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2023年9月19日15:00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大廳通過現場、圖文與直播視頻轉播的方式舉辦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介紹了202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及業績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并就投資者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復,主要問題及回復如下:
1、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行業增速有所放緩,那么針對動力電池行業內出現的產能過剩的情況,您怎么看?
回復:目前動力電池行業的產能過剩更多的是結構性過剩。
從動力電池需求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政策上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政策調整,比如延續和優化了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1-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市場占有率達到28.3%。海外方面,歐美各國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也在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和鋰電產業的本地化發展趨勢也正在加速。全球車企包括大眾、寶馬、奔馳、Stellantis、雷諾、戴姆勒等也紛紛加快了電動化轉型,其電池采購需求也將不斷提高。長期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利好對上游動力電池的巨大需求。
從動力電池供給看,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23年1-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超過400GWh,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占比分別為81.3%、89.4%和97.5%。由此可以看到,頭部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基本確定,優質產能也基本被消化,且擴產計劃在穩步推進,其余電池廠可能會面臨低端產能過剩、產能規劃落地可能性較低的情況。
公司一直以來,都以優質客戶為主,公司的鋰電整線、化成分容、模組PACK、充放電測試、智能物流、集裝箱儲能等全領域產品與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基礎。同時,在鋰電新技術領域,相關設備也獲得了行業頭部客戶的認可。另外,除了動力電池外,公司儲能電池業務也有不錯的發展,行業空間也很大。因此,對于公司來說,在行業周期底部的這樣一個階段,對公司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2、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創歷年新高,單看設備環節,有明顯的提升,請您分享一下里面的核心原因以及未來的趨勢?
回復:高毛利的核心是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公司始終重視研發、設計能力的建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同時,公司以客戶為中心,前瞻布局行業內的最新技術,在鋰電整線技術、高速疊片/卷繞技術、46系列大圓柱電池智造技術、高回饋低能耗化成分容一體技術、激光工藝技術、復合集流體技術、大型儲能電池智造、新型固態及鈉離子電池智造、數字能源逆變器整線智造,光伏TOPCon、XBC、HJT、鈣鈦礦等高效電池技術,氫能領域PEM電解槽綠氫制備技術,AI+3D視覺全流程檢測等新技術領域與眾多行業頭部客戶展開合作。
此外,公司在獲取訂單時,非常關注訂單的質量;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提升運營效率,加強成本管控,等等。因此,公司的研發實力加上優良的成本管控,傳導到訂單上,就可以看到毛利率的持續改善。
3、公司回購計劃什么時候完成?后續有沒有更強力的回購計劃增強投資者信心?
回復:按照公告,公司計劃回購2-3億元,截至8月底已實施回購金額達2億元。公司將結合市場行情及公司發展規劃等因素,綜合考慮本次回購計劃完成時間及后續回購計劃。
4、公司2023半年報存貨金額較大,且仍在增長,是否有產品滯銷的問題?
回復:公司存貨增加主要系業務規模增長。公司存貨主要以發出商品及在產品為主。
5、鋰電設備的壽命有多長?什么時候將會出現更新替代需求?
回復:公司鋰電設備的壽命一般是5-10年,前幾年鋰電擴產高峰時投入的設備預計將在5年后陸續進入更新的周期,預計未來替換需求會逐步顯現。同時,由于當前鋰電池新技術層出不窮,帶動鋰電設備技術不斷更新,因此,鋰電技術革新周期短于其壽命周期。
6、公司在2023年半年報中稱,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打造世界級創新型企業。請問公司目前國際化工作進展如何,國際化布局為公司帶來了哪些發展機遇,公司在國際競爭中具備哪些優勢?
回復:國際化戰略和海外布局,是現階段公司發展非常重要的戰略方向。隨著歐美推動鋰電產業本地化,和國內鋰電池企業出海加快,海外鋰電設備市場快速增長。公司作為全球新能源裝備龍頭,相信未來也會充分受益于海外鋰電擴產。
公司也是國內裝備企業中最早進行國際化布局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在美國、瑞典、德國、土耳其、法國、匈牙利、日本、韓國等地設立分、子公司。同時,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現場服務,公司在海外會根據客戶的情況布局包括售前、售后、銷售、研發等技術人員,以及機加工車間等技術加工中心。目前,公司與全球領先的知名品牌,都保持了良好而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
2022年公司全資收購了德國自動化裝備制造商Ontec,成立歐洲COC技術能力中心,成為第一家在歐洲本土建設技術中心的中國鋰電裝備企業,開啟先導國際化制造服務的新篇章。此次收購是公司全球化運營的重要舉措,將為海外市場開拓提供強勁的戰略支持和動力。未來公司會繼續堅定地推進國際化戰略。
公司的國際競爭優勢主要在于整線優勢、出海與國際化運營經驗、國際化人才隊伍等。
7、今年公司鋰電設備訂單情況,今年其他領域的訂單進展?
回復:今年上半年,國內鋰電池廠產能利用率不高,招標進度也受到一定影響,同樣對公司國內動力電池部分的訂單有一定影響;但海外鋰電池廠的需求在逐步釋放,公司已取得多個海外電池廠的訂單;此外,公司上半年在儲能板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已與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合作。總體看,考慮到去年上半年的高基數,公司鋰電設備訂單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儲能、光伏、海外訂單等方面均有不錯的表現,其他業務訂單占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