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1】中小投資者:中報顯示公司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上升0.4個百分點,請問公司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如何,是否有涉及碧桂園、遠洋集團的房地產業務,未來是否存在較大風險?
潘華富副行長:圍繞這個問題向大家做幾點說明。
第一,6月末我行對公貸款中的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0.4個百分點,有分子、分母兩方面的因素。分子方面房地產業不良貸款增加約4,200萬元,分母方面房地產業貸款總額下降約30億元,從上年末396億元下降到6月末的365億元,所以不良率的上升主要受房地產業貸款總額下降的影響。
第二,我行房地產業貸款整體風險可控,資產質量保持基本穩定,這個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是我行對房地產開發融資業務
長期保持審慎穩健策略,目前來看業務余額和占比在同類銀行及上市銀行中均處于較低水平,6月末,我行房地產業貸款僅占全行貸款的4.7%;二是我行房地產業準入合作的客戶僅限于少量頭部優質開發商和本地長期合作的優質客戶,準入的項目集中于杭州及北京、上海、深圳,6月末我行365億房地產業貸款中,保障房項目約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商業性開發貸款中超過60%的項目均位于杭州市區,加上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項目合計超過90%,另外10%的項目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內個別地市,這些城市保交樓的壓力相對較小。
第三,從我行貸后監測及上半年大額風險排查情況來看,正常類貸款中未來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隱患的貸款不超過房地產業貸款總額的2%,未來也不一定會成為不良貸款。
我行與投資者提及的上述企業合作很淺,與上述企業集團系有關業務僅有一筆抵押貸款目前五級分類已經為不良貸款,且撥備計提充足,因此對未來業績不會形成負面影響。
【提問2】中小投資者:請問公司將如何應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下調是否會對公司的營收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陳嵐副行長:存量房貸利率下調近期的關注度非常高,是老百姓關心的大事。對我行而言,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是有效發揮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目前,我行已對外發布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公告,將嚴格按照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的要求,在9月25日當天主動完成線上首批客戶的利率
調整相關工作,同時開放受理其他符合條件客戶的調整申請。目前相關系統準備工作已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截止到8月底,我行表內按揭貸款約900億,初步統計表內按揭貸款中超過50%的存量業務符合本次利率調降的要求。這項舉措的實施會對銀行短期營收帶來一定影響,但考慮到多重房貸利好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刺激作用所帶來的按揭市場容量提升,以及降低首套房貸利率將緩解提前還貸潮,可緩和銀行盈利能力和資產重新配置所面臨的壓力,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壓縮違規使用經營貸、消費貸來置換存量住房貸款的空間,減少風險隱患。
此外我們也關注到,今年二季度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情緒相對比較低迷,成交量萎縮。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我行逆勢而上,二季度按揭貸款環比增長8.8%,上半年房貸合計投放140億元,同比多投放43.5億元,提升達到45%。隨著各項利好政策的出臺以及我行對房貸業務長期以來的大力度的推進,我行房貸業務的增長趨勢仍會積極向好,也能平滑當前因利率下調所帶來的短期影響。從長期來看,這項舉措是實現社會效益、銀行利益、客戶權益三方共贏的有利手段,我行將堅決貫徹落實,確保此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提問3】中信建投馬鯤鵬:“二二五五”戰略實施進程已過半,請董事長總結上半場,談談實施過程中的經驗以及教訓,以及后續的兩年半如何落實好這個戰略?
