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作為國內首家以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咨詢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有什么競爭優勢嗎?
公司掌握多項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具備領先行業并持續創新發展的技術優勢。作為廣州地鐵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具有一體化經營優勢,建立了穩定的信息收集、反饋和傳導機制,可以深入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并獲取信息反饋,為客戶提供更加先進的產品和更加的優質服務,具體可詳閱公司招股說明書和公司年報。
二、公司今年的訂單量如何?預期收益增長如何?
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2023年初至今,公司已單獨披露的新簽訂主要合同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速明顯。預期公司將保持穩健經營,爭取實現年度經營預算目標。
三、公司的銷售模式是什么樣的?業務分布區域布局如何?
在銷售模式方面,公司主要通過招投標及客戶直接委托等形式獲取業務,目前公司業務已遍布全國40多個城市。公司依靠已經建立的華南、華東、中南、東南、西部、華北六大業務區域,通過廣撒網、多渠道、細分析、嚴篩選的步驟,廣泛收集與公司業務有關的項目信息,做好客戶關系維護和項目前期跟蹤工作,穩步開展經營活動。
四、我注意到公司在上半年的營收增長率較為穩定,但我想了解一下具體的增長率是多少?另外,我想了解一下這個增長主要來自于哪些業務板塊?是否有新的業務拓展計劃,以保持公司的持續增長勢頭?謝謝!
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較上一年度增長8.23%,主要系來自規劃咨詢、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增長,其中規劃咨詢較上一年度增長221.79%、工程總承包較上一年度增長106.64%,主要是受軌道交通建設周期影響相關業務存在一定波動。未來,公司將堅持“12433“發展戰略,進一步拓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TOD)、市政基礎設施及地下空間設計等發展業務,加快培育節能環保科技、工程數字科技、智慧地鐵科技和智慧建造技術等新業務。
五、在閱讀公司的下半年經營計劃時,我注意到公司計劃加大在軌道交通上蓋開發、園區基礎設施及整體規劃設計、市政基礎設施及地下空間設計業務的市場拓展力度。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在這些領域中有哪些競爭優勢?是否有具體的項目或者合作計劃正在進行中?另外,公司是否有考慮過與相關行業的領先企業進行合作,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作為軌道交通勘察設計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等多項高等級、多專業的業務資質,擁有較為全面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十四五”規劃期間,公司主動與廣州市區一級城投、產投等相關企業開展戰略溝通與合作,著力拓展相關園區勘察設計等工程咨詢業務,不斷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助力公司經營布局再升級。
六、地鐵設計的業務涵蓋了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建筑等領域,這些領域的市場競爭如何?公司在面對競爭時有何策略和措施來保持競爭優勢?另外,公司是否有考慮與其他相關行業進行合作,以拓展更多的市場機會?謝謝!
公司所處業務領域呈現市場集中度高、但龍頭企業之間競爭較為激烈的特點。公司作為深耕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勘察設計企業之一,掌握多項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可以積極發揮技術優勢助力公司承接相關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業務;擁有一支跨學科、多專業、敢創新的高素質隊伍,具備支撐企業持續發展的人才優勢;作為廣州地鐵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建立了穩定的客戶需求信息收集、反饋和傳導機制,可以充分利用一體化優勢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在“十四五”規劃期,公司將聚焦主業,以設計業務為基礎,立足“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著力推動多元化業務發展,加強行業交流合作,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七、我對公司的業績很感興趣。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的業績有何變化?是否符合市場的預期?另外,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在上半年的主要業務表現和發展趨勢,是否有新的項目或合作計劃?
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較去年穩步增長,在手訂單充足。上半年,公司除核心業務軌道交通外,在TOD綜合開發、水務工程以及軌道交通節能環保領域的業務拓展取得一定突破,中標多個市政工程相關業務,不斷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
八、請問公司在地鐵設計領域的競爭優勢是什么?是否有獨特的技術或專利?另外,公司在勘察設計、規劃咨詢和工程總承包等業務中,是否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目標客戶群體?是否有計劃進一步擴大某一業務領域的份額?
