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回復。
1.問:簡要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答:智能自控成立于2001年,是專業化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系列智能控制閥產品、堅持走國產化和技術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6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建有江蘇省調節閥工程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機構,目前擁有國家專利180多項。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電力、環保、鋼鐵冶金等多個領域。目前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5家,在全國設立了多個4S產品售后服務站,逐步打造成為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的控制閥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近年來公司整體運營良好。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17.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91.05萬元,同比增長71.18%。市場方面,公司在石油化工領域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在光伏、新能源領域業績增長迅速,正在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內部運營方面,公司狠抓運營管理,提高運營效率。目前公司開關閥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建成后有望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解決目前公司產能瓶頸的問題。
2.問:公司主要產品有哪些?
答:公司主要產品為控制閥,調節閥和開關閥都屬于控制閥這一大類。兩者主要是從功能上所作的區分,調節閥側重對流量介質進行如流量、流速、溫度、壓力、液位等的調節控制;開關閥側重對于管路與介質的密封和截斷控制,屬于二位式控制。兩種產品都屬公司常規主導產品,在業務規模占比相當。在國內控制閥行業,這二類產品齊全并占比相當的企業為數不多,這也是公司的優勢之一。
3.問:整個行業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公司在市場中有多少份額?
答: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控制閥市場整體需求旺盛,總體規模約600億左右,同時保持著5%-6%的年均增長率。目前國內控制閥行業產品從價格總量上來分析,大約超五成被國外產品所壟斷,尤其是高端控制閥產品。公司目前的整體市場占有率約為1.5%左右。隨著公司近年來國產控制閥行業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行業經驗的不斷積累,控制閥國產替代的趨勢正在逐漸形成,整體行業市場前景良好。智能控制閥是通過控制系統接收生產過程中介質的溫度、流量、壓力、液位等反饋控制信號,由控制單元按要求自動實現遠程調節控制的智能化產品,整個行業的應用范圍較廣。因此控制閥行業集中度較低,對于頭部企業來說,市場空間非常大。
4.問:公司下游行業的占比是什么樣的,之后有什么樣的布局?
答:公司除了在石油化工、鋼鐵冶金、電力能源等行業積累了一大批優質客戶資源外,在新能源(太陽能)、新材料(多晶硅、半導體、鋰電池)行業、環保行業的市場在逐年擴大。據公司最新的不完全統計情況來看,石油化工領域的業務占比大約為65%,新能源新材料業務占比約25%,其他領域占比約為10%。
目前,國內石油化工、紡織、電力能源等傳統行業市場規模巨大,需求穩定。而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環保行業這一市場是國家能源戰略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新的市場,公司通過這幾年的產品創新與提前布局,在該領域取得了領先的技術與市場優勢,贏得了較好的市場業績。為了公司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市場,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新的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并提高產品質量,積極探索拓展與擴大產品應用領域,開發適合新的市場應用領域的產品。
5.問:公司在行業內與可比公司相比,有哪些競爭優勢??
答:公司提供中高端控制閥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尤其在高端產品的進口替代方面更是走在行業的前列。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進口替代優勢。公司一直致力于憑借企業規模、產品研發、工藝技術、質量可靠性及優質服務等綜合因素實現國外產品的替代,取得了在行業的領先優勢。
其次是產品創新優勢。公司通過多年來產品和服務的專業化技術研發、工藝創新,通過多行業大中型客戶、大型裝置項目的經驗積累,取得了行業領先的產品應用業績。公司目前擁有各項專利180多項,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再次是服務優勢。在中高端市場占有領導地位的海外品牌大多采用國內企業經銷或代理的方式開展業務,這種經營模式雖然節省了海外企業的市場拓展成本,但售后服務響應速度、備品備件等提供受到了客觀條件的制約。公司依靠產品研發、工藝實力、資質能力、技術積累、行業認可度等優勢,為客戶提供各類控制閥檢維修服務與解決方案,并以快速響應、優質的服務和過硬的專業技術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更多的合作機會。
第四是人才優勢,公司擁有一支高度穩定團結、年輕化、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和核心員工隊伍。公司的管理層和核心員工大多自公司成立初期就開始在本公司工作,領導層與核心員工高度穩定團結,相互之間目標一致,形成了高效穩定的組織架構。
最后是品牌優勢,公司經過十幾年的專業化發展,擁有了一批穩定、長期合作的大中型企業客戶,并在進口控制閥國產化的背景下取得一定的先機,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先進工藝、先進技術、核心產品、售后服務能力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這些努力和成果最終轉化為公司的品牌優勢,近年來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
6.其他問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