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想問一下行業大模型公司現在越來越多,包括像華為、阿里這樣的公司也在進入行業,公司如何繼續保持競爭力?
回復:1、科技的進步讓技術和產業更有效地結合,解鎖了豐富的關于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基于此,有技術儲備的公司可能提前將商業化落地。公司正與其他TOB場景的頭部企業合作,打造更好AI生態合作布局。2、云從發展至今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戰略定力和市場學習能力,并積極利用我們的優勢搶占市場份額,如視覺,多模態等的領域的技術布局。一方面解決跨模態問題加強場景應用,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優化,使得整體模型輕量化,把推理成本降到足夠低。在實施客戶側落地的時候,更看重的是工程化的能力,既要好又要便宜又要快。3、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就是危機并存,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我們會做好積極地應對。
問題2:根據公開披露的融資融券數據,貴公司融券由5月29日解禁前夕的384.3萬股飆升至9月18日的3421萬股,請問增加的這部分券源是來自于哪些股東?目前公司處于定增的關鍵時期,公司是否有義務警示相關出借證券的股東提前終止轉融通業務,給中小投資者明確預期,以利于公司定增的順利進行。
回復: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和寶貴的建議。公司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團隊都堅定看好公司業務發展,均未參與融券業務。融資融券是二級市場的正常交易行為,由投資者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開展,我們亦將持續關注。
問題3:公司股票自5月29解禁后,股價大幅下跌,融券數量飆升,有相當數量的自媒體在網絡上肆意揣測,妄下結論,嚴重損害公司形象,并配合機構對公司股票進行做空,公司是否考慮報警嚴查惡意做空公司股票的相關機構和個人,起訴相關自媒體賬號,維護公司形象,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利益。回復: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和寶貴的建議。公司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團隊都堅定看好公司業務發展,均未參與融券業務。融資融券是二級市場的正常交易行為,由投資者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開展,我們亦將持續關注。
問題4:周董您好,請問貴司從4月以來,疊加業績和減持影響,估值已經跌去了7成,后續會有什么積極的措施挽回投資者的信心嗎?公司半年的營收同比降低超50%,后續業務是否能持續跟上?有什么增長點?
回復:首先,公司會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來制定公司戰略。通過深入了解行業趨勢和潛在客戶需求,公司可以更好地布局研發、業務和產品落地,確保公司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其次,公司會注重持續穩定發展,并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創新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此外,公司還會積極拓展技術和產品落地,產生價值。通過與合作伙伴、客戶和供應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公司的業務布局和落地提供更強的支持,最終為股東和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問題5:如本次增發失敗,是否會影響貴司的持續經營狀況?作為科技型企業,如果沒有持續的研發資金,產品不能更新,那會否有公司倒閉退市的可能?
回復:首先,公司會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來制定公司戰略。通過深入了解行業趨勢和潛在客戶需求,公司可以更好地布局研發、業務和產品落地,確保公司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其次,公司會注重持續穩定發展,并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創新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此外,公司還會積極拓展技術和產品落地,產生價值。通過與合作伙伴、客戶和供應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公司的業務布局和落地提供更強地支持,最終為股東和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問題6:貴司有哪些人工智能的項目已落地,公司預計什么時候能扭虧為盈?
回復:公司將積極把握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努力經營公司業務,爭取盡快實現盈利。謝謝!
問題7:請問公司后續會有回購計劃嗎?
回復:目前公司暫無回購計劃。如有相關計劃,公司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問題8:解釋一下中報為什么這么不及預期。
回復:上半年公司進行了整體業務結構方面的調整,由于整體環境和技術發展的變化,對于有些有比較大風險的大項目進行了風險重新評估,進行了一定的消減等調整,并對客戶結構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公司會更關注中長期穩定持續有質量發展,會充分考慮現金流、業務風險度,客戶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做好重視客戶和項目質量,所以對于上述類型的項目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問題9:請問目前貴司的主要客戶有哪些?定增報告寫到潛在訂單超過二十億元,請問具體是哪些技術領域或產品的占比較高?回復:目前我們還是以云從的人機系統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以我們的視覺、語音、多模態等核心技術作為支撐。
問題10:公司目前落地了哪些行業大模型,這些行業大模型如何為公司帶來營收?
回復:公司目前正在與神州信息、佳都科技、中檢、報業等聯合打造行業大模型,預計在今年和明年上半年逐步在各行業落地。
問題11:貴司與華為有哪些具體業務的合作呢?
回復:公司與華為從產品到方案,再到渠道共建均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同時,公司已與華為進行了國產化適配。此外在大模型方面,2023年5月,公司聯合華為昇騰等正式啟動了大模型生態合作,致力于促進大模型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例如云從華為訓推一體機等產品都在落地推廣中。
問題12:現在大模型產品非常多,云從的從容大模型有什么自己獨特的優點嗎?
