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業績說明會中投資者提出的主要問題及回復整理如下:
一、您好領導,公司目前面對的有哪些機遇或者挑戰呢?公司如何應對呢?
答: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升級、人們健康意識和需求的提升及醫藥改革政策出臺、落地,醫藥分業的重大政策方向逐步清晰,促進醫藥零售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顧客對專業服務提升的期許,人口結構長期趨勢對醫保和醫藥零售行業深遠而重大的影響,醫藥改革政策、市場激烈競爭、消費者行為長期變化及趨勢、綜合毛利率下降的壓力,以及市場持續擴容、行業集中度和連鎖化率提升趨勢,都對醫藥零售行業構成發展機遇和挑戰。
公司以顧客需求為核心,把握政策及市場變化的長期趨勢,加大社區門店及專業藥學服務及全渠道服務能力建設,積極承接顧客及院內產品流向院外、醫院處方未來可能外流帶來的持續客流和增量市場,提升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營業規模及綜合毛利額。在合規經營、切實做好顧客基本藥品供應和服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與品牌商的深度合作,特別重視顧客需求、占絕大部分比重的非國談集采、市場定價處方藥、OTC藥品的產品規劃、引進、推廣及藥學服務,強化公司在健康、非藥品類的差異化定位和優勢積累,滿足顧客在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外更全面、廣泛、深入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產品、服務需求。不斷打造和提升OEM商品及其他綜合毛利較高優勢商品銷售占比,通過為顧客提供質量可靠、療效確切、性價比高且渠道可控的商品減緩毛利率下降;強化公司營采一體化的品類規劃管理及服務為核心的營銷體系,為醫藥工業企業在院外市場日漸重要的專業推廣、商品營銷持續提供專業服務,提升公司長期重視的供應商服務效能,拉動業績的增長。公司將在繼續強化營運力、商品力、專業力的基礎上,實現規模力和品牌力的核心競爭力提升。
二、請問領導,公司零售藥店業務目前受到互聯網藥店(阿里京東)的沖擊有多大,未來是個怎樣的趨勢,公司如何應對?
答:藥物銷售、藥學服務在全世界、中國均受嚴格監管、專業門檻高,互聯網平臺開展數據、配送等服務,與直接開展自營銷售,有明確、清晰的監管要求。
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包括線下實體門店均需在合規基礎上開展網絡銷售業務。
中康預計,未來B2C方式的藥品銷售業務占零售市場份額仍將提升。
各平臺由于傳統電商業務成熟、流量紅利見頂、同質化競爭激烈,將與健之佳等醫藥零售企業合作、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平臺與入駐企業主要是合作、其次才是競爭。
隨著消費者購藥習慣逐步由線下實體門店單一的渠道向線上、線下全渠道消費轉變。公司圍繞顧客泛在性、便利性的更高要求,“以顧客需求為核心”的服務理念,自2011年開始探索線上業務的發展,歷經10余年發展,打造了線上服務的專業管理團隊和業務體系,依托已解決“最后一公里”且專業可信賴的實體門店網絡,通過傳統電商B2C平臺、第三方平臺O2O、門店預訂系統佳E購、微商城等滿足顧客不同消費場景、品類、專業性、價格帶、時效等多層次、差異化需求,持續提升全渠道專業化服務能力,為門店賦能。
截止2023年6月,線上業務保持遠高于線下業務的增長速度,營業占比達24.73%。為顧客提供全渠道、專業化的購物體驗及服務,是公司的長期戰略。
三、請問領導,公司后面三年的戰略重點是外拓還是專注內生增長,后面三年的開店規劃是怎樣的?公司的毛利率是否能夠穩定在35%左右的水平?
