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期在北斗星通大廈第一會議室舉行了投資者交流會,具體內容如下:
一、董事長周儒欣先生首先做投資者交流會致辭,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潘國平先生介紹了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重大資產重組的情況。
二、征集問題交流,參會嘉賓現場回復問題
1.此次北斗星通出售北斗智聯控制權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哪些方面?
答:主要是兩部分的原因,一是為了強化北斗星通在位置產業的競爭優勢,二是為北斗智聯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1) 關于鞏固公司在位置產業方面的優勢。第一,過去的五年里和芯星通的銷量每年平均增長100%,2018年銷售收入為 1.8億,凈利潤2424萬;2022年銷售收入實現6.79億,凈利潤達到1.69億。收入增長277%。利潤增長604%。北斗芯片的應用領域從早期的測量測繪,到后來的工程車輛、挖掘機,推土機,農業機械,到現在的無人機、割草機器人。目前的行業高精度芯片已經全部替代為公司的星云4代產品,毛利率均在60%以上。在汽車領域,公司推出的主要是Firebird產品系列,主要面對座艙域。根據對市場的把握,公司對未來趨勢有兩個基本的判斷:1)定位技術融合的趨勢在加強。目前公司已經在研發衛慣組合的產品,未來公司將會面向客戶進一步深入合作,開放數據接口,將衛星導航、慣性導航、視覺、激光雷達等定位技術都充分融合進來。2)云芯一體的融合。通過公司旗下真點科技位置云服務對芯片端的支持,公司可以滿足客戶對厘米級定位的需求。通過鋪設全國范圍內的參考站,為客戶提供位置云服務,不僅可以幫助客戶節約自行建立參考站的成本,而且可以滿足客戶在全國任何區域都可以接收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2) 為北斗智聯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北斗智聯的營業收入過去幾年一直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北斗智聯自身也得到了客戶充分的認可,建立了較為健全的管理體系。但是同時隨著收入規模的增加,北斗智聯對資金投入的需求也在增加,在當前汽車競爭愈加激烈的環境下,北斗智聯需要來自市場化的融資渠道來支持公司進一步的發展。交易完成后,新的控股股東變更為華瑞智聯,一方面華瑞集團已經近年來連續投資地平線、黑芝麻等行業上下游公司,有利于幫助北斗智聯建立良好的行業生態環境;另一方面,華瑞智聯一直是北斗智聯的第二大股東,對北斗智聯的歷史情況較為熟悉,有利于實現公司管理和經營的平穩過渡,此外,華瑞智聯本身財力雄厚,有實力持續支持北斗智聯投入的資金需求。
2.未來像手機這樣的消費類產品是否對高精度定位是否有足夠的需求?
答:消費類產品仍然需要高精度定位,主要需求精度為米級、分米級,其中位置云服務的支持十分關鍵。定位芯片硬件上至少是雙頻才能具備支持云服務的能力,實現分米級的定位,這是整個未來行業類和消費類發展的趨勢。隨著行業市場的拓寬,無人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汽車智能駕駛、L2級別的輔助駕駛滲透率越來越高,對高精度定位服務的需求也注定越來越旺盛。如今,公司現在已經可以提供包括云服務、天線、芯片在內的產品提供給客戶使用。
3.現在車規級定位芯片的研發進展?此次北斗智聯轉讓后,是否有利于公司向其他的tie1廠商推廣車規級芯片?
答:和芯星通是國內首個實現AEC-Q100車規認證的企業,率先實現了大眾車載前裝商用,在國產芯片前裝領域出貨量一直位居首位。此外今年和芯星通率先通過了ISO26262認證,滿足了汽車駕駛域對芯片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為后續研發面向駕駛域的芯片建立了基礎。在本次交易前,和芯星通就已與行業的德賽西威等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本次交易后,相關行業tie1廠商選擇北斗星通定位產品時的顧慮可能會更少。
4.目前公司出口到境外的市場開拓進展如何?融感科技的研發進展,以及室內外定位中與UWB等結合的研發進展如何?
答:公司成立了專門的海外銷售機構,目前天線、芯片模組的拓展情況較為順利。融感科技從2022年成立以來,目前已經研發數十款衛慣組合的集成類產品,未來合適時機下會考慮研發芯片類的產品。關于與UWB技術的融合,公司已經投入研發,目前測試的效果較好,可以實現室內外的無縫切換。但是室內定位的關鍵障礙在于市場的基礎設施仍不完善,短期內很難實現商業化落地。
5.公司與低軌衛星方面有哪些合作?
答:低軌衛星星座作為一項新型基礎設施,對公司而言,主要利用好這些基礎設施,作為星基參考站來提升定位芯片的性能,讓用戶有更好的感受。
6.目前消費類芯片的毛利率是否低于行業高精度定位芯片的毛利率?
答:行業高精度定位的使用客戶具備較強的粘性,可以維持較高的毛利率水平,但是消費類定位芯片的競爭較為激烈,需要根據當時的競爭環境來決定營銷策略,因此消費類芯片的毛利率相對較低,但是消費類市場的空間巨大,公司對消費類定位芯片的目標至少年出貨達到1億片級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