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1、介紹一下公司的技術實力?
公司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引,構建起了完備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推動新技術在行業中廣泛應用。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省級科研平臺 3個,在研科研項目40 余項,入選《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規范條件》企業名單,擁有智能倉儲級搬運設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是山西省物流裝備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多次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和行業協會頒發的專項大獎。公司目前擁有有效專利212余項、軟件著作權49項,參與多項行業標準制定。
公司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軟件開發部、深圳研究院等技術研發機構,分布在太原、深圳、常州等地,圍繞客戶需求進行技術創新與工藝創新。公司圍繞“智能硬件、AI、工業互聯網”三大研究方向在深圳成立東杰智能研究院,引入院士和海內外一流研發人才,在智能硬件、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全方位發力,全面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和產品,打造智能工業技術高地,孵化智能工業產業集群。
公司積極與外部機構開展合作,深化技術創新。公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科中心共建聯合研發中心,并已就 AGV相關技術研發開展合作;同西門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數字化企業平臺,推動數字化轉型在機械制造、建材、物流等行業的規模化落地;與中北大學共建物流搬運機器人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以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研發。
2、如何看待行業集中度不高?
國內智能物流行業市場行業集中度不高,與國內智能物流產業發展時間較短、技術經驗積累不足有關,也與市場容量大,下游行業分散度高有關,各下游行業的需求在自動化水平、物流輸送環節流程以及產品自身屬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智能物流的定制化程度相對較高。但根據機構調研數據及公司市場調研情況來看,國內智能物流行業的集中度呈現逐步提升的趨勢,大客戶、大訂單越來越多會選擇具備技術、經驗、資本實力等綜合能力的頭部企業交付。
公司將通過集中優勢資源打造行業競爭力,垂直深耕汽車、工程機械、醫藥、酒類、鋼鐵、新能源等優勢領域,深度服務行業頭部客戶,構建護城河,并推動標準化、產品化設計,為釋放規模效應奠定基礎。
3、國資控股后對公司在業務和資本方面的支撐體現在何處?
國資控股能夠發揮信用背書優勢,幫助公司提升品牌影響力。恒松資本作為知名并購基金,在資本管理能力及公司治理能力上與公司形成良性互補,充分發揮資本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優勢。
4、公司是如何應對匯率風險的?
匯率對2021年公司的業績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在東南亞的大部分合同已經改為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來規避匯率風險。另外,我們也會調節外幣收支結算時間點和結算量,并與相關客戶簽訂有關匯率波動的價格調整機制。
5、最近關注到公司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獲得認可的報道,工業的智能化發展在大模型出來之后趨勢明顯,請問公司在技術布局和系統更新換代方面的考慮?
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公司重點研發方向為核心設備及軟件數字化平臺的研發、核心產品的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旨在優化公司產品種類和性能,降低產品成本,同時推動公司的數字化產品升級,為公司的數字化戰略夯實基礎,實現客戶生產工藝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等使用要求。公司數字孿生平臺已經運用于多家動力電池標桿客戶及制造業企業智能工廠數字化建設場景中,使用了國際技術領先的U3D引擎,可實現區域內接入設備數據的互聯互通、全局化監控和智能化分析,提升設備事件處置與管理效率。
6、請介紹一下公司在東南亞子公司的團隊屬地化情況,員工是當地招聘為主還是派駐為主?
近兩年來,大家發現不論從項目建設及投資方向上來看,東南亞地區還是比較活躍的。公司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布局更為早期,我們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地都有項目落地,隨著項目的增加,公司需要通過本地化組織架構和管理實現項目建設。
東南亞地區的與中國差異較大,尤其在工程師資源方面,東南亞本地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等專業人員較少。子公司人員來源也根據人力專長進行了匹配。總體來說,前端方案設計人員以中國團隊為主,實施團隊由中國項目負責人帶隊、本地化員工協作配合;售后維保團隊根據需要進行人員安排。
7、公司如何看待毛利下降?
毛利率下降是行業從小規模、柔性化發展到大規模、標準化程度較高后,將會面臨的一個普遍現象。這與國內的制造業發展成熟度有關,也與國內市場競爭加劇有關,短期來看,行業競爭的加劇、大客戶戰略帶來的短期訂單都會導致毛利下降。
從長期來看,行業發展到規模化、智能化階段,隨著頭部企業集聚的效應發酵,頭部企業在技術實力、資本資源等方面優勢顯著,將受益于行業的增長與集中度的提升,競爭狀況將逐步改善,毛利也將逐步提升。行業垂直化及大客戶戰略將有利于公司規模效應的顯現,同時推動標準化產品設計,從長期來看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毛利率。
8、公司未來利潤增長的能力體現在哪里?
公司始終圍繞“以客戶為中心”這一核心價值觀,堅持聚焦戰略思想不動搖,圍繞公司核心競爭力,通過聚焦實現資源的壓強投入,持續構建差異化競爭力。聚焦戰略思想的形成,將是公司未來發展、不斷向上突破的基石。
智能物流下游行業分散度高,各行業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智能物流的制定化程度相對較高。公司將結合自身優勢及行業趨勢,優化垂直深耕行業布局,不斷提升細分行業的競爭力和市占率;繼續加強國際化布局,尤其是東南亞的市場拓展,打造新的增長極。公司還將堅持市場和產品為導向的研發機制,利用 IoT/AI/AGV 等前沿技術,構建企業“IT+OT”深度融合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為制造業企業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公司堅持技術創新,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落實“標準化、模塊化、產品化”設計,推動產品升級。聚焦生產核心產品,搭建并不斷完善供應鏈體系;優化產能配置,提高產能水平;推動精益化管理,進一步降低成本。
我國智能制造物流裝備行業發展進入到深化階段,產品升級疊加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明顯,在行業格局重塑過程中有望誕生新的行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