宋劍斌董事長:感謝中信建投馬總的提問,我想從兩個方面和大家分析交流一下:
第一是上半場到目前為止的實施情況;第二是下半場我們的思考。
對上半場兩年半戰略規劃實施怎么看?總體來說上半場的進展良好,杭州銀行綜合實力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這也是得益于過去幾年宏觀經濟穩中有進。從我們行戰略規劃兩年半的實施情況來看,存款貸款的進度(對照5年目標)兩年半的進度分別是80%和74%;從凈利潤、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等效益指標來看,接近或超過了5年目標的100%;從質量指標來看,也是100%達成5年目標。
在戰略規劃實施過程當中,杭州銀行一直追求價值領先的發展愿景。這個愿景不是這一輪規劃提出來的,是上市前的規劃,希望杭州銀行能實現客戶價值、股東價值、員工價值、社會價值的領先,股東價值是尤為重要的方面。同時,我們特別重視并力求建立對細分市場、區域市場的競爭力,我們四分之三的信貸投放集中在浙江。這幾年發展最快的板塊是在浙江的地市,像嘉興、紹興、湖州一帶。我們注重立足于長期主義踐行高質量發展,我們怎樣理解高質量發展?更多的是要體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也就是結構比總量更重要,抵御波動的能力比發展速度更重要。
質的有效提升更多體現在“量、本、險、利”上,尤其去年以來,銀行業包括杭州銀行承受了比較大的息差下行壓力,因此我們在存款的付息率上還是要強化成本控制。2020年到2022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存款付息成本從2.33%、2.26%,到2.23%,是緩慢下行的。當前貸款利率下行是大家比較清晰的或者比較容易判斷的情況,但是貸款利率的下行和息差邊際趨穩并不矛盾,更多地是
要在成本上控制好。存款成本、風險成本是最大的成本,還有運營成本,但運營成本相對剛性一些。如果能夠較好地把握存款成本和風險成本,利差的企穩才有前提以及實現的基礎。從息差來看,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我們分別下行15個點、14個點、13個點,邊際是在逐步趨穩的。
看客戶,在這兩年半當中杭州銀行一直把客戶服務(業務)標準化、數字化、體系化建設(三化建設)作為發展的方向。這兩年半當中有效客戶的進度達到三分之二,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得到了提高。科創業務方面,服務客戶超過1萬戶,存款貸款超過500億,貸款戶均大約1,000萬左右。同時,我們在小微市場上也表現了良好的增長潛力,2022年之前的5年,普惠小微年均增長超過20%,其中抵押比例比較高,普惠小微占比是16%左右,在同類銀行中是比較高的。這里最難做的是信用小微貸款,我們成立了專業團隊來開展,既有線下,也有線上,剛才虞行長介紹的時候已經說明相關情況,戶均貸款大概是89萬,五年來風險率不到0.5%(沒有核銷),質量上我們還是有信心的,也比較好地掌握了信用小微貸款的風險規律。理財業務的發展也給未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到今年9月份,杭銀理財的產品規模和年初基本持平,略有增長,安全度過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理財波動期。消費信貸方面,年報當中也披露了杭銀消金公司去年實現了凈利6.6億,較上年度增長46%。
看質量,經濟形勢越是復雜,質量的穩定就越重要。我們從不良率、新生成不良率、核銷、撥備覆蓋率來看,從逾期和不良的偏離度等綜合性因素來看,我們在市場當中都是排在前列的。在風險管理上,過去兩年半,我們優化改進大額風險排查、信貸結構調整、員工行為管理“三大法寶”,不斷積累智能風控、專項評估、信貸稽核新的風險管理方式,不斷推進三大中心(預警中心、模型中心,貸后監控中心)建設,不斷優化杭州銀行的風控體系。總體來看,我們認為現在市場的信用風險還存在變數,但我們有信心應對未來幾年市場的變化。
以上這是對兩年半以來戰略規劃實施怎么看的交流。接下來簡要交流的是下半場怎么辦?下半場主要的挑戰最直接的就是息差的縮小,更中長期的還要看風險管理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我們有三個基本考慮:
第一,有效實施客戶下沉。這個過程比較慢,見效沒有那么直接,我們不指望一個策略調整立馬見效。所以科創服務、信用小微,能否順利接好發展動力的接力棒成為今后發展的核心問題。同時,對中小企業做結算、做代發、降成本也是我們現在強調的。
第二,數字賦能。打造敏捷組織,提高運行效率。今年我們擴充了科創金融事業部和信用小微事業部兩個事業部,通過專營、專注、專業來積極地拓展細分市場,同時在小額數字信貸上我們也做了積極嘗試。
