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如何,有什么變化?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39,000.94萬元,同比去年同期減少11.71%。收入減少的原因是2022年同期公司有整車銷售,而2023年上半年沒有發生這部分業務。整車銷售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而且業務波動性比較大。剔除整車銷售的影響,公司的“主營業務”,即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和技術開發和服務收入為38,478.28萬元,較上年同期實際增長了8.71%,而且乘用車和商用車板塊營業收入均有增長。
乘用車板塊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海外客戶需求的穩步增長。商用車板塊,受客戶需求拉動,在境內和境外的收入均實現了增長。公司北美三合一上半年投產,客戶目前在起量,這個產品是一個平臺級產品,涉及客戶5個不同車型。客戶的5個車型會按客戶的計劃逐一投產,不是一起投產。據公司了解,目前這幾個車型里有一個進入量產,其他車型會在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逐步進入量產。一般整車項目都會有一個爬坡的過程,而且會有波動,特別是投產的第一年。
公司預計2024應該仍然保持一個較好的增長勢頭。
問題2:今年還有什么項目計劃投產?
答:今年下半年公司有2個新乘用車項目進入量產。其中一個是上汽的混動產品,另外一個是奇瑞的混動產品。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碳化硅控制器會進入量產。另外北美的三合一因為配套的多個車型會逐一進入量產,所以2024這些項目會持續放量。
問題3:公司的產品有什么優勢?
首先公司的定位是一個系統級的供應商,不是一個零部件制造商,或者說公司是一個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公司所有的產品都是基于自主開發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公司是全球少數具備電機,傳動,控制器,軟件能夠完全自主開發和進行集成的企業?
目前公司的扁線技術,電磁離合器,電機降噪技術,增程技術,還有碳化硅控制器技術在行業里和國際市場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公司對電機,傳動,控制器,軟件的集成能力,在國內和國外市場也是領先的?而且有在數論招標后,贏得的國際頭部企業的量產項目,也足以證明公司的技術實力?該項目的三合一產品完全由公司負責,設計,測試和生產?這個產品在公司已經量產?
問題4:目前公司毛利情況如何?
答:由于公司業務規模仍然需要持續增長,當前收入規模產生的收益還沒有達到能夠完全覆蓋固定費用,所以毛利率仍為負,但由于2023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規模提升,攤薄固定費用,所以綜合毛利率從2022年上半年同期的-3.84%提高到-2.74%,公司毛利潤和毛利率均得到改善。毛利改善也說明公司的核心業務在良性發展。
問題5:一些主機廠會建造自己供應驅動系統和有些會用第三方采購的兩種模式?
答:整車企業存在自建電驅動系統形式及第三方供應的形式;而且兩種形式各有優勢,會長期存在?從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看現在確實是如此?而且從公司的經驗上看,國外市場對第三方供應電驅動系統的需求還是旺盛?公司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電驅動系統的企業之一,并且公司屬于為數不多的具備乘用車和商用車電驅動系統開發,制造的企業?公司創始人?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均有行業全球知名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公司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在行業內處于較領先水平?公司戰略定位明確,國內國外市場并舉,而且依托國內的生產制造能力和領先的技術,在全球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
問題6:請說明一下半年度財務結果?
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39,000.94萬元,同比去年同期減少11.71%。之前已經提到,收入減少的原因是2022年同期公司有整車銷售,而2023年上半年沒有實現這部分收入。整車銷售不是公司核心業務,而且業務波動性比較大。剔除整車銷售的影響,上半年,公司的主營業務,即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和技術開發和服務收入為38,478.2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71%。這個增長速度還是不錯的,而且是乘用車和商用車板塊營業收入均有增長。乘用車板塊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海外客戶需求的穩步增長。商用車板塊,受客戶需求拉動,在境內和境外的收入均實現了增長。
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6,373.09萬元,同比去年同期,虧損增加23.12%,具體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由于公司業務規模仍然需要持續增長,當前收入規模產生的收益還沒有達到能夠完全覆蓋固定費用,所以毛利率仍為負,但由于2023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規模提升,攤薄固定費用,所以綜合毛利率從2022年上半年同期的-3.84%提高到-2.74%,公司毛利潤和毛利率均得到改善,說明公司核心業務在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其次,上半年銷售費用為2,801.07萬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471.98萬元,主要是因為產品銷售增加,按比例計提的質保金增加;還有就是北美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倉儲費用隨之增加;另外,公司為了爭取新客戶擴大銷售,公司增加了業務宣傳和開發工作,展會方面也造成銷售費用增加。上半年研發費用為8,944.84萬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552.69萬元,主要是因為公司為提高競爭力和開拓新市場,在持續投入研發工作,提升新產品和進行關鍵技術儲備;公司手上目前有比較多的研發訂單,這部分研發任務主要是在2024和2025年完成,這些訂單一方面會帶來較為可觀的研發收入,另外研發完成后,也會有一批項目進入量產。上半年管理費用為8,218.22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2.33萬元,主要是存貨報廢損失較去年同期減少,為降低成本,公司退租部分廠房,房租物業水電費用減少;另外北美基地產線投產,部分費用分攤至制造費用所致。
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684.36萬元,同比去年同期改善14.77%,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公司支付賽米控案的賠償,該賠償款已經在2022年度支付完畢,2023年度不存在這類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