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公司溫度傳感器保持相對較高毛利率的實現方式?后續對溫度傳感器毛利率的維持措施?
回復:公司溫度傳感器毛利率相對較高,主要系公司溫度傳感器主要為自研自制,公司擁有溫度傳感器核心部件NTC熱敏電阻器件的全套制造工藝,掌握NTC溫度傳感器的芯片配方調制、燒結、切片、封裝檢測的完整流程,通過產業鏈的完整覆蓋,可以較好的控制成本,同時公司溫度傳感器也擁有較高的產品競爭力。后續公司將通過優化制造工藝,不斷研發新產品來維持溫度傳感器產品毛利率。
問題2、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的建設情況,項目建設周期及達產情況?
回復:公司車用電機功率控制模塊及溫度傳感器建設項目為年產500萬個車用電機功率控制模塊和5,000萬個溫度傳感器項目,項目建設期24個月,規劃建成后第三年實現滿產,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23,000萬元,實現年凈利潤2,838.86萬元。
問題3、公司是否有轉板計劃?
回復:公司將根據證監會及北交所相關政策規定考慮規劃轉板事宜,如后續有具體進展,請以公告為準。
問題4、公司與比亞迪的合作歷史,考慮到比亞迪的年降壓力,供應比亞迪的產品價格未來會有大的下降嗎?報告期內,公司對比亞迪的銷售收入增長高于比亞迪汽車的銷量增長,未來是否會保持這一態勢?公司供應比亞迪的產品與安培龍供應比亞迪的產品有區別嗎?
回復:公司2005年開始與比亞迪合作,公司無法預計未來供應比亞迪產品的價格下降情況,公司與比亞迪保持18年合作歷史,報告期內,公司對比亞迪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目前公司與比亞迪仍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比亞迪汽車銷量的增長,可以相應帶動公司產品收入的增長。安培龍供應比亞迪為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公司供應比亞迪產品包括溫度傳感器、調速模塊、執行器,與安培龍存在一定的差異。
問題5、公司新能源電池溫度傳感器產品的開發情況?
回復:公司基于汽車空調熱管理的經驗和技術,拓展開發了CCS集成母排,目前在儲能領域已小批量供貨,新能源汽車領域客戶尚在開發中。
問題6、公司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的原因,是否影響公司企業的經營?
回復:公司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主要是由于:(1)2022年公司對比亞迪的銷售額增長,收到迪鏈等應收賬款債權憑證較2021年大幅增加;(2)2022年公司已貼現的信用等級一般的銀行的銀行承兌匯票及應收賬款債權憑證較2021年增加,該部分現金流體現在籌資活動現金流入中。預計不會對公司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問題7、公司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回復:公司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客戶資源優勢,具體包括客戶質量優勢、數量優勢以及與主要客戶良好的合作關系,此外公司還擁有溫度傳感器核心技術及工藝優勢、同步研發優勢、質量控制優勢及本土優勢,具體可參見公司招股說明書。
問題8、公司與某北美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合作情況?
回復:公司2022年開始向某北美新能源汽車品牌供應執行器類產品,目前已通過開發其他客戶以二級供應商的方式向其增加了產品供應,主要涉及執行器類產品。
問題9、公司是否有向華為問界供應產品?
回復:公司是賽力斯產品供應商,但目前對其所產生收入較小。
問題10、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所引用資料“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單車價值量是傳統燃油車的3倍左右”,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用量相比,是否有具體的增長比例?
回復:考慮到公司產品在不同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場景不同、應用數量差異,無法估算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用量相對傳統燃油車用量的具體增長比例。相較于傳統燃油車,產品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場景不斷增加,公司溫度傳感器單車用量在傳統燃油車上用量約為6-12個,在新能源汽車上用量約為28-39個,公司執行器類產品單車用量在傳統燃油車上約為4-5個,在新能源汽車上約為11-14個,公司的光傳感器以及控制器類產品單車平均用量在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上無顯著差異。
問題11、報告期內,公司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未來是否能延續高速增長?
回復:2022年我國汽車銷量2,686萬輛,繼續蟬聯全球第一,中汽協預計2020-2025年我國汽車銷售量穩步增長,2025年有望突破3,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方面,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9萬輛,同比增長93.4%,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作為汽車熱系統產品提供商,將加大技術研發,在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現有產品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并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持續強化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產品優勢、持續加強核心人員隊伍建設,加強市場與銷售融合能力建設,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領域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