為,或者通過“標題黨”形式誤導投資者和公眾的行為,采取網絡侵權起訴、向公安機關刑事控告等形式堅決打擊。目前已經鎖定10個賬號,相關行動已經開始。
下一步公司將持續采取以上措施,堅決打擊抹黑造謠公司、損害股東利益的行為。
四、生產是否受非瘟疫情的影響?
當前公司整體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公司已對包括非瘟在內的主要疾病實現常態化防控管理,生物安全防控水平逐步提升,防控效果逐步增強。
五、公司當前大股東股權質押情況?
公司控股股東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秦英林先生、錢瑛女士合計質押股份數量占其總持股數量的比例為18.65%,且具備良好的資金償還能力,質押風險完全可控。如若質押股份出現預警風險,也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補充擔保品、追加保證金、提前還款等措施妥善應對,不存在質押平倉風險。
六、公司近期調整成本目標的原因?
公司近期對年底成本目標進行了調整,主要原因一是原糧價格有所上漲,二是近期生產指標有所波動,結合生產經營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隨著公司在生產管理方面的逐步發力,公司有信心實現養殖成本的進一步下降,爭取明年降至14元/kg以下。
七、公司未來的資本開支計劃?
公司2020年、2021年的資本開支在300億元-400億元,主要用于養殖場、屠宰廠建設支出及相關維修改造費用等。公司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本開支明顯下降。2022年資本開支在150億元左右,今、明兩年資本開支預計也將保持在較低水平,實際資本開支會根據市場環境與經營情況的變化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