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主要分成兩部分,首先是公司介紹,然后是問答環節。
問題一:公司是系統集成商,是主要從事集成嗎?有多大比例是自研的?研發團隊情況,以及研發模式?
答:
(1)公司是系統集成商,為客戶提供軟硬件一體化完整生產線/裝配線。如果將產線拆分成設備,公司整線上關鍵設備均為自研。。
(2)公司2022年年披露研發工程師354人,目前每個事業部均有獨立研發團隊還有部分實驗人員。
(3)研發方向包括最終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下一代技術產品提前儲備。如電機領域的波繞組電機、電池領域的固態電池;還有通過技術進步,解決客戶的痛點,滿足客戶的需求,持續降低自身成本等。
問題二:傳統業務到新能源業務轉換存在產能轉換?公司是否也是周期行業,如何做戰略調整應對周期變化?
(1)傳統向新能源轉換: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增訂單中新能源比例已經超過90%,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收入占比達到55%,已經轉型為新能源為主導。對于公司來說,業務調整不存在資產切換,是在提前戰略布局、技術儲備基礎上完成的轉型。公司主要資源為場地與人員。場地不存在切換,為通用資源。人員除了部分專業工藝的人才,絕大多數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均為通用。
(2)戰略布局:公司確實受行業技術、區域、產品不同周期的影響,但是一直能夠在不同周期中發現機會,并且通過提前的戰略布局,獲得先發優勢,持續成長。
1)技術周期:從原有的燃油時代的發動機變速箱,到新能源時代的電機電池氫燃料,公司的產品變化,一直錨定動力總成,但是進行了新產品提前布局和開發,這是戰略前期投入,根據目前來看戰略布局轉型完全成功。
2)區域周期:中國、歐洲、北美以及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實際一直處在汽車行業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不同周期階段。公司深刻洞察,并且在2017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逐漸承接海外訂單。今年開始國內投資下滑,海外訂單的補充確保公司新承接定單的持續快速增長。
3)產品周期:公司進行多點開花產品布局,如測試臺產品、工業控制軟件產品、電解槽設備產品、從鋰電池模組/PACK到電芯制備段的分容化成設備儲能/換電設備等,這些目前也是我們提前儲備的戰略,將在后面助力公司的進一步成長。
問題三: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和新增訂單都很多,目前產能利用情況,產能提升計劃?
答:隨著公司看好的整車廠成為投資主體以及歐美市場的快速發展,公司預期未來訂單將繼續增加,需要提升產能。公司目前在大連及常州均有新基地建設,將從今年四季度開始陸續投入使用,南北新基地投入使用后有望將公司產能提升一倍。
問題四:公司X-pin扁線電機產線目前競爭如何?與原有技術路線優勢是什么?會成為下一代產品嗎?
(1)競爭:公司在行業內內率先完成U-PIN至X-PIN的突破,并且已經承接了首條X-pin定子線訂單。
(2)優勢:①由于端部實際并無法參與到電磁反應中,所以減少端部高度,使定子端部高度下降,體積減小,更有利于客戶對電驅動系統和整車的空間布局。
②X-pin定子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切頭工藝,具備很大的技術先進性并能為客戶節約成本。
③X-pin定子可以節省銅線使用,降低成本。
(3)業內均在持續關注X-pin技術方向,基于以上優勢,我們認為X-pin有望成為一代產品,公司將持續獲得技術優勢。
問題五:公司在物聯網、大數據、AI方面的應用是否已經有實際案例?
答:
公司目前有兩家獨立的軟件子公司,可對外提供包括MES、MOM、PLM、BIM等軟件產品,也可與集團互相支持提供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積累百余條項目經驗,打造包括濰柴數字化項目等標桿案例,廣泛應用于長城、小鵬、比亞迪、一汽大眾、捷氫科技、廣州國鴻、吉利等頭部客戶。
基于對于制造業深刻認知,豪森依托云計算、AI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向制造業多維場景注入“創新因子”,推動場景創新,助力企業整體優化。例如,公司基于制造業優勢,充分利用IIOT(工業互聯網)技術、進行模型搭建并結合機器學習,進行設備工藝穩定性分析,設備故障診斷及分析,進行實時監測與診斷,自動檢測異常類型、異常原因及處理建議并不斷進行反饋優化,從而提高工藝穩定性,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升產品一致性,并且提前發現故障,降低維護成本,提高生產過程可靠性。
基于自身數字化轉型相關技術成果和為客戶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百余項應用案例,公司已將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迅速商業化落地,并建立多家銷售子公司進行市場開拓。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公司將積極拓展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業務,為公司打造第三增長曲線。
問題六:海外主要競爭對手情況,競爭格局如何,公司有什么樣的優勢?
(1)海外競爭對手情況
①規模小。過去十年海外設備企業基本走下行周期,除少數頭部企業人數明顯縮減,普遍在200-300人規模,對于單個大項目能力都不充分。
②新能源轉型難。由于歐美市場發展慢,技術發展及項目經驗積累機會均非常有限,且雇員平均年齡較大,對于接受和學習新技術的能力弱,整體轉型難度非常大。
③經營困難。除少數頭部企業,絕大多數競爭對手因規模較小、電氣化轉型困難、之前疫情及供應鏈緊張陷入經營困境,很多競爭對手已處于破產狀態或瀕臨破產狀態。
(2)公司優勢:
①規模大。公司目前2500余人,新基地即將交付,具備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也具備大規模生產制造經驗。對于本輪海外市場是進行追趕式投資,在快速完成產能全部轉換為新能源而言,單個項目規模大,投資密集,公司具備承接優勢。
②產品技術領先,新能源項目經驗豐富。受益于國內整體新能源產業彎道超車,以公司為代表的頭部設備企業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產品技術領先,新能源類項目經驗豐富,整體提出的技術方案。
③海外項目實施經驗豐富。公司自2017年起至今已承接20余條實施地點為海外的項目訂單,具有豐富的海外項目實施經驗,項目訂單實施落地風險可控;
問題七:公司如何看待歐洲反補貼政策,對公司有什么影響?
答:反補貼政策主要針對的是國內整車廠針對歐洲的整車出口,政策主要目標是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保護,對公司所在的設備端未進行限制。同時也再次印證了歐洲對新能源轉型的重視以及決心,歐洲車企整體戰略基本均為在2030年前完成產能替換,以資本開支提前2年布局,將在今年開始,將在5年周期有大規模資本開支。這樣的快速追趕,給中國新能源產業鏈提供的巨大機會,豪森預期后續海外訂單將快速提升。
對于國內整車廠而言,如果目標海外市場但是面臨反補貼政策落地,可能會選擇加速海外產能當地布局,也會直接帶領中國供應鏈走出國門,由于公司海外交付經驗豐富、已經建立全球供應網絡,在全球化上走在行業前列,有望持續提升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