第三,確立新的目標。在預期超額完成五年規劃的基礎上制定“三年行動計劃”。最近已經完成了五年規劃中期評估,也制定了新的目標,重點還是要提高效益,拉高標桿,體現質的有效提升。
【提問4】長江證券馬祥云:我的問題是關于凈息差的趨勢判斷。現在全行業息差還在下行過程中,但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包括央行的表態以及存款降息。我們行對息差是怎樣預判的?我們怎樣評估我們包括資產負債兩端的節奏、底部、拐點。
章建夫財務總監:謝謝馬總提問。息差問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從整個銀行業的情況來看,2023年6月份銀行凈息差同比下降21BP,從杭州銀行來看二季度凈息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3個BP,降幅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下一步為了更好地穩定息差,提升營收水平,需重點做好資產負債的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定價管理的統籌協調,從而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具體措施上主要交流三點:
第一,穩中有進,實現資產負債的總量合理增長。從今年的安排來說,全年生息資產計劃增長12%左右,其中貸款增長15%左右,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積極把握宏觀經濟以及產業轉型中新的機會及把握客戶需求變化過程當中的機會順勢而為,實現增量不低于去年,比重較去年年底上升。金融投資方面,根據市場利率水平變化做好金融投資規模以及久期管理。
第二,結構優化,實現資產負債兩端的“一降一增”。資產端的“一降一增”:一方面增加高收益的貸款,在制定每年年初預算時,會對每個條線制定高收益資產的業務方向目標、業務工作要求,并提供配套的資源支持。另一方面,加強管控并做好低收益資產的處置以及管理。負債端的“一降一增”:一方面是降高付息主動負債,尤其是在存款利率市場引導下降的過程當中,對于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以及期限較長的定期負債、協議存款進行額度管理;另一方面,增加低付息存款,尤其要通過做結算、做代發增強結算性存款。這幾年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存款付息率,從2021年到2022年到今年6月份,存款付息率穩中有降。
第三,提升能力,推動定價管理精細化。在資產負債管理過程當中推動資產負債量價綜合平衡配置。在具體手段方面,我們通過授權、期限管理、績效考核等手段,把我們的定價要求傳導到機構以及營銷人員,穩定息差的同時和客戶共同成長。
下一步的展望,對凈息差我們的判斷是總體上有下行壓力,但也有積極和緩沖因素。我想從資產、負債兩個方面簡要交流:
從資產端來看,我們也看到整個實體經濟在恢復,信貸需求也在逐步恢復過程當中。但短期定價受到LPR調降、存量按揭貸款的利率調整的影響,新投放的貸款利率還有下行壓力,并對貸款收益率形成一定的壓力。但是從邊際來看,新發放貸款利率邊際在逐步收斂,我們內部也在資產端開展“一降一增”工作,也看到央行貨幣政策當中提到保持商業銀行合理的息差以及利潤。這些因素都有助于緩沖凈息差的下降。
從負債端來看,我們加強負債端的“一增一降”,增加和提升低付息核心存款,減少高付息主動負債,同時把握同業負債吸收時機,引導整個負債成本下行。此外,2022年至今,整個銀行業在市場利率機制引導下四次調降存款掛牌利率,這些調整有利于存款付息率的控制,緩沖凈息差下降。
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復蘇,包括整個居民消費、企業投資信心逐步恢復,融資的供需以及價格也會取得新的平衡,所以凈息差也
會在新的位置上實現平衡或穩定。
【提問5】興業證券陳紹興:我們看到半年度的關注率、逾期率的指標邊界有一定的上升,想請管理層分析一下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另外,剛才董事長也提到,這兩年整體上信用風險趨勢在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怎樣展望杭州銀行接下來的資產質量的趨勢?
潘華富副行長:感謝提問,我想從兩個層面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一,關于關注率、逾期率季度環比波動問題。從關注率、逾期率這兩個指標在季度內環比波動幅度來看,今年二季度與一季度的環比波動幅度與我行近幾年各季度的波動相比,屬于在正常的波動區間內。目前關注率0.44%,與上年末相比上升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