答:公司在成熟門店持續提升及線上業務內生增長的基礎上,通過“自建+收購”的外延擴張,共同支持公司營業規模、營銷網絡、服務會員規模提升,門店單店產出、人效提升可持續,是公司繼續推動門店網絡建設邏輯成立的前提,而非二選一。
未來三年,公司堅持“自建+收購”雙輪驅動的模式推進“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下滲透”的門店擴張策略,通過強化區域滲透和下沉工作鞏固云南、河北兩個利潤中心龍頭優勢地位,同時推動川渝桂遼地區快速突破、發展。后續
公司在成渝、遼寧、京津冀重點區域將深入拓展,學習同業上市公司經驗,并將中長期目標市場確定為經濟發展迅速、人口持續積聚的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繼續推進公司從區域連鎖企業向全國連鎖企業轉變。
在毛利率方面,隨著醫藥改革進程推進、醫保費用控制、市場競爭的長期趨勢,醫藥零售行業綜合毛利下降成為長期趨勢。
公司將把握政策及市場變化的長期趨勢,加大社區、醫院周邊店及全渠道服務能力的建設力度,探索承接社區治療職能與共享醫院處方信息等方式積極承接顧客流向院外、醫院處方外流帶來的巨大的增量市場,提升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營業規模及綜合毛利額。
積極探索與品牌商的深度合作,不斷打造和提升OEM商品及其他綜合毛利較高優勢商品銷售占比,通過為顧客提供質量可靠、療效確切、性價比高且渠道可控的商品減緩毛利率下降,強化公司營采一體化的品類規劃管理及服務為核心的營銷體系,為醫藥工業企業在院外市場日漸重要的專業推廣、商品營銷持續提供專業服務,提升公司長期重視的供應商服務效能,拉動業績的增長。
四、今年上半年是否存在疫情放開帶來的一次性需求,Q3的需求是否有回落?
答:除年初疫情短暫影響外,1-8月經營整體趨勢恢復至正常年份趨勢。面對經濟、消費的壓力和消費者對健康逐步重視的挑戰和機遇,公司認真分析研判梳理市場的不確定性和確定性,2023年1月中旬起公司將經營重心調整為強化專業服務、全渠道營運能力提升。“以顧客需求為核心”,理解并滿足顧客與健康、便利相關的產品及專業服務;積極響應醫藥改革政策,專注于服務工業企業,通過專業藥學服務為醫藥企業、顧客創造價值。健之佳長期致力于投資、強化連鎖零售業務的營運力、商品力、專業力、規模力和品牌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五、醫保個賬改革造成門診回流,目前是否對零售藥店的客流造成了負面影響?門診回流對公司業績影響會持續多久,影響有多大?公司要如何應對?門診統籌資質藥店占比較小,公司考慮提高門診統籌資質藥店嗎?
答:自2022年4月起,云南個人賬戶改革與全國醫保結算政策統一,保健食品、部分醫療器械等品類不得使用醫保支付,尤其是保健食品的銷售占比迅速由8%-9%下降至4%-5%,在專業藥房渠道公司堅定推進保健食品推廣、銷售,結合疫情后顧客健康意識提升,2023年1-6月,該品類銷售占比回升至5%-6%左右。
個賬改革在各省正常推進,個賬金額來源的減少對顧客心理賬戶和行為的影響客觀存在,且會導致職工醫保與算金額、占比的下降,但由于醫藥需求的剛性、增長,公司專業服務能力的保持和提升,客流、交易次數良性、穩定增長。
對患者回流醫院的短期趨勢,我們繼續觀察,由于該行為與醫藥改革鼓勵醫藥分業、醫生專注于診療、社會藥房逐步承接藥學服務、便利民眾的趨勢矛盾、相反,預計不會長期持續。
公司一方面加強商品品類規劃和結構調整,持續規劃并引進醫院品種、集采品種、國談藥品集客;另一方面通過為顧客提供更重要、占比更高的非國談集采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以及中成藥、非藥品、OEM等品類,提高顧客健康生活的品質,應對醫藥改革;公司長期堅持專業服務,為醫藥工業企業在院外市場日漸重要的專業推廣、商品營銷持續提供專業服務以應對醫藥改革、滿足顧客健康需求,減少對醫保政策、資源的依賴。
此外,公司近年積極承接院內顧客、商品向社會藥房的流出,在處方流出前做好品類規劃、補充,藥學專業服務等各項本職工作,持續、穩妥配合醫藥改革做好承接處方流轉、服務統籌結算顧客等后續工作。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188家門店已獲得門診統籌資格,129家門店獲得雙通道資質。后續,公司將持續跟進門診統籌資質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