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回復。
1. 問:請問一下控制閥行業發展態勢是什么樣的?
答:控制閥行業有以下幾個發展態勢:
(1)產品的可靠性和調節精度將有提升
從下游企業來看,石油天然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制藥等工業的生產線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復雜,對于精密控制閥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
從控制閥制造企業自身情況來看,經過改革開放后四十多年的市場發展,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初具規模的國有和民營控制閥企業。國內生產企業的規模化使得企業的研發實力增強,促使國內企業增加了對控制閥產品工藝和技術的研發力度。在國家鼓勵提升通用零部件國產化率的號召下,國內控制閥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改善工藝質量,努力為下游企業提供更可靠、調節精度更高的控制閥產品。
(2)國產化率上升,加速進口替代
《儀器儀表行業“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以國家重點產業安全、自主、可控為契機,推進重點產品核心技術自主化進程,滿足諸如核電、高鐵、大型煤化工、大型煉化一體化工程、海洋工程、大型工業裝置和高端科研等對于儀器儀表和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特別嚴苛要求的特殊應用領域需求,基本形成對國家大型工程項目、重點應用領域的基本保障能力和基礎支撐能力。
除了國家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國產控制閥廠商較進口廠商還具有離下游客戶更近,售后響應更為迅速,成本較低,報價更加合理等優勢。在國產控制閥可靠性、調節精度逐漸提升,與進口先進產品的差距逐步縮小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國產控制閥產品會被應用到大型生產線上,從而加速行業內的進口替代進程。
(3)產業集中度上升,進入門檻提高
在目前國產控制閥企業迅速成長壯大、市場上對優質國產控制閥的需求不斷上升的大環境下,必然有優秀的控制閥企業利用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在行業內展開收購整合以擴大自身規模,擴充產能,形成產業協同效應。目前行業內川儀股份等企業已經登陸資本市場,也給業內企業指明了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方向。同時,業內領軍企業在技術上的不斷投入和推陳出新,也進一步提高行業門檻。
2. 問:整個行業的市場有多大?公司在市場中有多少份額?
答: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控制閥市場整體需求旺盛,總體規模可達600億左右,同時保持著5%-6%的年均增長率。目前國內控制閥行業產品從價格總量上來分析,大約超五成被國外產品所壟斷,尤其是高端控制閥產品。公司目前的整體市場占有率為1.5%左右。隨著公司近年來國產控制閥行業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行業經驗的不斷積累,控制閥國產替代的趨勢正在逐漸形成,整體行業市場前景良好。智能控制閥是通過控制系統接收生產過程中介質的溫度、流量、壓力、液位等反饋控制信號,由控制單元按要求自動實現遠程調節控制的智能化產品,整個行業的應用范圍較廣。因此行業集中度較低。對于頭部企業來說,市場空間較大。
3. 問:整個控制閥行業的下游市場結構大概是怎樣?公司目前主要的下游行業占比情況如何?
答:控制閥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包括能源、石油、化工、冶金、材料、環保、食品、以及新能源等領域,因此下游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公司目前下游行業主要包括石化、鋼鐵、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冶金、紡織、食品、環保等。據公司最新的不完全統計情況來看,石油化工領域的業務占比大約為65%,新能源新材料業務占比約20%,其他領域占比約為15%。
4. 問:公司在手訂單情況如何?公司產品的交付周期大概有多久?
答: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裕。我們產品交付周期視具體的項目而定,大的項目交期為3-6個月。公司大部分為非標定制產品,公司會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研發設計方案,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公司的交付周期相較于批量化生產的廠商來說較長。
5、其他問題(略)