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2023年9月26日通過價值在線線上會議召開了“高新興經營情況交流會”,圍繞高新興2023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了溝通交流。
一、介紹公司202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
(一)財務狀況
今年上半年,集團整體實現營業收入80,603.49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7.43%;實現歸母凈利潤-4,802.56萬元、扣非凈利潤-5,405.22萬元,分別減虧26.60%、25.88%。主要原因是在當前經濟趨緊的環境下,公司在業務選擇上更加偏回款條件好、客戶資信更好的訂單,是基于安全性銷售策略下的主動收緊。凈利潤方面有所減虧,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①整體收入規模雖然減少,但質量得到了改善,公司上半年的綜合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25.74%增加至30.14%;
②今年上半年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包含信用減值、合同資產及存貨減值)為 2,097 萬元,比去年同期計提的3,334.86萬元,減少了37.11%;
③銷售、管理、研發費用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了8.74%、11.76%、19.37%,三項費用的絕對值合計減少4,974.12萬元。同時,在回款方面,公司強調有質量的銷售業績,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款工作,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改善63.11%。從整體來看,公司目前整體經營情況是趨好的。
(二)業務情況
在業務端方面,公司內部多個交通板塊的細分領域也獲得了一定的進展:
車聯網前后裝無線通訊產品實現收入1.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37%,毛利率提升2.49個百分點。目前正在緊鑼密鼓交付大客戶整車廠的訂單項目,從事該塊業務的子公司高新興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今年年中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車路協同板塊,上半年完成廣東本土花都、番禺項目的建設與交付,今年年中也斬獲重要訂單,超額完成內部的業績目標。同時,車路協同業務板塊也從事業部運營的模式升級為獨立的控股子公司開展業務。
鐵路業務板塊,新一代GYK-160產品完成中鐵檢驗認證中心的CRCC認證并實現銷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從事鐵路業務的控股子公司高新興創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以及凈利潤一如既往的穩健,上半年實現收入 1.65億元,凈利潤3,996.69萬元。除了鐵路工程車列車控制和無線通信等基本盤業務之外,子公司高新興創聯還在積極拓展城軌(地鐵)的業務渠道,以及大力布局鐵路視頻物聯網領域,將集團原本在安防視頻物聯網的能力快速復制至新市場。
(三)發展戰略
年初,集團提出打造“實業+資本”雙輪驅動的戰略,大力鼓勵內部的創新創業機制,培育物聯網產業的細分領域冠軍業務。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參股股權產業基金1支,產業基金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業務,期待更多的新機會。同時,集團全面貫徹落實1+1+N發展戰略——即1個總部賦能平臺、1個數智化管控中心、圍繞物聯網產業鏈布局N個創新發展業務,推進N項重點任務齊頭并進等實踐舉措,來推進創新與激發活力,提升公司高質量發展。未來,內部的賽馬機制和創新、創業機制會更加活躍。
二、回復投資者關注的主要問題
1、公司未來一到兩年在資本運作上有什么規劃,比如在融資、增減持方面有無計劃?
回復:未來的資本運作均以公司的官方公告為準。公司在適當的時機會考慮進行一定的資本運作安排,努力帶給投資人更多的信心、回報,不辜負大家的期待。
2、公司在車聯網賽道有哪些戰略布局?目前行業發展情況如何?
回復:公司在車聯網及智慧交通賽道主要布局了車聯網前后裝產品、電子車牌、車路協同以及軌交產品等領域,覆蓋了公路、鐵路及軌交業務。車端產品包括車規級模組、T-Box、OBD等,主要賦能車的通信能力;電子車牌產品包括電子標識、超高頻RFID閱讀器、視射頻一體機、運營管理系統等;車路協同產品包括RSU、MEC、協議棧、云控平臺等;軌交產品包括GYK-160、列車通信等系列產品。
目前整個車聯網行業還處于爬坡期,不管是在車端還是路側端,都是近一兩年國家大力發展的方向,所以整個行業還是處于整體向上的發展狀態。
3、公司全年營收目標及對明年的展望?
回復:公司會重點關注產品和項目本身的盈利能力,在產品和項目的選擇上更多地以盈利、回款為導向,對各個業務單元、子公司的考核也會以利潤情況、現金流情況為主,從而實現全年穩健發展的目標。
同時,公司未來會積極孵化、布局物聯網細分領域的新產品、新項目,加強費用開支管控,改善盈利情況,保持穩健經營。
4、公司下游主要有哪些行業,目前不同行業的訂單情況如何?
回復:公司業務按照行業口徑主要分為“交通行業”、“公安行業”“電信行業”和“其他行業”。公司主要收入來自于“交通行業”“公安行業”兩大高價值賽道。今年以來,公司交通板塊的多個細分領域市場向好(具體情況可以參考本紀要前述“業務情況”概述部分)。公司仍對主要布局的兩大行業的未來前景保持看好。
5、公司在公安板塊的軟件毛利率水平情況?
回復:公司深耕公共安全領域十余載,始終以“法治中國”為政策指引,深刻把握客戶的痛點與需求,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視頻技術為核心,服務于科信、法制、交警、監管、治安、緝私等警種做應用型產品。公司公安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智慧執法平臺產品(智能辦案和智慧監督平臺,辦案中心、物管中心、案管中心等)、智慧執法終端產品(警用執法記錄儀、視音頻采集站)、視頻智能化、AR產品等。今年上半年,公司公安行業的綜合毛利率為28.93%,較2022年度的18.97%有較大提升,主要原因是自研產品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部分自研軟件的毛利率達到較高水平。
6、近幾年公司虧損的原因?未來預計什么時間實現盈利?
回復:公司2022年的虧損主要原因一是整體經濟環境的趨緊,收入規模有所減少;二是由于回款等方面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公司針對賬面上的各類資產仍按照會計準則計提了一定的減值。針對這些情況,公司不斷進行內部優化和調整,包括管理手段和經營效率等方面的調整。
今年上半年公司在資產減值、費用管控等方面進一步得到改善,并且毛利率也有一定提升,使得整體同比去年有一定的減虧,整體經營情況還是向好的,公司對后續發展保持信心。
7、公司在公安執法辦案業務的市占率如何,與美亞柏科的產品相比差異化在哪?
回復:公司深耕公安信息化十余年,業務積累深厚,戰略聚焦業務應用型產品,業內首創“云+端”的智慧執法體系,實現公檢法司業務全貫通,相關業務市占率排名穩居前列。公司智慧執法平臺已完成公安部法制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海關總署緝私刑事辦案平臺、海警執法辦案平臺等全國級平臺建設,落地青海、寧夏、廣東、山東、云南等十余個省級的智慧執法辦案平臺,以及多個市級平臺應用。同時,公司是公安部第一代警綜平臺和技術標準聯合編制單位,全國警用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公司與友商在市場及具體產品方面會有不同的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