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國內和海外市場的情況有怎樣的判斷?
答:今年組件價格下降很快,整個光伏系統成本也大幅下降,光伏是一個投資驅動型的業務,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無論是地面、工商業還是戶用,投資收益率今年都大幅改善,在這種情況下,投資的積極性會大幅提升,預計今年整體需求都還是非常不錯的。
未來,行業發展的主邏輯依然清晰,一是碳中和的目標,未來低碳能源發展路徑是確定的,新能源發展空間還很大,目前全球發電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僅31%,其中風光發電占比僅13%(風電7.4%,光伏5.6%),機構預計2050年全球風光發電占比提升至70%,風光發電量占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二是新能源未來規模化+技術進步,度電成本持續降低,經濟性持續改善,新能源將是最便宜的電力來源,風光儲氫融合將是大勢所趨,預計未來將保持快速增長。
2、如何看2024年中國的裝機情況?
答:中國可以分成地面、工商業、戶用三個市場,工商業和戶用市場的經濟性非常好,滲透率也不是非常高,所以說工商業和戶用市場未來應該會保持持續增長,工商業背后的驅動因素是電價比較高,尤其是組件價格降下來之后,工商業大概平均5~6年能夠回本,經濟性好,戶用目前的滲透率在部分省份比如山東、河南、河北可能比較高,但全國其他的省份滲透率還是非常低的,戶用市場未來應該還會保持持續增長。
地面電站今年機構判斷可能裝七八十GW,目前東部發展沒問題,西北消納方式在逐步豐富,比如風光制氫、制氨,如果這條道路能走通的話,能夠解決西北的消納問題,我們覺得未來地面電站也會繼續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增速。
3、分布式市場競爭激烈,公司主要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答:第一個是產品力,公司分布式產品型譜比較全,各種型號的產品都具備,且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都得到客戶的認可;第二個是品牌優勢,第三個是渠道營銷能力,銷售服務網絡及售后服務網絡體系是比較健全的。所以在分布式市場公司的優勢非常明顯。
4、公司在美國和歐洲遇到了哪些阻力?海外有沒有建廠的計劃?
答:歐洲發布了凈零法案,一是為了實現歐洲碳減排和綠色能源轉型,二是希望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吸引相關產業過來,未來歐洲可能會持續提升碳關稅,通過這種方式來推動全球碳排放的轉型。美國發布了IRA政策,也是希望在綠色轉型的過程中吸引相關產業本地化發展。IRA政策補貼兩個端,一是投資端,無論是光伏還是儲能的投資,都保底補貼30%的投資稅,如果滿足本地化,再多加10%,如果再滿足其他的要求,比如說社區的要求可以再多加10%,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新能源投資。二是制造端,制造端的補貼對于動力電池的政策是相對明確的,但是對逆變器、儲能還沒有詳細的政策,會持續關注海外市場的政策及需求情況,在此基礎上,合理升級全球制造布局,同時我們會持續探索海外業務的規律,在產品創新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做好工作。
5、現在美國的出貨情況大概怎樣?未來比方說3到5年,會上升什么程度呢?
答:美國未來整個光伏市場應該還是處于非常好的發展期,去年不到20GW,今年機構預測大概三四十GW,增速50%以上。我們判斷未來隨著美國市場保持好的增速,我們在美國出貨量也會保持同樣的增速。
6、儲能市場需求是否符合預期?
答:去年儲能市場裝機大概有50GWh,今年機構預計應該是100GWh,是符合預期的。
7、對盈利水平的判斷?
答:基于公司在品牌力、產品力、營銷力等方面的優勢,公司目前盈利能力穩定且對未來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