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是什么?內外貿業務各有怎樣的計劃?
答:海通的船隊規模在國內民營企業中存在一定的影響力,但對于國際市場而言規模偏小。因此,公司將利用行業機會,整合管理優勢、品牌優勢及優質客戶資源,做大干散貨運輸主業,做強外租船業務,實現公司從“依靠重資產投入實現發展”向“以自有規模化運力為基石,高效配置市場化運力,構建強大服務網絡”的戰略升級,并在資本巿場的助力下,將干散貨運輸業務、干散貨外租船業務結合,構筑領先的綜合航運服務能力,未來往輕資產方向轉型。短期內,公司資金將優先購買外貿船,內貿船隊也將同步發展,從以煤炭業務為主積極拓展到非煤業務,持續內外貿兼營的業務模式。
2、公司為什么能把握住購船機會,是否有盈虧測算模型?今年造船的產能相較往年更緊,公司對未來的干散貨船舶的船價是怎么判斷的?
答:海運行業是強周期的行業,如何在行業低迷的時候,抓住機會至關重要。與同行相比,海通發展目前購船的成本較低,主要得益于公司對購船時機的把握較為精準。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測算體系,為公司的購船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并且公司實行精細化管理,公司資金較為充裕。船舶價格到了合適的區間,公司有足夠的實力擴充運力。
目前船臺比較緊張,船舶造價高位波動,運價總體處于下降態勢,但市場對于未來的行業價格也同時存在上漲預期,市場環境較為復雜。就今年新造船情況而言,干散貨新造船相較于集裝箱、油輪新造船偏少,手持訂單占運力比7%,處于近30年的低點。公司會繼續堅持在航運非景氣周期擴充運力的經營方針,在市場的相對低點,定造新船和購置性價比高的二手船舶,并持續加大租賃運力,隨著公司持續增加控制運力規模,市場占有率將逐步提升。
3、公司現有船舶按照航區劃分主要分為內貿船、內外貿兼營船、外貿船,但目前內貿船的市場效益不佳,運價已經在成本線以下。去年年底開始,很多國內的內貿民營船東大幅將內貿船甚至是部分超靈便船全部轉為外貿船,公司有考慮把內貿船轉到外貿船方向運營嗎?
答:根據公司今年的經營情況結合同行半年報及其他公開信息,就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而言,國內大多數內貿船東的確處于虧損狀態。相比于內貿航區的行情低迷,外貿航區表現更為良好。因此,近幾年公司選擇加大外貿船的自有船舶運力投放,2艘船舶內外貿兼營;同時維持內貿船的現有自有運力規模,增加外租船,以期租方式動態調控內貿業務的運力水平,與客戶市場保持一定的粘性,等待內貿運價的周期性恢復。
4、公司船舶的運營天數在多少?
答:除特檢(五年一次)、中間檢驗(兩年半一次)等常規檢查外,公司船舶基本全年都處于運營中。船舶運營天數是公司內部考核的標準之一,除特殊情況外,公司船舶一般不停航。
5、目前我們的船航速多少?環保要求對航速的影響?
答:公司目前航速空載在12節左右,滿載在11.5節左右,環保對航速影響在2至2.5節。
6、針對外貿船隊,公司關于現貨和遠期對于船舶運力的鎖定分配大概是怎么樣的一個比例?大多數的外貿船會自己經營,還是將一部分的運力長期鎖出?
答:根據行業慣例,在遠期期租的經營模式下,航運企業大多按照平均租金水平確定期租租金。去年公司外貿船隊主要從事現貨經營,就去年和今年的經營情況而言,現貨市場的收益表現良好。從經營結果來看,今年上半年海通的租金水平,相較于平均BSI租金水平高出4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海通采用的是短租的、即期的現貨經營模式。現貨經營模式決定了公司外貿船隊船舶擺位靈活、船舶的載重貨物選擇自由度高等經營優勢,為公司上半年租金水平實現大幅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此外,海通的專業團隊業務能力強、航線選擇好、客戶服務意識高,也是使得海通獲得超額的租金的原因之一。
由于現貨經營帶來的市場收益表現較長租經營更為優異,故而長租經營目前不是公司的第一選擇,待到未來船隊規模進一步擴大之后,公司可能會存在其他方面的考慮。未來,公司將繼續通過穩健、可持續的經營模式,持續鞏固和發展優質客戶,做精做強主營業務,以更加長效、健康、優異的經營業績來回報廣大投資者。
7、公司相較于其他的干散貨運的標的還有哪些經營方面的優勢?
答:公司相較于其他的干散貨運的標的具有以下經營方面的優勢:
1)規模優勢。公司投入營運的船舶主要為51,000和57,000載重噸的超靈便型干散貨船舶,自有船舶船齡較新且船型統一,在船舶物料配件購買、船隊水上貨物運輸管理等方面均有較大共通性,維修養護成本較低,降低了管理成本。與其他干散貨船型相比,超靈便型船舶吃水較淺,可裝配自裝自卸設備,對港口、航線的適應能力較強,覆蓋航區廣泛,有效保證了船舶的周轉率和物流效率;且超靈便型船舶適航范圍廣,運載貨物種類較為廣泛,因而運價波動幅度較小。
2)低位買船確定長期競爭優勢。海通目前的船舶均在價格相對較低的時間節點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確定了公司的長期競爭優勢。同時,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使得其他變動成本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3)靈活擺位,租金水平較優。公司具備能力較強的業務團隊,能及時響應客戶服務,并結合宏觀經濟、地緣政治、航線特點進行分析預判,在船舶擺位上能夠做出較為經濟的判斷。
8、公司如何應對碳排放的問題?是否測算過碳稅增加公司歐盟航線的成本?
答:公司持續關注環保新規、碳排放問題。首先海通已有部分船舶安裝脫硫塔、刷有機硅以適應環保新規的要求。我們認為環保新規對集裝箱船、油輪影響較大,對散貨船的影響相對滯后。
其次,短期內碳稅的增加對于散貨船影響稍晚,靈便型散貨船靈活度較高,可以選擇沿線國家或地區環保新規要求較低或執行較為寬松的航線和港口。同時,公司也采取了其他手段改善船舶碳排放問題。
歐盟已經就碳稅問題完成了相關立法,具體實施流程尚不明確,老船勢必因此加速淘汰。目前新能源型的船舶技術成熟度尚且不能做到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在供給以及加注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其經濟性也是船企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之一。但按照中國船級社的測算,燃油型船舶(包括碳稅成本)在未來一段時間均比甲醇型船舶更經濟。海通始終保持對新能源新造船情況的觀望和跟蹤,為后期新能源船舶的購入積累更多經驗。
9、能否具體介紹公司未來三年的資本開支計劃及大體的干散貨船舶的購買計劃?
答:公司的資本開支通常結合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及行業周期進行規劃。公司判斷目前是購買外貿船舶的好時機,因此于今年購買8艘外貿船,具體購船信息詳見公司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后續公司也將擇機購買船舶。
關于未來三年的資本開支規劃,公司仍將采取謹慎的態度并結合行業周期購買二手船或審慎新造新能源船,以此保持公司低位買船的長期核心競爭力。同時,公司將繼續使用精細化經營以求獲得市場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