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公司如何看待近期和未來的市場供需格局與鋰價走勢?公司認為碳酸鋰的價格到最低點沒?近期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幾年內鋰供給將過剩,請問公司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答:一直以來,鋰價都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在我們看來,鋰行業和其他成熟的行業類似,都會有周期波動。我們觀察到,近期的鋰價波動和以往的合理波動有較大差異,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鋰期貨市場有相關的漲跌停和波動情況,期貨市場買賣雙方的行為也可能對市場走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種特殊情況值得密切關注。我們理解,鋰價走勢主要取決于鋰行業的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和經濟形勢等因素,現在也會受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博弈、預期及行為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我們會密切關注鋰價走勢、碳酸鋰期貨交易市場的相關情況。作為企業我們應該做的是牢牢把握并不斷強化自身優勢,結合市場情況持續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沉著冷靜地應對市場變化。隨著全球各國對鋰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行業新技術的發展不斷加強鋰的應用,包括應用趨勢、領域、產品等多個方面都在不斷發展中;從需求來看,我們對新能源行業的長期發展有信心。我們看到,各個國家都愈發重視鋰資源,從速度、規模、強度三個維度來看,目前全球鋰行業正在進入行業發展的上升期。總的來說,盡管鋰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游終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與船和儲能產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有關政策的傾斜是客觀存在且可合理預期的;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公司認為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向好。經過在鋰行業30多年的深耕細作,我們積淀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優質的鋰礦資源和獨特的行業視角,已在產品質量、規模、成本和資源等方面形成優秀的競爭優勢,產品競爭力強,客戶黏性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強。未來,我們會持續開發戰略客戶,與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優秀合作伙伴共享行業發展,攜手應對行業周期波動,一起致力于產業的成熟、穩定和長遠發展。基于此,我們有信心以獨特的競爭優勢應對行業正常的價格波動。對于公司而言,我們未來的發展目標明確,公司將積極按照既定的戰略規劃穩步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形成新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共同有序、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2.問:在鋰價波動的情況下,公司是否有措施妥善應對?公司的鋰鹽產品成本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
答:憑借對全球多處優質鋰資源的布局,目前公司已實現鋰資源100%自給自足,擁有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產品競爭力強。公司控股子公司擁有的格林布什鋰礦是全球儲量最大、品位最高、成本最低的在產硬巖型鋰礦。根據行業第三方顧問伍德麥肯茲相關數據,2021年公司位于四川射洪和江蘇張家港的碳酸鋰生產線是固體鋰輝石礦生產碳酸鋰成本最低的兩個工廠,同時也低于整個行業碳酸鋰生產成本的平均水平。根據伍德麥肯茲行業報告,公司的江蘇張家港基地是全球僅有的在成熟運營中的全自動化電池級碳酸鋰生產工廠,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在成本控制和產品質量方面都被視為國內碳酸鋰產品市場的標桿,這也是公司的護城河與核心競爭優勢之一。近年來,公司鋰化合物生產毛利率隨著行業周期出現一定波動,但一直保持在全球同行業領先水平。除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格林布什礦的生產運營成本優勢之外,公司還擁有多項產品生產工藝,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節各項鋰化工產品的生產,從而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公司通過對各種生產工藝、設備、技術的不斷完善和革新,降低單位產品成本,能夠持續保持較好的毛利水平,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3.問:如果后續鋰鹽價格持續下跌,公司是否會有存貨減值的風險?
答:公司控股文菲爾德泰利森格林布什鋰輝石礦,天齊鋰業持有TLEA51%的股權、對TLEA控股并合并報表;TLEA持有泰利森51%的股份。因此,公司的存貨成本為穿透文菲爾德后的格林布什鋰精礦成本,在2023年二季度的鋰價水平下,公司2023Q2的毛利率約為85%,沒有減值風險。此外,由于合并抵消的關系、公司合并報表層面的存貨成本較低,因此2023年二季度情況下的存貨不會有減值風險。后續我們也會持續關注鋰價走勢,及時做好相應的評估和分析。
4.問:公司與吉利和奔馳簽署相關協議是什么考慮?
答:9月13日,公司與奔馳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探尋未來在電動化領域可能的合作新機遇。本次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屬于意向性文件,部分條款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相關意向內容能否付諸實施以及具體實施內容均存在不確定性。同日,公司與吉利控股集團宣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探索新的增長機會,為新能源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在上游資源、核心材料、鋰電技術研究、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軟件技術開發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鋰電材料領域的研發創新、產業鏈垂直整合,加快新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本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屬于意向性文件,部分條款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相關意向內容能否付諸實施以及具體實施內容均存在不確定性。
5.問:公司最近在動力電池回收技術方面有沒有什么突破?
答:目前公司擁有37項與電池回收利用相關的授權專利。此外,公司也在進行“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對外合作開發,以把握行業技術更新迭代,開展技術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