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業務介紹
二、提問環節
問題1:多模態大模型技術與公司現有產品與業務場景有哪些結合點?
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可以實現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模態數據的融合和應用,相比一般文本大模型,可實現模型應用能力的本質提升,通過引入該技術,預計將給公司數據采集產品與數據服務產品帶來新的應用可能性。
在數據服務業務端,預計該技術將帶來專業商用數據分析工具的親民化,有望打開數據服務業務的潛在應用空間。相對于傳統的產品交互方式,多模態大模型可以帶來顛覆性的人機交互方式,其可通過融合語音、文字、視頻等途徑,把人機交互徹底擬人化,大大減低人機交互鏈接成本,讓用戶變成產品經理,實現人機交互的千人千面。當前,我們正在利用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對全系列的數據產品進行深度改造,希望通過智能數字助理的方式提高用戶體驗,真正將數據按用戶的需求呈現至用戶端。
在數據采集端,多模態大模型帶來的“具身”智能能力,預計會賦能到線下物聯網領域,這也是多模態大模型未來落地的重要方向之一。當前,匯納已在線下部署了數十萬的內置算力單元的視覺傳感器,我們也正在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技術能力,以視覺傳感器為“眼”,圍繞線下門店的數字化經營管理需求,通過多模態大模型的應用,構建更真實、更靈敏、更實時的物理世界信息反饋渠道,并聯動鏈接數字化管理行為,幫助客戶實時優化門店管理經營活動。
問題2:在多模態大模型領域,公司未來的開發方向會是哪些?
公司在計算機視覺、語音、NLP等AI技術領域有著多年積累,并在邊緣側產品和平臺產品上均實現了相關AI技術的大量應用,特別在行人跨鏡檢索領域(Re-ID),公司自研和訓練了視覺大模型,并實現了較高的模型準確度。
未來,在多模態大模型研發和產品應用上,一方面,在具體場景化應用上,公司將基于自身的AI算法能力,積極研發各類場景下的垂類行業大模型,并為客戶提供相應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公司也將積極推進與頭部大模型廠商的合作,將自身的模型訓練成果以數據接口的方式接入頭部大模型廠商的通用大模型服務,借助頭部大模型廠商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協作賦能各類行業客戶。
此外,在政企服務場景中,有著大量的專有智能計算需求,如私有化部署、私域數據訪問和應用、敏感數據管理以及定制化開發等,受限于數據保密或合規等問題,相應數據無法實現充分交換,此類客戶需求也無法通過在線大模型技術或通用方案得到滿足。基于該類業務需求,公司將結合自身在垂類大模型訓練、微調、部署、應用及數據上的優勢,為政企客戶提供專屬大模型訓推一體化解決方案及隱私計算服務。
問題3: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對是否會對公司經營產生影響?
預計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將對公司研發活動帶來積極的作用。在公司研發活動的各環節中,通過利用大模型及多模態大模型的語義理解和鏈接能力,可以從需求原型、產品設計、軟件編碼、算法評測、數據集生成及標注,尤其是小樣本數據和復雜數據標注等方面有效提升研發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研發成本。
問題4:多模態大模型對算力的需求相比以往是否有不同?是否會對公司算力業務產生影響?
多模態大模型需要融合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模態數據進行特征語義映射訓練,雖然該類模型可以實現模型能力的巨大提升,但同時也對算力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對于多模態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從公司實際研發情況來看,相比以往有著顯著提升。基于此,公司預計多模態大模型將推動相關算力需求持續增長,這也將構成匯納算力業務發展的一大助推力。
問題5:在算力業務方面,公司目前進展及未來布局情況?
目前,公司與并濟科技共同投資的算力平臺運營主體四川匯算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四川成都簡陽完成企業登記注冊。首先,在現有算力及服務能力上,公司自建的算力平臺可以提供穩定的英偉達A100千卡級大模型訓練集群,同時,也可以實現算力服務靈活部署,利用小規模的分布式大模型推理能力,為客戶提供基于訓練任務量的定制化模型訓練服務。其次,在算力服務訂單方面,公司也已完成部分A100服務器算力需求訂單的簽署。
在算力業務未來布局方面,子公司匯算智算坐落于四川成都簡陽,該地屬于八大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成渝節點,算力產業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公司未來將積極圍繞地方政府、運營商、央國企等客戶等的算力需求進行布局,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算力服務解決方案,在相關業務上不斷拓展,具體可以等待后續相關公告。
問題6:除商業領域外,公司AI及大數據能力在政務領域有哪些應用?是否已實現相關項目落地?
公司持續圍繞數據、算法、算力這三大要素積極布局,相應的AI和大數據能力是跨場景通用的。在商業場景外,公司也積極把相應能力及形成的解決方案逐步遷移運用到政務場景上,截至目前,在政務場景已開拓形成三類業務:
第一個是基于計算機視覺算法能力,開發打造了面向包括黨群活動中心、行政服務大廳、社區鄰里服務中心、文博會館、會展中心等各類公共空間的態勢感知產品,幫助政府客戶實現對公共空間場景內人群的感知和分析需求,并實現上述相關項目的規模化落地運用。
第二個是綜合應用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領域的大模型技術,提供了市民熱線話題挖掘分析、政務服務智能客服以及基于語音分析的政務服務質量評價等解決方案,相關產品也已服務于上海市熱線辦、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等。
第三個是,基于公司在數據上的能力,一方面,利用公司實體商業數字底座為國家商務部、北京市商務局、上海市商委等提供商業客流數據分析服務,幫助政府客戶實現對實體商業活動情況的感知、監測、預警和預測;另一方面,公司自主研發了匯納數據治理平臺,通過該產品持續為政企客戶提供數據歸集、治理、開發、管理、分析建模及可視化等服務,先后實施了上海市高院數據中臺建設、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公共數據資源治理服務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