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公司董事會秘書吳穎女士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和最新經營情況:
公司是物聯網通信技術芯片設計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萬物互聯“連接萬物”,“最后1公里”通信和芯片是關鍵,公司的業務領域包括電力物聯網、新能源智能管理、綜合能效管理、智能家電&全屋智能、智能照明、智能電源數字化管理六大板塊,為物聯網“最后一公里”可靠連接提供通信技術和芯片級解決方案,公司提供的產品包括芯片、模組以及相關應用解決方案包括終端和系統軟件。
公司披露了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830.81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875.58萬元,同比增長28.25%。預計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000萬元至8,3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860.10萬元至3,160.10萬元,同比增長55.65%至61.4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7,200萬元至7,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678.38萬元至3,978.38萬元。同比增長104.45%至112.97%。
二、解答投資者提問,主要提問及解答如下:
1.今年三季度半年電網市場與非電網市場的業績增長情況如何?
答:公司電力物聯網市場業績持續保持增長,訂單充足,同時公司芯片技術及相關產品在物聯網各個市場方向上的應用和布局積極推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實現了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具體情況敬請關注公司三季報。
2.在電網領域,雙模產品的成本對比單模產品有什么變化嗎?對毛利率的影響大嗎?
答:公司在雙模產品的研發時充分考慮了成本因素,進行了嚴格的成本管控,若雙模產品與單模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對毛利率有一定的影響,但整體影響不大。
3.在電網領域,公司在配電側方面的進展是怎樣的?
答:公司緊跟國家電網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步伐,有效利用高速雙模技術和產品大規模應用的契機,面向電網低壓配網創新應用市場擴張產品線,提升市場空間,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公司基于高速雙模芯片研發了用于低壓配網創新應用的通信單元模組和量測單元模組、面向光伏新能源接入的光伏協議轉換器通信模組產品已批量供貨,下游終端廠家已經完成了國網部分省局的送檢、測試工作;公司的光伏協議轉換器終端產品,并已經開始在現場進行小批量試點、驗證;同時面向電力物聯網低壓配網創新應用市場的各類通信終端產品研發也在積極布局及推進。
4.PLC技術用于智能家居領域優勢和特點是什么?
答:實現全屋智聯,安全、可靠、全覆蓋、無盲點通信連接是關鍵,PLC電力線通信技術實現全屋智能,首先在智能家電每個設備中植入芯片,然后在網關植入芯片即可通信。在廚房、衛生間等房屋角落WiFi信號不穩定的地方,PLC打破了空間壁壘,實現全屋智能設備互聯。PLC通過已有電線進行數據傳輸,無需布線,具有穿墻越壁,信號不受阻擋的優點,有效實現了智能家電的內部控制與通信連接。公司除了提供PLC芯片,也能為客戶提供通訊協議技術、自組網技術等,解決智能家居場景下通訊環境搭建、有關通信技術方面的難題。
5.您如何看待未來三到五年電網市場增長的持續性?
答:智能電網是一個優質的市場,市場空間較大。一方面,公司作為已通過國家電網公司的高速雙模芯片級互聯互通的檢測的供應商,將積極抓住機遇,在高速雙模產品供應上努力爭取提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隨著國家電網對電網智能化及配網自動化的進一步改造,更多的終端設備增加遠程控制及通信功能,比如智能斷路器、智能開關等。相較于原來只是智能電表的控制,未來通過電力線技術來連接的節點會更廣泛,智能電網領域的市場總量將大幅提升。公司憑借專業技術在業內建立了廣受認可的品牌,公司將持續強化在技術、產品和服務上的競爭優勢,同時不斷挖掘電網領域新的產品需求,提供集中器、智能開關等更加豐富多樣的產品,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6.請您介紹一下公司在高鐵領域的產品以及目前的進展。
答:公司基于公司電力線通信核心技術和國家電力線通信標準開辟了高鐵領域的業務。根據國家能效管理戰略,國鐵總公司要求逐步在新建鐵路和既有鐵路開展高鐵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建設。該業務的銷售模式為公司直接參與投標或是授權合作伙伴投標,為鐵路總公司委托的鐵路線路建設總包方或鐵路運營管理公司提供系統產品。公司作為滿足國鐵智能用電管理系統技術要求的芯片原廠,成為國鐵新線及舊線改造基于電力線通信的能效管理物聯網技術、系統建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公司在高鐵智能用電管理系統招標中持續中標,根據國鐵總公司性要求逐步在新建鐵路和既有鐵路開展高鐵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建設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高鐵市場業績有望擴大。除此之外,公司加大開拓高鐵智能照明、機電設備管理等新業務,拓展公司在高鐵行業的產品布局,并已有落地實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