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交流內容如下:
1、2023年眼科整個行業傳統醫療項目增長較快,如何看待傳統醫療和消費醫療的未來前景?
答:傳統醫療的診療項目市場滲透率不高,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未來市場空間仍然較大,長期來看還會有持續的增長。消費醫療作為公司一直以來的傳統優勢領域,結合數字化的持續投入,更有助于公司在消費醫療領域的拓展,公司將在消費醫療領域持續深耕。
2、公司體系內實施DRG/DIP的醫院有多少?大概的影響情況?
答:截止目前遼寧省內近20家醫院實施DRG/DIP的診療付費模式。DRG/DIP的支付方式,采用病組的歷史數據以及醫院等級來測算醫院的支付系數。這種測算方式會尊重醫療付費的歷史數據,不會造成疾病費用的大幅降低或升高。眼科疾病的分組較為規范,治療方式及手術選擇較為單一,相對于綜合醫院更便于管理。DRG/DIP改革對于眼科的影響不會很大。根據近幾年數據,公司醫療收入中醫保費用的收入占比不高,醫保(農合)結算占比逐年降低。醫保付費方式的改革帶來的費用支付波動,對公司影響較小。
3、公司預計今年新設視光中心的目標數量為多少,進度如何?預計明年目標數量為多少?
答:公司預計今年新設視光中心的目標是30家左右,目前新設視光中心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屆時會根據2023年新設門店經營情況進行評估,制定2024年新設計劃。
4、公司未來的拓展區域有何規劃?
答:公司拓展區域首選經濟發達地區,集中于京津冀、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
5、北京醫院和重慶醫院目前經營狀況如何?
答:北京醫院和重慶醫院均為新設醫院,為公司在京津冀和成渝地區的區域性龍頭醫院,還處于培育階段。目前,這兩家醫院的營業額逐年穩步上升。存量轉化需要時間,目前暫未盈利。
6、大灣區有視光中心項目明年可以正式運營嗎?
答:按公司目前進展,部分視光中心項目預計2023年年底或2024年年初即可正式運營。
7、視光中心是采取新建模式還是收購模式?
答:目前在建的新門店為新建模式,后續如有合適標的,不排除會以收購模式加速業務擴張。8、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中,醫保支付的比例?
答:公司醫療收入中醫保費用的收入占比不高,醫保(農合)結算占比逐年降低。公司業務受醫保控費的影響較小。公司充分利用青少年近視防控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屈光、視光服務等非醫保覆蓋項目,不斷豐富和優化公司業務結構,進一步提升非醫保項目占比,公司非醫保結算占比逐年提高。
9、公司遵循標準建院、集團管理,公司目前的招采體系是怎樣的?
答:公司主要采購藥品、醫療器械以及鏡架、鏡片等視光材料。為保證公司的議價能力和規模效應,公司采用集團統一組織招標、競爭性談判和詢價等方式來確定產品供應商目錄。公司下屬的各分子公司根據采購需要分別與公司確定的合格供應商簽署采購合同。為保證公司能及時、穩定獲取高質量的產品和售后服務,公司建立了供應商準入制度、合格供應商目錄,并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和審核,確保供應商資質和產品持續符合公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