公司掌握多項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具備領先行業并持續創新發展的技術優勢;作為廣州地鐵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具有一體化經營優勢,可以深入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并獲取信息反饋,更好的為業主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公司高度重視科研創新,借助多個科研創新平臺開展技術攻關和科技研發,形成軌道交通行業先進技術及技術專利。公司在華南、華東、中南、東南、西部、華北六大區域設置了屬地化分支機構,客戶主要為各地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國企單位或政府部門。在新的發展期,公司將聚焦主業,以軌道交通設計業務為基礎,著力培育工程數字化、智慧地鐵、節能環保等業務,持續拓展業務領域。
九、根據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了8.23%的營業收入增長和11.06%的凈利潤增長。在這一期間內,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實現這樣的增長?是否有新的業務拓展或者合作項目的推動?另外,公司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是否有更具體的規劃和目標?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強化經營策略,加強市場拓展,強化對重點地區、重點項目設計任務的統籌推進,有力的保障了上半年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上半年公司主動與廣州市區一級城投、產投等相關企業開展戰略溝通與合作,著力拓展相關園區勘察設計等工程咨詢業務,不斷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助力公司經營布局再升級。在“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積極推進構建“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實施“12433”發展戰略,具體內容詳見公司定期報告。
十、在報告期內,公司獲得了20多項專利和170多項獎項及榮譽,這些成果對公司的技術實力和競爭力有何提升作用?是否有相關的科研項目或者合作計劃正在進行中?另外,公司在科研創新方面是否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和目標?是否有計劃加大科研投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謝謝!
公司每年投入不低于營業收入3%的科研經費持續開展科技創新,部分科研成果已取得了專利及落地應用,有助于公司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提高生產力,不斷強化市場競爭力。公司主要研發項目包括軌道交通減振降噪、智能高效環控系統、裝配式建筑、BIM智能審查技術以及車輛基地上蓋開發一體化技術等項目,具體內容詳見公司定期報告。未來,公司將立足“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持續關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趨勢及乘客出行新需求,持續加強科研投入,不斷提升在工程數字化、智慧地鐵、節能環保、智慧建造等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
十一、我注意到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加了27.99%。請問公司在研發方面有哪些重點項目?這些項目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何影響?另外,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夠帶來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技術,以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謝謝。
公司主要研發項目包括軌道交通減振降噪、智能高效環控系統、裝配式建筑、BIM智能審查技術以及車輛基地上蓋開發一體化技術等項目,具體內容詳見公司定期報告。相關科研項目的推進有利于提高公司設計核心能力、賦能主業發展,提高公司技術實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也可以促進公司通過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推廣實現新業務領域布局,實現多元化發展,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十二、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對于儲能產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需求的看法。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儲能技術被認為是解決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和間歇性的重要手段。請問公司在這一領域中有何獨特的競爭優勢?是否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和規劃?謝謝!
在“雙碳”戰略的背景下,新型儲能產業擁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勘察設計龍頭企業,掌握多項軌道交通綠色節能先進技術,具備參與實施儲能項目建設的技術能力。為充分發揮設計牽頭作用,公司設立了廣州科慧能源有限公司,參與組建了廣州儲能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快推進新能源業務、儲能產品等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實現公司產業布局的進一步優化發展。
十三、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長率是否超過市場預期?如果超過預期,是什么因素驅動了這一增長?公司在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中,有哪些因素起到了積極的支撐作用?另外,公司在未來的發展中,是否有明顯的增長動力?
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1.06%,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公司的主要業務集中在軌道交通勘察設計領域,2023年上半年,公司有序推進各項總體總包和設計總承包線路等設計任務,有力保障了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在“十四五”規劃期,公司將進一步拓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TOD)、市政基礎設施及地下空間設計等發展業務,加快培育節能環保科技、工程數字科技、智慧地鐵科技和智慧建造技術等新業務。
十四、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在上半年的現金流情況。作為投資者,我關心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持業務發展和投資計劃。請問公司在上半年的現金流情況如何?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持業務發展和投資計劃?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存在一定波動,主要是經營活動所支付的現金增加,以及近期宏觀經濟下行等因素所導致的銷售回款減少所致。目前公司已加大催收力度,積極通過各種措施推進應收賬款催收工作,保障現金流穩定,確保公司正常經營,支持業務拓展。
十五、有沒有中東業務?近年來中東資金持續看好中國,有沒有相關資金參與貴司投資
公司已成立海外項目組,重點跟進海外項目經營拓展。目前公司正持續跟進阿聯酋阿布扎比智軌一、二期項目等海外項目。在新的規劃期,公司將借助“一帶一路”的有利政策環境,通過加強與行業協會以及央企合作的形式,穩步推進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