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公司主營業務的情況如何?
答:公司主營業務專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和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的研發和制造,主要為航空航天領域科研院所和總體單位的科研生產任務提供技術方案解決和產品制造的配套服務。公司屬于研制類企業,以項目研制為主導,主要通過項目制開展任務承接、產品研制與銷售活動,具有高度定制化特點。
2、請說說公司的盈利模式?
答:公司依托多年參與國家重大工程以及航空航天產品積累的設計開發和制造經驗的能力以及多年來打造的產品鏈的優勢,致力于服務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公司主要從事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的研發制造,主要通過向航空航天領域科研院所和總體單位的科研生產任務提供技術方案解決和產品制造的配套服務實現收入和利潤。
3、請說說公司核心技術的情況?
答:公司依托多年參與國家重點工程以及軍工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制造經驗積累,致力于服務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公司專注于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等的研發制造,主要為航空航天領域科研院所和總體單位的科研生產任務提供技術方案解決和產品制造的配套服務。航空航天領域產品對精度、穩定性等質量要求極高,通過多年的技術攻關、生產實踐,不斷提升工藝設計、機加參數選擇、材料成型、工裝設計制造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形成了公司的核心技術。
4、航空航天工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
答:航空航天工裝行業未來將朝著柔性化、智能化、可循環、標準化四個方向發展。柔性化方面,工藝裝備自身將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可以用于不同產品的裝配,同時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給工藝裝備留出柔性發展的空間。智能化方面,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提高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機械工藝裝備都會逐步加上自動化的元素。工裝的自主移動、產品的調姿和測量都在逐步自動化。產品制造過程中的即時信息和需求,都會被采集后進行處理再反饋給制造單元。可循環方面,航空航天工裝再制造是一個統籌考慮工藝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工程,是利用原有工藝裝備零部件并采用再制造成型技術(例如激光粉末熔覆層工藝方法),使零部件恢復尺寸、形狀和性能,形成再制造的產品。航空航天工裝的再制造避免了高價值工藝裝備的報廢,實現了報廢工裝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標準化方面,標準化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同時還可以避免設計和制造中的協調問題,重復和低級錯誤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