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1:公司上半年實現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公司2023年1-6月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了雙增(增長分別達到了8.94%和23%),主要原因是:1、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下降,公司毛利率上升;2、公司營銷網絡不斷擴展,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2018年以前公司的毛利率維持在50%以上,自2018年開始行業受多種因素影響,上游原材料持續上漲,公司的毛利率開始波動,到2022年僅為37.7%。自2022年4季度以來,原材料開始下調,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逐步回歸。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原材料整體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公司毛利和凈利還將有所修復。
問2: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壁壘如何?
答:植物生長調節劑有較高的行業壁壘,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行業準入壁壘。行業準入壁壘使得潛在進入者要付出較多的研發成本和較長的時間成本,因此先發企業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二是產品施用技術壁壘。施用技術(施用時機、施用量)是建立在深入研究、田間試驗等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專有技術。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投入小,產出明顯的特點,但是一旦施用不當,造成的損失也往往較大,因此對施用技術的精確性要求較高,潛在進入者無法在較短時間內積累應用經驗、建立渠道、推廣產品,對新進入企業形成較高的技術壁壘。我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該行業的企業,行業經驗豐富、品牌影響力強、應用技術積累豐富、登記的產品較多,因此有較強的競爭力。
問3:驅動植物生長調節劑需求提升的動力是什么?
答:一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特點符合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的需求。與傳統農藥相比,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都只能起到保產作用,而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提升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減少人工、提高效率、配合機械化方面具有明顯作用,如:采收棉花由人工采收改變為機械采收后,具有脫葉作用的調節劑的應用迅速增加,又如部分果樹新稍生長旺盛,傳統方法是通過人工修剪抑制新稍的生長發育,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但通過使用抑制植物生長的調節劑,節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是,我國土地種植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持續發展,植物生長調節劑越來越成為剛需,需求持續提升。
有關資料顯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年均增長率遠高于其它農藥品類的增長率。公司作為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的知名企業,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優勢。
問4:公司如何持續擴大終端銷售?
答:一是堅持多品牌戰略,持續推進各品牌的營銷網絡建設,覆蓋更多的空白市場和空白作物;二是,在終端服務上提檔升級,大力推廣獨具特色的“技術+服務+產品”的作物種植管理全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