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路智控2023-09-19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北路智控2023-09-19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9-19 北路智控 - 特定對象調研,分析師會議
    參與機構
    東吳證券,華泰證券,德匯集團,大樸資產,博時基金,國盛證券
    調研詳情
    第一部分:董事會秘書趙奎先生介紹了公司整體的業務情況和經營情況。第二部分:問答環節
    
    Q1:煤礦智能化的節奏如何?目前水平如何?
    
    前面十幾年煤炭一直是搞自動化、信息化,2020年開始提出要實現智能化,國家智能化建設政策上有3個時間節點很重要:2021年示范礦實現智能化,2025年中大型煤礦實現智能化,2035年實現全部礦井智能化;我們理解71個國家示范礦做試點指引,再往重點礦去復制,直至全部礦井,是個循序漸進、升級的過程。各個省級也制定了區域性的智能化建設推進政策。國家示范礦截止目前尚未完全驗收,政策指引及煤礦行業發展需求,智能化日程刻不容緩也不可逆,煤礦和智能化礦山服務企業都要不遺余力的去推進。
    
    我們理解為礦山智能化的還在初級階段需要很多的工作去推進,通過智能化驗收的礦山技術等各個方面也在持續升級。從歷史經驗上看,在政策截止時間前可能會存在一波小高峰的情況,但也有延后完成的情況,主要還是看各個礦井的生產管理需求,即便在現階段已達成智能化的要求,后期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實現智能常態化運行,國家也會出臺新的政策去推動智能化水平從初級到中級過渡,所以總的來看,智能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Q2:進展緩慢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自己判斷是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按照礦山初級智能化驗收標準而言,120萬噸級以上的中大型煤礦的整套投資規模大概在1-2個億,里面涉及到智能采煤系統、智能采掘系統、主通風的智能化、主排水的智能化、主煤流的智能化、智能輔助運輸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監測系統、智能通訊系統等等,因為礦方需要生產,所以這些智能化的建設不太可能同一時間全部安裝,選擇分步實施是常態化;其次,礦山、服務企業、項目要求、驗收組對于驗收標準的理解需要溝通和磨合以促使項目更好的實施;最后,全國4400多處的礦井,礦井之間的差異化比較大,賦存條件比較好的礦井實施起來比較容易,賦存條件差的礦井實施起來相對會耗時,所以會因為各種各樣不可控的實操原因導致目前進度相對滯后。
    
    Q3:礦山智能化的需求處于什么狀態?現在節奏也比較近,是不是比較旺盛?煤礦是對安全要求極高的行業之一,國家從2020年開始提出煤礦智能化,煤炭企業自身出于對安全、無人化、迭代的內在需求,以及外部國家強制、引導、獎勵多個維度政策的發布,持續地加碼催化智能礦山行業的發展。我們自己直觀感受礦山智能化的需求一直比較多,智能化建設的訴求相對較強。從礦井角度出發的話,還是要看各省的管理方針和執行推動。
    
    Q4:公司和華為的合作模式如何?是否是直接競爭關系?華為早前推出礦山大模型,公司是否有合作?
    
    其實,除了華為外,還有浪潮、深信服、中興,運營商等大公司也都紛紛入駐了智能礦山行業,可以看到煤炭市場及智能礦山行業在各方驗證中的優質性,以及背后廣闊的市場空間,行業巨頭的進入其實對于行業的理解和認可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和華為保持著穩定的合作,是華為部分產品的供應商,另外在一些項目如“元圖工坊”等均有合作,其余部分產品屬保密協議階段雙方暫未披露。公司的產品體系比較完善,更貼近客戶的一線需求。未來,公司會積極地關注和了解國內各種大模型技術發展方向,思索在AI應用與公司智能礦山行業軟硬件產品經驗上的結合。
    
