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交流內容如下:
1、Q3收入同比接近20%,還是不錯的,但是利潤就太差了。能簡述下原因嗎?
回復:Q3,收入同比增長將近20%,綜合毛利率增加6個點。利潤表現不好,主要是費用突增,主要有兩項,一個是股權激勵成本。2023年股權激勵計劃7月份完成授予,開始分攤激勵成本。三季度分攤1000萬。另外一個是新園區轉固后,固定資產攤銷折舊,加上房產稅,一個季度要四五百萬。這兩項耗費了近1500萬利潤。剔除這兩項凈利潤應該在1700萬左右。扣非之后凈利潤同比增長100%左右。
2、按照年報時候的行業口徑,各行業什么趨勢?
回復:按照中報的行業劃分口徑,前三季度,激光同比增長接近40%,上半年也是這個增幅;家裝同比增長15%,上半年同比增長13%;金切同比下滑5%,上半年同比下滑19%。伺服同比增長15%,上半年同比增長5%。
3、新園區投入后,產能擴大,收入能否增長?
回復:我們是個軟件企業,硬件生產占比很小,而且最復雜的工序,PCB的切片工藝,我們找外協加工。現在的生產場地可以支撐很大體量。我們注冊在閔行,現在生產辦公在奉賢,屬于異地經營。可能出于挽留吧,閔行給了一塊土地,位置還不錯。我們就拿下建好了。我們可能先會搬一小部分過去。對于閑置部分,我們準備組建團隊,按照科創園區的模式進行運作,盤活閑置資產,提高資產收益。園區運營收入作為補充。
4、人形機器人未來空間應該會很大,作為運動控制廠商,你們有布局嗎?
回復:我們目標還是在工業領域,在機床領域。我們曾經有一個獨立的機器人系統產品線,在18年左右的時候停掉了。當時主要是工業協作機器人,直角坐標系,六軸。有興趣可以查閱一下我們的招股說明書,里面更加詳細。由于有技術沉淀和產品,現在下游客戶做單機自動化的時候,我們就幫他配,他采購機器人本體,控制部分由我們負責,以上下料和碼垛為主。不單獨對外推廣了。
5、你們和柏楚區別是什么,優勢在哪里?
回復:他們只做一個行業,采用縱向發展模式,除了數控系統之外,他們還有其他硬件,比如激光切割頭等。我們是多行業并舉,定位為運動控制廠商,為整機和其他零部件賦能,更加開放、合作。我們的優勢是技術沉淀,在其他行業歷練出來的技術移植到激光領域,比如多軸多通技術、五軸技術、CCD、多種總線技術等等,以及最具優勢的Phoenix平臺的優秀的二次開發能力。客戶可以自己做二次開發,也可以由我們提供功能定制。
6、柏楚激光頭表現不錯,你們后面會做嗎?
回復:他們高功率的激光頭在國內是不錯的。他們搭配系統一起銷售,給他們很大助力。但是,這種捆綁銷售模式,并不是所有客戶都喜歡。我們的定位是運動控制廠商,我們的任務是賦能其他零部件及整機廠商。特別是切割頭、激光器廠商。我們可以在技術上實現各自數據的互聯互通,把眾多信息匯總到控制系統上,進行控制反饋,從而讓激光切割機更加智能、加工效果更好。其實雙方的目標相同,殊途同歸而已。賺自己擅長的錢,不能把行業的錢都賺走。激光頭我們不會自己做。
7、未來的發展戰略是什么,增長點是什么?
回復:未來幾年,首先還是發展激光,繼續抓住激光作為新技術的紅利期,應該還有幾年。其次就是金切,打磨好FE系列。再次就是伺服,堅持定位,持續提升產品性能,數控領域伺服是有很大空間的。
8、激光業績增長的驅動因素是什么?
回復:今年激光切割設備市場增長不錯,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整機設備出口很好。激光切割機外貿非常好,我們好幾個客戶的外貿情況很好。我們增長除了行業因素之外,一個是次新客戶采購份額的提升。次新客戶就是剛開始合作一兩年的客戶,他們從我們這邊的采購額逐漸提升,占比提升。還有一個是,抓頭部、樹品牌從而帶動中小客戶的策略效果顯現。由于行業頭部企業的使用,帶動了一些中小企業采購,所謂的小散客增多了。但是核心因素是,我們激光領域產品矩陣更加完善,產品性能更加優秀。整機廠商更換的時候不怕被拿捏了。
9、毛利率為啥和柏楚差那么多?
回復:激光切割系統由于競爭比較良性,毛利率比較高。由于我們除了激光之外,還有車床系統。我們目前的車床系統產品偏低端一點,毛利率偏低,所以導致了我們系統產品的綜合毛利率比他們低很多。其實單獨比較激光產品,我們略低幾個點。
與投資者進行交流中,嚴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