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公司OLED材料推進進展如何?客戶拓展情況如何?
答: OLED終端材料方面,公司重點布局紅、綠、藍三色主體材料和發光功能材料,產品結構不斷豐富,其中Red Prime材料、Green Host材料穩定量產供應,新產品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Blue Host材料在客戶端積極推進國產替代,形成了多樣化及系列化產品布局,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打好基礎。客戶拓展方面,公司持續供貨頭部客戶并積極推進國內OLED面板廠商的全覆蓋,新增視涯等硅基OLED客戶;OLED中間體方面,著力推進高附加值氘代類產品的拓展并取得較大突破,公司與海外客戶簽訂氘代類產品銷售協議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對公司OLED中間體業務產生積極影響。
問題2:公司量產及在客戶端推進的幾款材料在OLED面板成本中占比有多少?
答:根據行業研究機構OLED Industry數據顯示,Red Prime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機材料采購金額的12%左右,Green Host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機材料采購金額的10%左右,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及Blue Host材料合計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機材料采購金額的23%以上。各家面板廠商器件結構不同,實際材料金額占比有所差異。
問題3:公司如何看待OLED未來市場前景?
答:從終端應用來看,OLED憑借其出色的發光性能、柔性可彎曲等優勢,可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視、可穿戴設備、筆電、平板、車載顯示等領域,市場空間廣闊。OLED終端應用從下游結構來看,智能手機是第一大應用市場,逐漸從高端旗艦機向中低端機型滲透,折疊屏、平板、電腦、車載顯示等新市場將持續打開行業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國內面板廠商在全球OLED市場份額占比持續增長,材料的國產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公司現已形成多樣化及系列化的產品布局,力爭實現更多品類OLED終端材料的國產替代。
問題4:公司目前產能情況?募投項目進展如何?未來產能釋放如何安排?
答:公司OLED終端材料現有產能3噸/年,另有1噸產能儲備,相關設備已安裝到位;公司募投項目“OLED終端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規劃產能15噸/年,目前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及設備采購,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有序進行產能釋放,確保及時完成客戶訂單交付。
問題5: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增長較大的原因?
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2475.70萬元,同比增長48.08%,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7.51%。研發成果方面,公司新增82件發明專利申請,獲得55件發明專利授權,自有專利覆蓋了OLED核心功能層材料。上半年研發費用的增長主要是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材料消耗和人員費用增加所致。
問題6:OLED終端材料的核心技術難點是什么?不同材料難度差異有哪些?
答:OLED終端材料核心技術壁壘在于材料廠商需要創造一個全新的分子結構式,該分子結構式不僅要保證材料自身性能達標,且在與其它十幾種材料搭配后仍能夠表現出良好的光電性能,同時還要有專利保護。不同材料開發難度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專利技術壁壘、材料性能要求、生產工藝復雜性等方面,但材料開發的技術目的一致,都是為了滿足材料在OLED發光器件中對電壓、發光效率和壽命以及材料匹配性等要求。公司對Red Prime材料的持續研發創新能力及豐富產業化經驗,對于其他材料的開發及量產導入有很大的幫助。
問題7:公司是否有向海外客戶推廣的計劃?
答:從OLED產業格局來看,國內OLED面板廠商產能規模近全球50%,市場份額占比不斷提升,現階段公司OLED終端材料業務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公司OLED中間體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