    Q5:和同行業相比,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北路是國內少數產品能夠覆蓋智能礦山感知層、傳輸層、智能應用與決策層三大層級的智能礦山領先企業。從行業方向上而言,整個智慧礦山行業因為其自身的高防爆要求、應用場景復雜、井下專用的技術及不斷更新的迭代需求等,存在比較高的行業壁壘。從競爭方向上而言,我們的產品主要是軟硬件一體的產品,通訊、監控、集控、裝備配套四大類下的產品體系比較完善,綜合實力較強。在招標的時候,公司體量比較大,同時針對同一礦井下多系統之間融合和聯動,會有明顯優勢;從技術上而言,我們的融合通訊、人員定位的技術是相對領先的,其他產品都在第一梯隊,富有競爭力。
    
    Q6:商業模式是否會有變化?未來軟件是否會增加?
    
    首先商業模式其實還是取決于煤炭特殊的行業要求,硬件形式是軟件的一個載體。其次所有下井的產品都需要獲取防爆證,需要做防爆的處理,我們可以做到本安型基站,體積小且不占巷道空間,這塊上我們也有一定的競爭力。在研發方面,我們歷年來投入都比較大,一方面,既有產品的升級迭代,進一步豐富子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煤炭行業的客戶不像其他行業,需求比較具體,他們往往是會提出想要達到的效果,至于如何達成是考驗供應商能力的,我們會根據客戶需求,結合礦井自身地質條件,設計出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去開發出真正適用客戶需求的產品。
    
    Q7:我們和煤礦是一錘子買賣嗎?
    
    不是的,會存在多個情況。一方面,在不升級改造的情況下,由于礦井下惡劣環境的影響,我們對于既有的產品體系每年會實現一些硬件設備上的維護和替換;另一方面,因為煤炭是一個技術迭代很快的行業,比如人員定位,定位技術從RFID到ZENGBE到UWB,從最開始區域上知曉大概位置范圍,到現在精確定位靜態0.3m,對于礦井來說,降低安全風險以及提高人效實現少人化目標的新產品他們替換的意愿很大,這塊迭代替換上會有新的訂單機會;同時一個礦井下一個采煤面采掘結束后,會掘進新的巷道,開啟新的采煤面,這塊擴容也是我們的機會。
    
    Q8:從項目和訂單的顆粒度來看,是否單個項目的訂單趨勢上是不是越來越大?全國4400多處的礦井,市場較為分散,每年我們的單子也比較分散,有1000-2000個訂單,一般都是幾百萬、幾十萬。如果他們要求我們的產品一次全上,那會有大幾千萬。
    
    Q9:化工需要信息化嗎?怎么拓展到化工呢?
    
    政策端來說,國家應急管理部2021年出臺了《“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方案》,在危險化學品領域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政策也和煤炭一樣,提出了試點期、推廣期和完善期,公司合作的北元集團恰好是第一批示范性化工廠。通過這個項目,我們發現化工行業有非常旺盛的安全生產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化工行業因為其特殊性是有防爆要求的,而我們因為在煤礦深耕多年,對安全生產場景的理解比較深刻,同時又有一定的防爆經驗。所以我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好的拓展方向。國內有幾萬家化工企業,我們目前主要聚焦于規模較大的幾千家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市場空間非常大。
    
    Q10:公司招人存在瓶頸嗎?
    
    公司一直致力于人效的提升,在同行業里來說人效比較領先。從行業細分角度來說,公司聚焦于井工煤礦的智能礦山信息化領域,人員需要有一定的培養周期,但也正是因為我們產品品類比較齊全,所以有足夠多的項目經驗、技術交流環節去成長。我們自身也在為快速增長搭建團隊為未來的業績做準備,年初我們是660人,目前已經增加至800多人,預計2024年增長人數到1000人,
    
    Q11:公司短期內有什么業績指引嗎?
    
    我們還是非常看好智能礦山這個市場,業績指引可以參考下我們股權激勵的業績指引,除了智能礦山領域外,下半年在智能化工也有形成訂單,希望還是能維持一個正常的增速。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