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 敬的周董 事長您好,想和您及其他領導請教三個方面的問題? (1)治理結構:針對中高層積極性,進一步激勵措施,比如股權激勵,是否納入考量?國務院國資委提出中央企業國企改革再提升行動計劃,山東省國資委、大股東山東高速集團是否有對照舉措,公司落實國企改革方面有哪些目標、措施可以分享? (2)業務驅動:未來3-5年,公司工程承包、管理養護類業務主要增量?(3)監管限制破發破凈再融資促市值,公司如何看待應對?
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的提問。公司積極落實國企改革各項工作,在深化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充分發揮經理層管理作用、完善企業制度體系、加強企業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積極作為。激勵措施方面,今年,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圓滿收官,通過本次股權激勵計劃調動了管理骨干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后續,公司將根據現行政策,結合激勵對象具體情況等,研究確定具體的激勵手段、方案等。主營業務驅動方面,山東省“十四五”期間計劃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近4000公里,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車及在建里程達到10000公里,雙向六車道及以上占比達到36%。到2025年山東省鐵路總里程力爭達到9700公里。軌道交通方面,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營運及在建里程達到700 公里。當前國內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僅為發達國家的20%到30%,全國基建需求仍然很大。對于監管限制破凈破發、再融資、市值增長等問題,公司將繼續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盈利能力,持續聚焦主業、扎實做好業績,致力于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二級市場公司股票價格走勢短期受很多因素影響。日后我們將強化投資者溝通交流,不斷增強公司對長期價值投資的吸引力,爭取給投資者良好的長期回報。
2.山東高速日照建設有限公司、山東港通建設有限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解決方案進行到哪一步了?
投資者您好。2021年12月,公司控股股東作出了《關于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承諾將在36個月內按照商業慣例及市場公允價格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啟動山東高速日照建設有限公司注入山東路橋的程序,或通過掛牌交易等方式向非由控股股東控制的其他單位出讓日照建設控股權;承諾將在36個月內通過行使股東權利等方式積極敦促相關方按照各上市公司規范運作要求、商業慣例及市場公允價格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啟動山東港通建設有限公司注入山東路橋程序,或通過掛牌交易等方式向非由控股股東控制的其他單位出讓港通建設控股權。截至目前,尚在承諾履行期,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3.目前公司的路橋養護施工業務逐年增大,想問一下該市場的空間有多大?養護對應每公里營收情況是怎么樣,以及公司在省外路橋養護業務的布局如何?
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未來隨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網基本形成,公路發展重點將由過去的以建設為主向建設、養護、管理、服務并重轉變。養護對應每公里營收,根據每公里養護維修內容確定。在省外養護市場方面,公司開拓了河南、湖北、湖南、云南、四川、江蘇、浙江、內蒙古、新疆等地方市場。公司通過施工帶動養護布局的模式,依托拌合站進行養護布點,在提高拌合站使用效率的同時,達到永臨結合的效果。
4.今年是一帶一路10周年,近年來公司通過并購綜合實力已經大大增強,想問一下公司目前海外業務的拓展情況如何?
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近年來基于海外市場需求,業務規模增長較快,實現了從借船出海、搭船出海、到獨自出海的突破。上半年,面對復雜的海外政治經濟形勢,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加快“走出去”步伐,首次開拓菲律賓、緬甸等國別市場,在坦桑尼亞連續中標多個項目。未來,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號召,利用好外經集團、路橋國際等專業海外子公司資源,統籌海外市場開發,發揮施工技術優勢,不斷提升海外總承包能力、資源整合能力與產業鏈協同能力,爭取更多優質的海外訂單。
5.目前高鐵的重要性越來越強,想了解山東地區高鐵市場的未來前景如何?
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到十四五末,山東在建及通車高速(城際)鐵路里程將達到4,400公里,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雙高速”。作為省級路橋施工企業,公司參建了魯南高鐵、鄭濟鐵路、濰煙鐵路、津濰高鐵等高鐵項目,未來公司將加大高鐵板塊經營開發力度,加強項目拓展,爭取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6.對于近期公司股價低迷,公司是否會回購公司股票或者控股股東是否有增持計劃?
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需結合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是否開展股份回購工作,如公司后續有相關計劃,將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7.吸收合并交建集團后,公司今年的營收與利潤指標是多少?
根據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預算目標為710.58億元,凈利潤預算目標為32.56億元。2023年6 月,公司完成交建集團收購事宜,交建集團2022年實現收入57.85億元,凈利潤2.80億元。公司2023年度財務預算未包含交建集團相關財務指標,財務預算并不代表公司對2023年的盈利預測,能否實現取決于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狀況、市場情況和公司管理團隊的努力等多種因素,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敬請投資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