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安期貨2023-09-27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永安期貨2023-09-27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9-27 永安期貨 - 線下交流會,分析師會議
    參與機構
    興業證券,方正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中金公司,華創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平安資管,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泰康資產,華泰證券,南方基金,國信證券,易方達,長信基金,財通證券,華西證券,山西證券
    調研詳情
    1.公司取得行業領先的經驗有哪些,如何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首先,在于公司長期以來精準的戰略定位。中國期貨市場經過30余年發展,經歷了初創探索、治理整頓、穩步規范發展、創新發展及對外開放四個階段。永安期貨也成立近30年,跟隨期貨市場一同成長。以前永安的戰略定位是打造“衍生品綜合服務商”,去年,公司制定了“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明確我們的戰略定位是打造“衍生品投行”,從過去的經紀商走向服務商,慢慢成為交易商。
    二是,公司擁有全面的業務牌照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公司擁有全牌照的業務版圖,在抵御外部因素對公司整體業績的影響方面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穩定性,單一業務板塊的波動對公司整體業績的影響較為可控。同時,公司在業務創新方面始終走在行業前列。例如,公司率先落地客戶保證金封閉管理、期貨電子化交易系統等,為行業的規范發展提供了示范樣本。公司也是最早探索境外業務、風險管理業務、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期貨公司,有力推動了行業的創新發展。
    三是在于完善高效的治理和風控體系。公司一直以來把堅持合法合規放在公司企業文化的首位,對監管、市場、規則保持敬畏之心,守住風控底線。公司已建立起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與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強調風險預警能力和高效的執行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四是領先的研究團隊和充足人才儲備。一方面,研究能力作為塑造核心競爭力、發展各類新興業務與創新業務的基礎,公司始終重視研究能力的提升。公司現設有期貨研究中心、北京期貨研究院兩大投研機構。公司投研機構整體規模、研究范圍、綜合實力均居于業內領先地位。公司研究團隊屢獲“最佳期貨研究院”“中國金牌期貨研究所”等榮譽稱號;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各大交易所設立的多個獎項,涌現出一大批“最佳分析師”“優秀分析師”。另一方面,公司提出了人才永安的戰略路徑,堅持“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理念,著力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實施“123”人力資源管理提升計劃,建設一個高效協同的組織生態,形成人力資源數字管理平臺和人才梯度培養系統兩大抓手,培養管理隊伍、投研隊伍、銷售隊伍三支人才隊伍,充分發揮人才引擎作用,為實現公司戰略目標提供人才支撐。
    最后則在于良好的市場聲譽與品牌價值。經過多年積累,憑借良好的業績與規范的管理,公司獲得了監管機構和期貨行業的廣泛認可,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
    2.如何看待近幾年期貨行業的發展和變化?
    期貨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星海副主席在中期協會員大會上講話指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對于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經過三十年的蓬勃發展,期貨市場的規模、結構、功能和生態發生了積極變化,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市場活力和韌性持續增強,具體來看:
    一是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期貨市場擴容提質。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與2018年相比,期貨市場總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增長了123%和154%。品種體系日益完善。截至今年8月底,上市期貨期權品種121個,全面覆蓋農業、工業產業的初級、中間、終端產品,品種結構上,從以商品期貨品種為主向商品金融并行、期貨期權并重轉變。今年8月,上市的歐線集裝箱航運指數填補了我國商品指數期貨的空白。
    二是期貨市場規范化程度提升,期貨公司定位重構。近年來,期貨市場法律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包括證監會就《衍生品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政策支持下,期貨公司有望從單一的期貨經紀商轉變為綜合金融服務商,業務范圍拓展、業務門檻提高,體現了“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頭部期貨公司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三是期貨功能得到更好發揮,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能力增強。近年來,期貨公司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保供穩價大局、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實體經濟對期貨的需求也快速上升,特別是產業客戶參與度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場機構投資者成交量占比為46.3%,共有1,003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發布了衍生品使用信息相關公告,同比增長13%。
    3.國內外期貨公司盈利能力不同的原因?