回復:國內的各個公司都在各自領域加大投入,共同建造國內的人工智能生態產業鏈,根據云從多年的深耕,我們的優勢主要為:
1、算法優勢:(1)算法種類豐富,擁有感知、認知的多類型算法,從視覺、語音、語義、空間等算法;(2)算法成本低;(3)算法性能快;(4)算法效果好。
2、工程化優勢:本身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不是單點的技術問題,特別是行業落地的領域,更看重工程化能力,云從多年從事行業智能化,具有非常強的工程化能力,并且從分布式高可用架構方面做了很多技術攻堅,且在國產化適配上提前做好布局。
3、技術壁壘:從算法生產閉環、事件處理閉環、數據賦能閉環以及人機交互閉環,通過閉環實際解決行業的智能化落地,解決其提升效率、降本增效的需求。
4、生態開放:公司擁有算法集成生態、異構算力生態、設備適配生態以及應用賦能生態,從技術安全到數據安全自主可控。
問題13:現在大模型百花齊放,每次貴司的公眾號顯示各種技術領先,甚至國內第一,請問能否一次性具體闡述下貴司大模型的優勢在哪里?
回復:國內的各個公司都在各自領域加大投入,共同建造國內的人工智能生態產業鏈,根據云從多年的深耕,我們的優勢主要為:
1、算法優勢:(1)算法種類豐富,擁有感知、認知的多類型算法,從視覺、語音、語義、空間等算法;(2)算法成本低;(3)算法性能快;(4)算法效果好。
2、工程化優勢:本身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不是單點的技術問題,特別是行業落地的領域,更看重工程化能力,云從多年從事行業智能化,具有非常強的工程化能力,并且從分布式高可用架構方面做了很多技術攻堅,且在國產化適配上提前做好布局。
3、技術壁壘:從算法生產閉環、事件處理閉環、數據賦能閉環以及人機交互閉環,通過閉環實際解決行業的智能化落地,解決其提升效率、降本增效的需求。
4、生態開放:公司擁有算法集成生態、異構算力生態、設備適配生態以及應用賦能生態,從技術安全到數據安全自主可控。
問題14:請問貴司定向增發進展情況,預計多久能收到證監會批準?
回復:目前,公司本次定增仍正常推進中,后續進展請關注公司披露的相關公告。謝謝!
問題15:貴公司多次提到的潛在訂單20多億,請問這個潛在有多少能夠實際轉化為公司訂單?
回復: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商機項目潛在訂單金額超過20億元,公司管理層結合各潛在訂單預計簽約概率,并估計項目驗收時間,其中超過2億元預計將于2023年下半年簽約并完成驗收。
問題16:請問公司上半年營收不理想,根據目前情況三季度營收是否有改善?
回復:公司已預約10月28日披露第三季度報告,具體業績情況請詳見上述報告。
問題17:公司定增是否考慮引入有實力的國資和戰略投資者入場,讓其成為公司股東,同時運用股東的資源不斷拓展公司AI業務?
回復:感謝您提供的建議!公司的定增目的就是為了打造更有價值的行業智能化產業體系,公司計劃并歡迎有實力的國資和產業戰略投資人參與公司的定增,但最終發行對象將在本次發行經上交所審核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后,由公司董事會及其授權人士根據股東大會的授權,與保薦人(主承銷商)根據詢價結果協商確定。
問題18:貴公司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中樞-人車路協同平臺”,以云從人機協同平臺為基座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能力平臺,聚類人機交互AI能力、大數據AI能力、五大基礎平臺、人車路協同業務流引擎等,未來服務于智能座艙、單車智能等領域,開拓出行新體驗。在無人駕駛業務上,公司做的如何?
回復:公司聚焦于視覺,語音以及多模態領域,并致力于為智能網聯提供智能大腦服務,未直接進行無人駕駛業務。感謝您的關注!
問題19:貴司的定增申辯書提到的下半年營業收入會超過五億元,由于訂單的回款具有一定延期,現在接近九月底了,三季度業績也基本明了,既然業績環比有大幅改善,能有業績快報或者這個問題下有個具體描述么?以便提振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信心。
回復:公司已預約10月28日披露第三季度報告,具體業績情況請詳見上述報告。
問題20:作為AI四小龍之一,公司預計今年營收7億,請問貴公司在AI迅速發展的行業背景下,什么時候才能在四小龍中脫穎而出扭虧為盈?是2024年還是上市時預測的2025年?
回復:公司將積極把握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努力經營公司業務,爭取盡快實現盈利。謝謝!
問題21:請問周總:公司增發價格在11.68元左右,是否有大的機構和基金參與,華為是否是公司定增的潛在對象?
回復:本次發行采取詢價發行方式。最終發行對象將在本次發行經上交所審核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后,由公司董事會及其授權人士根據股東大會的授權,與保薦人(主承銷商)根據詢價結果協商確定。感謝您的關注!
問題22:請問公司增發說明時說,2023年將實現7億左右的營收,是否能實現?
回復:公司會全力以赴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高價值產品和服務,2023年年度營收情況,請以公司后續披露的2023年年報報告為準。
問題23:有融券機構大幅度做空云從股價,公司是否參與了融券賣空公司?公司有什么舉措嗎?回復:公司沒有參與任何融券賣空公司的行為。同時,公司會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并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持續努力經營公司業務,積極回報投資者。
問題24:想了解下,貴司已經回復了兩次證監會的問詢函,9月16號又出公告做了最新的修訂版,自公司提出定增至今已經有半年了,想問下這次定增的情況,會不會失敗告終?
回復:目前,公司本次定增仍正常推進中,后續進展請關注公司披露的相關公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