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二、交流環節
1.公司所處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在“穩增長”的宏觀背景下,國家發改委提出可以“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是促投資、穩經濟的重要舉措,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公司在手訂單情況如何?
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新簽合同額增速明顯。
3.公司2023年上半年現金流情況?
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存在一定波動,主要是經營活動所支付的現金增加,以及近期宏觀經濟下行等因素所導致的銷售回款減少所致。目前公司已加大催收力度,積極通過各種措施推進應收賬款催收工作。
4.公司的項目周期及收入確認原則?
公司主要從事的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服務貫穿軌道交通建設的全過程,項目周期通常在5-8年。公司以不同階段成果的轉移交付作為進度確認節點,以客戶確認或第三方證據作為依據,按已完成進度節點工作量占項目全部工作量的比例確認收入。以軌道交通的勘察設計業務為例,通常包括初詳勘、初步設計、招標設計、施工圖設計及施工配合直至竣工驗收結算等,公司根據會計準則按工程進度及工作完成情況分階段按比例確認收入。
5.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什么競爭優勢?
公司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鐵一院、鐵二院、鐵四院、中國鐵設、北京城建設計、上海隧道院等。相比其他競爭者,公司作為廣州地鐵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具有一體化經營優勢,建立了穩定的信息收集、反饋和傳導機制,可以深入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并獲取信息反饋,更好的為業主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加先進的產品和更加的優質服務。
6.公司如何加大市場拓展?
公司高度重視市場拓展,除廣州本部外,公司在華南、華東、中南、東南、西部、華北六大區域設置了屬地化分支機構,通過廣撒網、多渠道、細分析、嚴篩選的步驟,廣泛收集與公司業務有關的項目信息,做好客戶關系維護和項目前期跟蹤工作,穩步開展市場拓展。
在海外市場方面,公司主要通過與央企和行業協會等合作,共同開拓海外業務市場,公司目前已成立海外項目工作組,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
7.公司未來業務發展規劃?
“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圍繞“設計+數字科技”戰略發展模式,持續拓展軌道交通核心業務,加快發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地下空間及市政、工程總承包等業務;在培育業務方面,公司將結合數字科技發展趨勢,著力培育工程數字化、智慧地鐵、節能環保、智慧建造等業務。
8.公司城際業務、TOD業務開展情況?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支持重點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際鐵路網。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廣州地鐵集團承接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線路主要建設任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進一步拓展城際業務。目前公司承擔了南珠中城際、佛穗莞城際等城際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TOD業務方面,公司于2022年成立了TOD發展中心,充分發揮總體總包單位在“軌道+開發”的聯動優勢,積極拓展TOD業務。
在新的規劃期,公司將積極發展在城際業務、TOD業務方面的綜合服務實力,同步拓展各區域市場項目,不斷提升項目效益,促進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
9.公司的節能環保業務開展情況?
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業務是公司在“十四五”規劃期“12433”發展戰略中的培育業務之一。公司目前已中標廣州三、五號線環控系統試點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項目,開啟“設計+投資+建設+運維”新業務模式。為實現相關節能環保技術的產業推廣,加大在能源領域的新型業務布局,公司新設立廣州科慧能源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軌道交通、民用建筑等領域的高效空調系統、儲能、蓄冷、光伏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節能環保工程設計與系統集成,節能控制柜及電氣柜銷售,空調節能控制系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開發運維與管理服務。未來,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不斷提高節能環保技術水平,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10.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有什么舉措?
公司構建了“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著力培育以BIM為基礎的工程數字科技以及基于5G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智慧地鐵科技、軌道交通節能環保科技和預制裝配式技術等創新業務。公司開發了基于多源數據的城市軌道交通智慧規劃平臺,采用時空大數據分析技術,智能規劃算法相結合。該平臺為規劃師提供了數據底座,支持數據的過濾與篩選,并提供多種類型可視化模板(含BIM模型),可最快查詢和統計所需要的基礎信息。
10.公司的分紅情況?
公司已在公司章程明確分紅政策,正常情況下,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30%。2022年度,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50元(含稅)。公司將保持利潤分配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積極回報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