    第一,市場格局和發展階段的不同是中外期貨公司差異的主要原因。對于國外期貨公司而言,商品市場的體量并不能支撐起較大規模的營收,但交易者對于金融衍生品的運用更為靈活,金融衍生品市場更為成熟,經紀傭金、利息、承銷投行業務等在期貨公司總收入中的比重不低。且海外期貨經營機構較早便開始了自營投資業務,如今已成為其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國內期貨公司在這些領域仍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發展。
    第二,定位和業務細分的不同也使得中外期貨公司的營收構成存在明顯的差異。海外期貨公司的業務細分更明確,經營特點突出。我國期貨公司業務種類較少,且大部分公司以期貨經紀業務為主,差異化發展不足。在期貨公司數量不斷增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特色化、細分化、差異化、國際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4.去年8月《期貨和衍生品法》將期貨品種上市從審批制改為注冊制,展望后面幾年,新產品上市的節奏如何?
    伴隨新品種全面注冊制的改革,今年以來各交易所新品種上市節奏明顯加快。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25個期貨、期權品種,與2018年底的61個品種相比翻了一番不止。在品種結構上,也由過去商品期貨品種為主向商品金融并行、期貨期權并重轉變,且品種覆蓋黑色、能化、農產、有色、金融等5大板塊,包含了工業產生的初級、中間、終端產品。新上市的品種中,可以看到更多地是依托我國完整產業鏈特征,發掘了上市PTA、燃料油、塑料等重要產業鏈的中間產品期貨品種,與我國完整產業體系相匹配。今年上市的上期所氧化鋁、合成橡膠期貨期權、廣期所碳酸鋰期貨期權,市場反響相當熱烈,近期剛剛上市的集運指數、燒堿、對二甲苯等新品種也備受市場關注。預計未來新品種的上市時間將進一步縮短。
    5.新產品上市對行業和公司影響如何?
    新品種意味著新機遇,新品種的上市,填補了現有產業鏈的空缺,直擊產業發展痛點,更是拓展了期貨工具的服務工作。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參與期貨衍生品市場,有效發揮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資源配置”三大功能,增強經濟的活力與韌性。另一方面,從投資研究的角度來看,新品種的上市為金融機構的宏觀研究、資產配置、風險對沖提供了新的數據指標和資產標的,提高了研究的客觀性與準確性,讓資產配置更穩健,財富管理更多元。
    新品種上市不僅豐富了品種和投資者結構,更有利于吸引增量資金流入,提高期貨市場交易活躍度,這有望直接增加公司的交易量和經紀業務收入。從證監會公布統計數據來看,對于經紀業務也有很大促進。2023年1至8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57.22億手,同比增長30.82%;全國期權市場總成交7.10億手,同比增長176.33%;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額3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4.55%。
    6.公司成立了五大產業委員會,請問在工作中如何發揮作用?
    公司早在2012年便著手布局“產業服務體系1.0版——品種委員會”。經過多年的產業服務探索和實踐總結,產業開發存在周期長、見效慢等痛點,為此公司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產業服務模式迭代升級,“產業服務體系2.0版——產業委員會”應運而生。一方面產業委員會為一線產業精兵提供費用支持,為產業開發保駕護航;另一方面產業委員會“產投研”一體化作戰,提供精準策略,為產業開發注入強心劑。2021年9月,公司成立產融事業總部,強化產業委員會“一體化”自上而下的統籌創新能力,成為產業服務中臺的“總參謀部”。
    如今,公司共有5大產業委員會,覆蓋黑色、農產、能化、有色、金融全部衍生品領域;下設聯動研究部門、各專業條線、境內外子公司、44家分支機構的若干品種委員會,包括鐵礦石、鋼材、生豬、玉米、油品、煉化等所有主要大宗商品種類。截至今年9月,共支持產業委員會組織大型行業會議、深度產業調研150余場。
    產業委員會堅持“會議做精、調研做深、開發做實、策略做準”四個定位,實現“商品流、信息流、業務流、人才流”四流融通,提升“開發能力、服務能力、專業能力”三項能力建設。產業開發服務工作主要圍繞“六個一目標”開展,即“構建一個協同化的產融生態圈;組織一個一體化的產業委員會;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產業經理隊伍;建立一套標準化的產業服務體系;提供一系列品牌化的產業服務產品,助力公司實現“打造行業領先、獨具特色的衍生品投行”目標。
    7.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著力提升投顧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請問具體包括哪些舉措?
