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賓好,近期有報道稱廣東省各地級市都在積極推進新型儲能產業,我想了解一下公司是否有計劃在其他地區進行新型儲能產業的布局?如果有,具體是哪些地區?這樣的布局對公司的戰略規劃和業務拓展會有何影響?謝謝!
答:公司主要開展分布式光儲一體化業務,目前已有日立電梯和中海福陸等光儲一體化項目已經正式投產。未來公司也將根據前期試點推進情況以及客戶的需求等,優先聚焦南方五省區域范圍,充分發揮公司客戶端業務資源及優勢,加快推動工商業企業和產業園區用戶側新型儲能業務。
2.公司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業務增長也較為顯著,但是公司在醫院、學校、通信及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項目經驗拓展是否足夠?公司是否有計劃進一步擴大在這些領域的市場份額?
答:近年來,公司建筑節能業務持續穩定增長,主要在醫院、學校、通信、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開發建筑節能市場,成為國內領軍的建筑節能服務商。具體來說,一是在醫院領域,公司已逐步形成獨特的優勢,為醫院的用能系統改造、設備運維、數字化后勤等方面提供綜合性服務,目前正在合作的有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二是在學校領域,公司已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校區、嶺南師范學院、里水雙語實驗學校、南海中學實驗學校等多家大學、高職、中學以及小學提供節能改造服務;三是在通信領域,公司聚焦三大運營商機樓節能改造;四是在軌道交通領域,公司已開發青島北站、長沙南站、南寧東站等項目。未來,公司將發揮典型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在醫院、學校、通信和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深入拓展建筑節能項目,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建筑節能板塊業務。
3.上半年公司在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兩大業務板塊取得了不錯的增長,但是公司戰略調整退出了生物質發電業務,這是否意味著該業務不再具備發展潛力?在公司未來的能源轉型中,是否有其他的發展方向?
答:受補貼不到位、燃料價格等因素影響,公司生物質項目運行效率較低,導致生物質綜合利用業務營業收入較大幅度下降。面對生物質綜合利用行業普遍面臨的經營壓力和資金壓力,公司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嚴格落實生物質電廠“一廠一策”運行方案,多措并舉推進生物質項目提質增效工作。同時積極與潛在購買方溝通,計劃戰略調整退出生物質發電業務。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為綜合能源業務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公司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中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公司將把握“雙碳”發展機遇,在確保基本盤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業務升級轉型。具體來說,一是積極實施“風光儲+微電網”多種應用模式的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搶抓國家“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發展機遇,大力推進信宜分散式風電項目,為后續分散式風電項目全過程實施提供樣本。
二是加快推動工商業企業和產業園區用戶側新型儲能建設,穩步推進公司源荷聚合服務業務商業模式的創新設計與實踐,加快研發負荷聚合商運營平臺及客戶側智能化終端。緊密跟蹤與分析需求響應、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交易市場、綠電及碳交易市場等政策與規則動態,適時開展綠電交易、碳減排交易、隔墻售電等新興能源服務模式。
三是依托電網企業背景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大力推進“風光儲一體化”、“近零碳建筑”、“近零碳園區”等業務試點示范和復制推廣,持續提升公司一攬子綜合能源服務能力,不斷開拓公司持續發展領先的新路子。
4.公司在業務轉型升級方面提到了充分發揮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領域的優勢,但是在國家“千鄉萬村馭風行動”中,公司是否面臨著一些挑戰?具體來說,公司在光伏領域的分布式應用方面是否面臨著技術難題、市場競爭等挑戰?另外,公司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并實施多種應用模式的新能源項目?是否有具體的策略和計劃?
答:近年來,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正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在多方政策推動之下,各大發電集團以及相關央企紛紛加大分布式光伏的開發投資力度,最近越來越多科技、家電等其他產業企業也開始紛紛入局分布式光伏賽道,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市場參與主體逐漸呈現多元化的局面。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業務為主,雖然在新能源整體裝機規模等體量上與行業龍頭企業存在差距,但公司作為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客戶粘性較高,并憑借豐富的項目經驗、完整的項目建設及管理體系、良好的品牌形象等優勢始終處于分布式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成為全國最大屋頂分布式光伏投資開發服務商之一。
公司牢牢把握國家“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契機,大力推動分散式風電業務。作為南方電網下屬企業,公司具有較好的市場信用,對電網系統理解方面也具有相對的優勢,另外公司也參股實施了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項目,具備相關的技術優勢,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為公司布局和拓展分散式風電業務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公司將把握“雙碳”發展機遇,在確保基本盤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業務升級轉型。一是積極實施“風光儲+微電網”多種應用模式的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搶抓國家“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發展機遇,大力推進信宜分散式風電項目,為后續分散式風電項目全過程實施提供樣本。二是加快推動工商業企業和產業園區用戶側新型儲能建設,穩步推進公司源荷聚合服務業務商業模式的創新設計與實踐,加快研發負荷聚合商運營平臺及客戶側智能化終端。緊密跟蹤與分析需求響應、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交易市場、綠電及碳交易市場等政策與規則動態,適時開展綠電交易、碳減排交易、隔墻售電等新興能源服務模式。 三是依托電網企業背景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大力推進“風光儲一體化”、“近零碳建筑”、“近零碳園區”等業務試點示范和復制推廣,持續提升公司一攬子綜合能源服務能力,不斷開拓公司持續發展領先的新路子。
5.董秘您好!關于公司在負荷優化調節設施方面的投資,我想了解一下公司的投資規模和計劃。另外,公司如何確保這些設施的運營效果和盈利能力呢?是否有具體的措施和策略來保證投資的回報?謝謝!
答:根據公司年度預算,2023年投資計劃39.08億元,主要投向分布式光伏等工業節能、建筑節能等公司主營業務,作為“一站式節能及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南網能源具備豐富的節能業務經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和項目管理體系,同時打造了智能化、數字化用能管理系統,加之擁有專業的人才隊伍和穩健的資本實力,公司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公司價值持續提升。
6.在閱讀公司的材料時,我注意到了風險提示,并且了解到以上內容僅作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針對這一點,我想了解一下公司是否有明確的風險管理措施?是否有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希望能夠了解公司在面對各種風險時的應對能力和措施。謝謝!
答:公司年度及半年度報告正文中均有詳細描述,相關風險及應對措施詳見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第三節“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之“十二、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中“3、可能面對的風險及對策”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