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基地建設計劃何時完成?公司生產建設項目的進展以及投產后產能的變化?
答:公司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加快推進血栓與止血產品生產及研發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工作,建筑主體結構已經完成,計劃于2023年底竣工。大興基地的建成將大幅提高公司未來的生產制造及交付能力,產能提升將為公司實現可持續增長、應對未來市場變化提供有效保障。鑒于大興在建的募投項目從投產到達產需要一定的周期,公司經營管理層將充分考慮現有產能、市場需求和具體經營情況進行有序規劃、統籌安排,以便進一步擴大產能。
2.請問公司今年有股權激勵計劃嗎?
答:公司持續發展需要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助于公司凝聚核心員工、促進公司更好發展。公司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適時推行股權激勵計劃,如后續涉及相關事項,將嚴格按照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3.反腐形式下公司后續的裝機規劃?如何完成業績增長?
答:公司通過新產品研發和核心渠道發展戰略,堅持推進三級醫院進口替代市場,目前公司三級醫院客戶數量逐漸增加,這部分市場還是進口品牌主導,未來隨著醫保控費深入和國家政策導向,進口替代的空間和趨勢會不斷擴大。公司9000家以上的用戶群中,有大量二級及以下醫院對凝血檢測的認知程度低,公司通過加強學術推廣,促進已有客戶新檢測項目的開展和試劑上量,帶動銷量的提升。
4.安徽凝血集采落地執行的情況?公司未來如何應對全國范圍的集采?
答:2023年1月,在安徽省醫保局組織的安徽省凝血試劑集中帶量采購試點中,公司參與投標的試劑產品(PT、TT、APTT、FIB、D-Dimer、FDP)在A組中標。上述產品中標信息已公示,并于7月開始落地執行,安徽目前存量客戶基本穩定。
目前凝血市場份額的80%左右被進口品牌占據,集采對于國產廠家來說是一種利好,讓我們有新的機會做進口替代、拓展市場份額。總體上來看,無論是否集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在于產品的性價比,借助集采的機會,使公司的產品能夠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