    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對未來的發展目標之一是成為大類資產配置專家。上半年,公司圍繞戰略目標,形成“以客戶定制為目標的資產配置投資理念”,通過管理人評價、基金評價和資產組合三大體系遴選,以兩科一專(科學、科技和專業)的方法論,構建符合客戶風險收益特征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最終在基金銷售業務上提供覆蓋面更廣的多元化產品、在資產管理業務上輸出私人定制和標準化的資產配置產品,著力提升投顧和資產配置能力。具體舉措如下:
    一是完善資產配置體系建設。構建管理人評價、基金評價和資產組合三大體系,以宏觀周期輪動為前提,基于基金產品歷史表現,采用量化模型的方法,在主動管理能力、策略配置能力等多維度定性評價基礎之上,對基金以及管理人進行優選,構建符合客戶風險收益偏好的資產組合。
    二是拓展優質資產覆蓋廣度。通過外部數據采購合作,全方位獲取管理人信息及基金數據,疊加歷史合作的管理人信息,形成具有永安特色的基金池,加強對公司財富業務的賦能。
    三是加強優質資產合作深度。以鯤鵬計劃為抓手,從資金合作、代銷合作、場地支持服務、公司治理服務、專業品牌服務、股權服務等多維度提供全方位支持,深化管理人合作。
    四是優化資產配置投研輸出成果。暢通財富管理板塊投研一體化體系,定期輸出《資產配置參考目錄》,賦能理財師為客戶提供配置方案;優化投顧服務,全國范圍內舉辦線下品牌會議40余場,輔以高頻線上活動,全面服務公司財富客戶。
    五是豐富資產配置產品類型。一方面資產配置業務向“客戶需求導向”的買方服務轉型,推出私人定制服務,針對超高凈值和機構客戶提供定制化資產配置方案,滿足客戶個性需求;另一方面提供標準化配置方案,推出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FOF組合,更好幫助客戶識別資產配置產品風險收益特征。
    未來公司財富業務將以大類資產配置為統領,完善資產配置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投研、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實現資產管理和基金銷售業務并舉發展,以豐富的產品類型滿足客戶不同投資需求。
    8.如何理解公司“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中的“大宗商品投行”戰略?
    永安期貨起步于商品期貨市場,積累了深厚的商品期貨基因,在大宗商品風險管理、基差貿易等期現業務領域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實施大宗商品投行戰略,是公司圍繞打造衍生品投行的定位,重點謀劃推進的核心戰略之一。區別于一般意義上投行服務資本市場,大宗商品投行是基于大宗商品資本化工具,提供涵蓋價格、資金、物流、倉儲等業務鏈條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價服務,以及供應鏈管理和系統性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案。
    目前,永安期貨的風險管理業務處于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展望未來發展,一方面,要鞏固傳統期現業務、場外業務和做市業務優勢,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攜手國際投行,開拓發展新局面。通過更多的戰略業務合作,充分借鑒國際投行在業務模式、文化理念和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先發優勢,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為發展動力。
    9.新永安國際在公司境外業務發展中的定位是怎樣的?
    新永安國際作為公司在境外布局的重要窗口,目前主要是在香港和新加坡設有經營機構,其中香港毗鄰內地,開展中資機構的合作比較方便,新加坡作為全球大宗商品中心,開展跟貿易機構相關的合作比較容易,因此這也是兩地經營業務重點有所不同的地方。新永安國際是根據母公司永安期貨的戰略進行海外的業務布局,基于大宗商品投行、大類資產配置專家的定位,我們除了提供傳統的期貨經紀業務之外,場外交易、自營業務也是我們已經在布局的領域。此外,在資產管理方面,我們也在探索多家族辦公室服務平臺業務。當前我國金融市場進入高水平雙向開放階段,永安境外財富、資管業務將繼續擁抱中國資產的同時引入全球資產,為更多優質的中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個人“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